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两万五千里长征走过哪些省
-
八次战役战斗谱写战争奇迹
-
六次重要会议挽救党和红军
-
编者按:1934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西、甘肃一带进行战略转移,开创了此前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战略远征,使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大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红一方面军
起止时间: 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历 时: 1年 起止地点: 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陕西吴起镇 经过省份: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
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红二方面军
起止时间: 1935年11月—1936年10月 历 时: 11个月 起止地点: 湖南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将台堡 经过省份: 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
甘肃、陕西8省红四方面军
起止时间: 1935年3月—1936年10月 历 时: 1年零7个月 起止地点: 川陕革命根据地—甘肃会宁 经过省份: 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 红二十五面军
起止时间: 1934年11月—1935年9月 历 时: 10个月 起止地点: 河南罗山县何家冲—陕西延川县永平镇 经过省份: 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 -
编者按: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长征路上,四路红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共进行战役战斗600余次,谱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其中,有8次战役战斗堪称经典。
湘江战役
时 间: 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 地 点: 湖南道县和广西全州湘江两岸 兵力对比: 中央红军8.6万余人 VS 蒋介石嫡系
部队及地方军阀部队近30万人战 况: 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
锐减至3万余人, 遭遇有史以来最为
惨重的损失, 但突破国民党军重兵把
守的第四道封锁线, 粉碎蒋介石将红
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的企图。独树镇战斗
时 间: 1934年11月26日 地 点: 河南方城县独树镇一带 兵力对比: 红二十五军第223、224、225团 VS
国民党军第40军115旅、第40骑兵团战 况: 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地形极为不利,
天气极端恶劣,战前毫无准备,红军以
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将生死置之度外
的牺牲精神,广大指战员与敌人血拼肉
搏,最终突破重围,继续踏上长征路。四渡赤水
时 间: 1935年初,为期三个多月 地 点: 主要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
赤水河一带兵力对比: 中央红军3万多 VS 国民党军40多万 战 况: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 采取机动灵活的
战略战术在赤水河两岸穿梭往来, 纵横
驰骋于40万敌军丛中, 在运动中创造
战机 。红军历经大小40余次战斗, 摆脱
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创造以弱胜强的
奇迹, 也从根本上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
动局面。1960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
中国时, 毛泽东指出四渡赤水是他军事
生涯的“得意之笔”。强渡大渡河
时 间: 1935年5月24日、25日间 地 点: 安顺场 战 况: 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率“十七勇士”
在枪林弹雨中,以一条木船从安顺场渡
河,在国民党军视为天险的大渡河防线
上,撕开一个缺口,为红军沿大渡河两
岸夹河北上夺占泸定桥创造有利条件。飞夺泸定桥
时 间: 1935年5月29日 地 点: 安顺场 战 况: 22名勇士冒着敌人密集火力,夺占
铁索桥。随后,红军后续部队攻占
泸定城,打开中央红军北上通道。包座战斗
时 间: 1935年8月29日—31日 战 况: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右路军发起
包座战斗,克服人马劳顿、饥寒交迫的
困难,采取“围点打援”战法,胜利攻
占包座,粉碎了敌人把红军逼回草地的
企图,为实现中共中央的北上战略方针
创造有利条件。吴起镇战斗
时 间: 1935年10月21日 战 况: 为打退尾追红军陕甘支队的国民党军骑
兵部队,毛泽东决定主动出击“砍掉这
个尾巴”,彭德怀具体部署和指挥 。中
央红军在吴起镇歼敌1个团,击溃另3
个团, 迫使国民党军停止追击。乌蒙山回旋战
时 间: 1936年二三月间 战 况: 红二、红六军团在云贵高原乌蒙山区
进行一系列机动作战。在一个多月时
间里克服天气恶劣、粮食缺乏的困难,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历经大小数
十战,往来驰骋,转战上千里。这一
战与四渡赤水之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使红二、红六军团最终以较小的代价
摆脱国民党军的重兵包围,从绝境中
求得生存。 -
编者按:长征中,中共中央及各路红军召开数十次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确保了红军的生存和长征的最后胜利,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又一次伟大转折的思想轨迹。其中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6次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
通道会议
时 间: 1934年12月12日 地 点: 湖南通道县城 范 围: 中共中央 主要议题: 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 会议决策: 毛泽东再次建议放弃原定计划,改向
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发,避免进入
敌人的包围圈,得到大多数与会人员
认可,史称“通道转兵”。黎平会议
时 间: 1934年12月18日 地 点: 贵州黎平县 范 围: 中共中央政治局 主要议题: 讨论红军的行军路线问题。 会议决策: 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
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确定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猴场会议
时 间: 1935年1月1日 地 点: 贵州瓮安县猴场镇 范 围: 中共中央政治局 主要议题: 毛泽东重申红军应在川黔边地区先以
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会议决策: 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
指出:“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
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
做报告。”遵义会议
时 间: 1935年1月15日—17日 地 点: 贵州遵义 范 围: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主要议题: 检阅在反对五次“围剿”中与西征中
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会议决策: 改组中央军事指挥机构,取消李德
和博古的军事指挥权,由毛泽东参
与军事指挥。扎西会议
时 间: 1935年2月5日—9日期间 地 点: 在云南威信县水田寨、大河滩、扎西
镇先后召开3次会议, 统称扎西会议范 围: 中共中央政治局 主要议题: 传达并讨论由张闻天起草的
《遵义会议决议》。会议决策: 通过《遵义会议决议》,决定由张闻
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完成遵义会
议关于调整常委分工的决定;通过中
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 “围剿”的总结决
议和经验教训决议大纲。苟坝会议
时 间: 1935年3月10日、11日、12日 地 点: 贵州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 范 围: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扩大会议 主要议题: 讨论红一军团关于攻打打鼓新场的建议。 讨论情况: 多数人赞同,毛泽东坚决表示反对,当晚
毛泽东找周恩来进一步解释反对的理由。会议决策: 3月11日早,经周恩来提议继续开会讨
论攻打打鼓新场问题。3月12日,张闻
天在苟坝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
定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
的三人军事小组,完成了遵义会议关于
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资料来源: 新华社
解放日报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长征记》责任编辑: 杨文全 设 计: 王帅 制 作: 张志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