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衡:从晚清秀才到革命家 【基地简介】 何叔衡同志故居位于宁乡市沙田乡长冲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接待参观人数20万人次。 1876年,何叔衡出生于此并度过青少年时代。1902年何叔衡考中秀才,县衙让他去管钱粮,他却愤于衙门…【详细】
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带领乡亲改变家乡面貌——闪光的军功章在无声述说 孙景坤在位于丹东市元宝区的家中。 新华社记者 杨 青摄 清晨,阳光洒满房间,晨光的映照下,一件老式军装上闪耀着金色。那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奖章、纪念章,陪伴了老人数十年。这里是辽宁省丹东市光荣院的特护区房间,也是96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的“新家”。 退伍以来…【详细】
倪祥明:用生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倪祥明烈士是我们村的骄傲,也是我们杞县130万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全体党员学习的榜样。今天倪祥明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激励着我们人民群众立志脱贫奔小康。”日前,河南省杞县泥沟乡聂庄村有着47年党龄的农民党员、退伍军人、贫困户杨世魁,在干净整洁的院落中一边剥着蒜种,一边动情讲述着该村抗美援朝一级…【详细】
张露萍:用热血染红七月的石榴花 “前程是天上的云霞!人生是海里的浪花!卿!莫愁徊,趁这黄金的时代,努力着你的前途,发出你灿烂的光华!”这是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党的英雄女儿张露萍16岁时写的一首短诗。 张露萍,幼名余家英,学名余硕卿,延安时期改名余慧琳、黎琳。张露萍是叶剑英为她在中共南方局军事组从事党的地下秘密工作时取的化名…【详细】
张爱萍的抗战“诗史” 被人们称作“儒将”的张爱萍,还有一个“马背诗人”的雅号。他留下的大量诗词不仅是“诗”,而且是“史”;不仅是他戎马一生的历史见证,也是微观党史、军史的组成部分。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爱萍领导开辟了皖东北、苏皖边区、苏北抗日根据地。1942年12月后,他统一指挥盐阜地区的反“扫荡”斗争,运用灵活多样…【详细】
抗日以笔做刀枪——东北抗联烈士姚新一 毛泽东主席签发的烈士证 抗联烈士姚新一 东北抗日联军战士袖标 姚新一妻子关玉华 佳木斯中学第一届共青团小组合影(一排右一是姚新一) 81年前,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年前的1939年,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姚新一在抗日战场上英勇牺牲,年仅32岁。 提起姚新一…【详细】
深切怀念敬爱的父亲刘国兴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今年9月21日是父亲刘国兴诞辰100周年。1992年12月6日,父亲因病去世,距今已经28年了。28年来,我们始终深切地怀念着父亲。他那坚毅深邃的目光,慈祥平和的笑容,仍然历历在目。我们对他那忠贞不渝的信念、朴实刚正的性格、淡泊宁静的心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