人民網首頁

“旋風部隊”成長起來的上將劉振華

高文儉 白紅軍
2022年03月14日08:25 | 來源:學習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旋風部隊”成長起來的上將劉振華

  劉振華(1921—2018),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他的革命生涯與“旋風部隊”第40軍(1985年改為第40集團軍)緊密相連。劉振華在這支部隊從戰士成長為軍政治委員,既是歷史的見証者,又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第40軍歷史上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從“政治戰士”到政工首長

  劉振華從“政治戰士”學政治、悟政治,到政治指導員、政工首長講政治、抓政治,展現了劉振華對黨的無比忠誠、對政治工作的無比熱愛。1938年4月,劉振華入伍到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4支隊,各排設立了一般由黨員擔任的“政治戰士”。劉振華就是在北平流亡學生、“政治戰士”劉春的幫助下,提高了對共產黨的認識和為共產主義奮斗的覺悟,參軍2個月就入了黨。入黨時,他從母親交給他的3塊銀元中,鄭重地拿出1塊銀元做黨費。入黨后,他更加自覺地按照一名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沖鋒在前,撤退在后。曾任第3縱隊政治委員的羅舜初評價劉振華“有覺悟,有黨性,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解放戰爭期間,劉振華在任第3縱隊第7師第20團政治委員時,每次補充俘虜兵都要組織全團深入開展訴苦教育。他充分利用教育中揭露的國民黨反動派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的實例,對新戰士進行兩個階級、兩種政權、兩種軍隊的對比教育,引導他們明白“隻有共產黨才是窮人的救星,隻有解放軍才是窮人自己的隊伍”,有效增強了部隊政治覺悟和紀律觀念,使戰斗力得到空前提高。該團首創的“訴苦教育”經驗,被毛澤東批轉全軍,有力推動了全軍新式整軍運動。

  遼沈戰役勝利后,劉振華擔任第3縱隊第7師政治部主任。他針對有些東北籍官兵不願入關打仗,甚至發生開小差、泡病號的現象,把政治部的干部編成幾個工作組,分別派到各個團隊,幫助基層抓政治教育,解決思想入關問題。他還親自帶領1個工作組,深入問題較多的連隊,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引導。該經驗在全師推廣后,普遍取得良好效果,部隊最終以高昂的熱情入關參加平津戰役以及南下作戰。

  從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

  劉振華軍政兼通、智勇雙全,又身經百戰、戰功赫赫,展現了能打仗、打勝仗的軍事才華和指揮能力。1938年9月,劉振華任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4支隊特務連政治指導員。在萊蕪縣枯樹河村,支隊部被日偽軍包圍,情況十分危急,劉振華和連長、副連長各帶一個排,分頭掩護首長和機關突圍。劉振華拎著匣子槍,一馬當先沖到村外,搶佔了村南一片墳地。敵人的炮彈把泥土、石塊、棺材板子炸得亂飛。炮擊過后,敵人順著麥壟沖上來,劉振華大吼一聲“打”,匣子槍炒豆般叫起來。特務連平時站崗放哨,戰士很少見識這種戰斗,一些人難免驚慌,可看到劉振華豁出命拼殺的樣子,立刻踏實許多。在他的帶動下,敵人幾次進攻都被打退。支隊部全部突圍后,劉振華讓排長帶大部分人先撤,他負責斷后,左手負傷也全然不顧。

  1947年底,東北戰場冬季攻勢溫家台戰斗中,劉振華所在的第3縱隊第7師第20團與敵新5軍在冰天雪地中徹夜激戰。當打退敵第7次進攻后,團政治委員劉振華親臨火線,指導營指揮員改變戰術,避免死打硬拼,先撤下1個連來,堅守既得陣地,總攻時再打頭陣、當先鋒。次日晨,總攻開始,此役活捉了敵軍長陳林達,使東北戰場這位第3縱隊的老對手敗得心服口服。

  1950年4月,海南島戰役大規模渡海作戰前,時任第40軍第118師(1948年11月由第3縱隊第7師改編)政治部主任的劉振華帶領一個加強團成功偷渡,打破了由軍事干部打頭陣的慣例。政工首長帶頭打仗讓一些厭戰、怯戰的戰士受到了極大鼓舞。加強團渡海,面對海風停止的突發情況,劉振華馬上決定:降下風帆,劃槳前進。午夜時分,海上大霧彌漫,燈光聯絡完全失效,僅有的電台隻能與各營的指揮船聯絡,劉振華迅即決定:不顧一切,隻進不退,單船也要強行登陸。船隊過海峽中線遇洋流,逐漸偏離預定登陸點。在海上遭遇敵艦,劉振華指揮部隊勇敢迎戰,將敵艦擊退。在靠近登陸地點時,加強團遭到敵機、敵艦和岸上火力的猛烈阻擊,劉振華果斷決定:放棄原在臨高西北登陸計劃,各營連船隻各自為戰,就近靠岸,強行登陸。實踐証明,這幾個決定對於登島作戰是非常關鍵和正確的。加強團強行登陸后,劉振華靈活指揮,積極迎戰,打退敵人營團規模的數次進攻,成功將部隊轉移至五指山區,並與瓊崖縱隊和第一批登陸部隊勝利會師。

  從首長機關走向一線官兵和群眾

  劉振華目光鉚定基層,慣於脫鞋下田,到一線去、到官兵中去開展工作,展現了朴實扎實、律己嚴己的過硬作風。攻打錦州時,劉振華作為師政治部主任,本來可以在師指揮所裡遂行政治工作任務,但他主動要求到擔任登城突擊隊的第19團去。到達前沿陣地后,他協助全團在敵前沿進行了政治動員,嚴格檢查了部隊的戰斗組織,自下而上發揚了軍事民主,深入研究了各種情況下的打法,確保萬無一失。總攻開始后,突擊隊僅用了15分鐘就首先從錦州城北撕開了突破口,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了錦州城。

  海南島戰役准備階段,面對長期陸戰的指戰員們頭腦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顧慮,劉振華風裡來雨裡去,深入部隊開展針對性思想教育,組織參與部隊的大練兵。同時,他還到漁民中進行組織宣傳工作,妥善解決參加戰斗漁民的后顧之憂,經過努力,爭取到1000多位漁民。扎實的工作,最終換來了渡海登島作戰的勝利。

  入朝作戰前,面對部隊存在抗美援朝戰爭“該不該打”“能不能打”“敢不敢打”等思想問題,第118師黨委下決心花大力氣進行有效解決。劉振華積極組織師團政治機關和政工干部下基層,廣泛深入地開展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在進行仇視、蔑視、鄙視“三視”教育中,結合解放軍走過的光輝歷程和本部隊的戰斗業績,深入宣講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本質,增加了官兵的信心。通過一系列深入細致的思想動員工作,部隊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打勝了出國第一仗。

  1964年,第40軍備戰抗美援越,時任軍政治委員的劉振華,和軍長吳忠率領部隊積極開展叢林戰訓練,提高了部隊走、打、住、藏等能力。為扭轉領率機關和平麻痺思想,糾正散漫作風,他和軍長商量后,軍黨委做出決定:團以上首長和機關人員一律實行“兩集中”(集中住宿、吃飯),除休息日外,所有人一律不准回家,政治委員和軍長帶頭執行。在劉振華努力下,通過1年的訓練,第40軍涌現出近萬名各類技術能手,戰斗力空前提高。

(責編:劉圓圓、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