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党史频道 >> 红色起点——南昌起义全记录
易宇,祥林,徐雁/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易宇,祥林,徐雁/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内容摘要  
《红色起点——南昌起义全记录》
  全中国的人差不多都知道每年的8月1日是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67年5月,在北京的“三军无产阶级革命派”提出,要把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日定为建军节,甚至还出现了“砸烂八一”的大字报。当时任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急忙到中南海向毛泽东汇报,请示应如何处理。听了情况反映后,毛泽东毫不犹豫地说了一番话:
  “‘八一’不能改,这是很重要的一天,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详细>>>
·【八一特别策划(上)】蒋介石显露反共面目|叶挺独立团武昌城显神威
·【八一特别策划(下)】谁首倡在南昌暴动|周恩来平生唯一一次拍桌子
(湖南人民出版社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基本信息
信 息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2版 (2009年3月1日)
丛书名:红色起点
平装: 429页
正文语种:中文
开本: 16
ISBN: 7543855410, 9787543855410
条形码:9787543855410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2 x 17.4 x 3 cm ; 540 g
精彩阅读  
第一部分:共产党人建“铁军”
  烟雨苍茫的嘉兴南湖一只游艇上,一群手无寸铁的书生就开始酝酿着武装斗争;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自“英夷”的坚船利炮轰开神州大门后,外敌入侵不断,内部混战频繁。国家极度贫困落后,人民身陷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时候,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丝曙光。
  1921年7月23日,当国内各学校纷纷放暑假而学子们多得以休息之际,一批知识分子以进行学术讨论的名义,庄严地聚集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三号,即李汉俊哥哥的公馆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
·周恩来与德国战俘同舟赴法国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埋下日后国共斗争的种子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军队——铁甲车队
·出击广宁援农运——铁甲车队亮相
·蒋介石实力一大脸就变
·北伐先锋独立团
·是反蒋,也是不反蒋——如此中央指示
·独立团扬威武昌城
第二部分:在历史机遇面前
  每当历史的新潮兴起时,总会同时带来挑战和机遇,能否积极地迎接挑战和抓住机遇,最能检验一个集团或一个领导者的素质。当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开始后,既出现了严峻的斗争,也有了一个发展自己实力特别是军队的大好时机。
  此刻,在上海闸北区小巷中的中共中央秘密机关内,那个书生气十足的陈独秀总书记还是在本本的概念上对军事问题坐而论道,富于实干精神的周恩来却在上海和两湖进行着创建武装新的实践。后来的书中常常批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过了发展武装的大好时机,可是若对比北伐前后的革命武装,又可以看到中共领导的军队有了好多倍的发展。如果公正地评价这一阶段的军事工作,似乎可以这样说:中国共产党人的确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发展了军事力量,才有了后来武装暴动的家底。这些,说明了新兴的党有着光明的前途。[详细]
·叶挺独立团一分为五
·蒋介石经营江西,磨刀霍霍
·菜名——“油炸蒋介石”
·蒋桂结盟共同反共
·未能成军就被缴械的上海工人武装
·中共五大寄望于冯玉祥
·讨伐夏斗寅再显铁军神威
·十万农军攻长沙,子虚乌有一场空
·远在万里的莫斯科替中共拿主意
第三部分:义无反顾,决心暴动
  1927年6月末至7月中旬,号称“火炉”的武汉三镇炎热潮湿,由于那时没有空调,坐在屋子里不活动也会大汗淋漓。与自然气候相伴的政治气候,也炽热到了令人郁闷的程度。在武昌中和里的中共中央机关里,由于已经开始了转移疏散,许多房子已经空了,不过日夜仍频繁地有人进进出出,腰揣短枪的“红队”(红色恐怖队)队员则在路口和门前隐蔽警戒。此刻,在这里主持事务的周恩来等人工作忙碌得不可开交,差不多每小时都有新的秘密报告送来,说明政治晴雨表的变化——有的详细地描述了武昌国民政府要人们的言论和动向,有的报告了驻汉口的何键、李品仙部队如何准备反共军事行动,有的则反映了两湖地区随时都在进一步恶化的形势……[详细]
·“五月指示”生事端
·冯玉祥附蒋最终促成了武汉政府右转
·置于绝境而后生
·无论汪精卫分共与否,都要暴动
·南昌城内露面的朱德将军
·对朱培德不能寄希望
·危急时刻多了贺龙一军
·李立三首倡在南昌暴动
第四部分:箭已离弦不可收
  1927年7月下旬的江西九江,已经成了一座名符其实的大兵营,满城都是穿灰军装的人。在武汉政府“东征讨蒋”的命令下,叶挺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贺龙的第二十军也都已从鄂东陆续开抵赣境,向九江城集中。张发奎的指挥部也设在这座城内,唐生智也把他的主力开到九江城的江北。汪精卫、孙科、谭延闽等武汉政府的要人此时亦赶到这里,并随之上了庐山。[详细]
·暴动之箭已离弦
·周恩来不许捆绑张国焘
·周恩来平生唯一一次拍桌子
·地火在南昌城内运行
·张国焘阻止暴动遭怒斥
·暴动发起前的意外插曲
·牯岭阴谋终落空
·叶贺聚首,风起甘棠湖
第五部分:南昌起义开新篇
  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漫漫长夜。在江西大旅社的指挥部内,面对着挂在墙上的地图,一批身着灰色军装的将领们正拿着电话,在紧张地下达着命令和进行部队调度。其中,除了正在申请入党而尚未被批准的贺龙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清一色的共产党员——周恩来、刘伯承、叶挺……虽然这时未去掉青天白日的旗帜,起义军用的还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可是每个参加者的脖子上都扎上一条红领带,如同解放后的少先队员一样。这赤色的标志,最鲜明地说明了这一暴动的政治色彩。[详细]
·一个副营长投敌后行动提前
·事先与袭击对象打交道
·谁打响了第一枪
·“我们是只缴械不杀人”
·“开枪,吓一吓他们!”
·两个团误期却引来另两大起义
·建立一个小型中央政府
第六部分:迅速南征奔广东
  1927年8月2日,在马回岭拉出第二十五师的聂荣臻赶到了南昌城内,一见到周恩来,他就兴奋地说明已经将第七十三、第七十五两个团都从张发奎鼻子下拉了出来。周恩来也高兴地说:
  “行动很成功!我原来没想到这样顺利,把二十五师大部分都拉出来了。”
  接着周恩来又讲了城内暴动成功的收获——共消灭敌军.5000人,缴枪5000支,子弹70万发。当初离开武汉时与加伦将军预计,大概能拉出5000至8000人的部队,现在却拉出了第二十四、第二十五两个师,又外加贺龙的第二十军,还有蔡廷锴的第十师也被拉过来加入,总共有2万人的兵力![详细]
·决心回广东再搞二次北伐
·叶剑英四两拨千斤,稳住张发奎
·凶险莫测,南征起步
·强扭的瓜不甜——蔡廷锴叛逃
·当兵吃粮的军队革不了命
·瑞金城外打了南下第一仗
·会昌恶战得与失
·拖家带口,冒险行军
第七部分:潮汕失败的悲歌
  在南昌暴动后的部队一心奔广东,可是那里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在行军路上,人们所憧憬的情形,是北伐时那种到处都是民众夹道的欢呼,到处都是飘扬的红旗,以及满载武器进港来援的苏联轮船。尽管路上苦不堪言,但是鼓舞大家的信念,都是“到了广东就好了”。
  其实,民众的情绪与革命一样,也是波浪似的,有高潮也会有低潮。国民党实行反共“清党”后,整个国内革命处于低潮,想让广东一地的民众情绪高昂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城市中,想再受到北伐进军时那种欢迎,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详细]
·目标——先夺潮汕,再占广州
·上杭城内遇罗明
·三河坝分兵祸与福
·“汕头七日红”——最后的辉煌
·兵败汤坑成恨事
·潮州、汕头失守,势如山倒
·“胜利大逃亡”——起义领导人平安脱险
第八部分:艰辛转战上井冈
  南昌起义最终失败了,但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也随之在共产党人脚下展开……
  曾被中共中央称为“我们的军事成败在此一举”的南昌起义,目标是要夺取大城市和海口,可是在实践中碰了壁,这不能不使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思考。从潮汕脱险回到上海的郭沫若,在激愤之中写下了《哀时古调》其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详细]
·绝境中的铁军人心涣散
·关键时刻站出了朱德、陈毅
·军阀帐下暂栖身
·犁铺头整训,朱德首倡游击战
·湘南暴动,震惊南国
·烧杀政策逼农反水,郴属特委会场遇害
·铁流奔腾上井冈
·后 记——南昌城头通向井冈山、天安门
我要评论  
 
 特别推荐
 
《名将粟裕珍闻录》
 
《胡长清:坠落的政坛流星》 
 
<< 解放战争(上、下) >>
 
《王光美私人相册》
 
《红墙警卫》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