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韓保江
2022年03月31日08: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路問題直接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勇於探索、不斷實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實踐充分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歷史和現實都証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隻要我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就能凝聚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礡力量,戰勝一切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

持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現代化的過程也是生產力發展的過程。生產力不僅是直接推動現代化進程的根本力量,而且是衡量現代化程度的客觀標准。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制度,對生產力發展具有極大促進作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大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當前,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隨著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我們黨將現代化的內涵逐步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方面,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和優勢越來越顯著,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上取得了豐碩成果。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促進各方面建設相協調,推動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要協調增進全體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權利,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聯系日益緊密,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關起門來孤立發展,必須同舟共濟、開放合作。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堅持獨立自主、團結奮斗的結果,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實際。同時,中國式現代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既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又堅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始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在開放合作中謀求自身發展,以自身發展推動世界共同發展,不斷增強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的影響力和貢獻力。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31日 09 版)

(責編:宋美琪、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