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
2016年10月18日14:17 来源:宁夏日报
红二十五军赠送给陕义堂的锦旗。
红二十五军首长曾夜宿的隆德龙应寺,现已改建为学校,当年寺前的小松柏如今枝繁叶茂。
回族兄弟迎亲人 亲送红军上陕北
金秋十月,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山坡上,山桃、山杏被秋霜燃烧成一面面红旗。
村庄里的陕义堂清真寺,肃穆典雅。这座单家集现存历史最久的清真寺,曾与红军两次结缘。几间青砖灰瓦、木格纸窗的土坯房,迎接过长征中的红军队伍,作为寺内最“苍老”的建筑,至今仍被完整保存。北厢房墙壁上,悬挂着一面写有“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旗,年逾八旬的回族老人拜福贵依着锦旗,向前来参观者讲述着红二十五军长征经过单家集的红色往事。
进入宁夏 配合迎中央红军
红二十五军创建于鄂豫皖苏区,1931年10月成立于安徽。1932年11月30日,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后,奉命留守的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根据地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1934年11月16日,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下,红二十五军2900余人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谴队”的旗帜,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突破国民党围追堵截和设置的重重防线进入陕南。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陕南召开常委会议,改组成立中共鄂豫陕省委,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并在这里一边扩大红军、发展地方武装,一边打探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
1935年7月,在威逼西安的行动中,得知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继续北上的消息后,决定撤离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进入甘肃,配合迎接中央红军北上。1935年7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下,从陕西沣峪口出发,西出秦岭,挺近甘肃,迅速攻克两当,夜袭天水北关,胜利北渡渭河,攻占秦安县城。8月14日逼近静宁,切断了西(安)兰(州)公路,牵制国民党毛炳文部东进。
8月15日,红二十五军从静宁县小山、八里铺葫芦河北上,进入今西吉县单家集、兴隆镇一带。中共鄂豫陕省委在兴隆镇召开会议,决定休息三日,开展群众工作。如迎接不到中央红军,就北上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
鱼水情深 回汉兄弟一家亲
西吉兴隆镇单家集一带是回族聚居区。之前,红军队伍从未经过此地。为尊重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红二十五军对全军指战员进行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各连队也制定了具体的措施。政委吴焕先在动员大会上强调了党作出的做好“回回民族的工作”的决议,提出:我们要团结一切民族起来革命,我们不是大汉族主义;我们争取革命成功,必须团结和发动各族人民群众,反对大汉族主义;我们要按回族习惯办事,各部队都要把猪油罐子封装起来。并宣布了“三大禁条、四项注意”: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在回民家中吃大荤,禁止打回族的土豪;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生活习惯,注意用回族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回族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
然而,当部队到达兴隆镇时,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村里的男女青年都纷纷逃进深山。只有为数不多的村民和行人紧张地观望着这支从未见过的队伍进入冷清的街道。红军到达兴隆镇后,立刻选派手枪团的几名回族战士在驻地张贴《告回族人民书》和“红军和回族同胞是一家”等布告、标语,并散发了传单。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亲自访问了宗教上层人士,并召集当地有声望的老人和阿訇座谈,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和红军的政策纪律,并讲明红军到此地只是稍作休息,不征粮要款,不拉夫抓丁,以解除回族群众的疑虑,稳定人心。
8月16日中午,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等带领着军乐队,在一片欢腾的军号、锣鼓、鞭炮声中,抬着一块绣有“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匾和6只大壮羊、6个大元宝等礼品,隆重拜访了清真寺的阿訇。回族群众交口称赞红军是“仁义之师”。清真寺的阿訇看到红军如此敬重回族群众,十分激动。他们按照回族礼节宴请了红军领导,并且赶着一群染成红色的壮羊,送到红二十五军军部作了回拜。
休整期间,红军指战员不仅把驻地院子和街头巷尾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还帮助回族群众挑水、扫院。军医院的医生在院长钱信忠的带领下,也热情地为回族群众送药治病。
红二十五军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真诚的爱民行动,揭穿了国民党的欺骗宣传,使回族群众的恐惧和疑虑打消了。他们自发地宰牛宰羊,热情慰问红军指战员。有两位回族妇女看到高山顶上的红军哨兵没法吃饭,主动为他们送去一篮馒头和一灌粥汤。战士们随即付给他们几个铜板,表示谢意。军民互尊互敬,扩大了党和红军在回族人民中的影响,密切了红军和回族群众的关系。马青年(后曾担任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铁民等几个回族青年当时就参加了红军。
当部队离开兴隆镇时,回族群众齐聚街头,在街道两旁设置了香案茶桌,摆上点心油香,依依不舍地为红军送行、带路,并高呼“欢迎红军再来!”
民族团结的种子一经播种,便会发芽、开花、结果。如今,单家集人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呵护着回汉团结。在单家集,95%是回族,只有边万忠等十几户汉族。边万忠没有耕牛犁地,回族乡邻便赶着耕牛帮他耕种;贩牛做生意没本钱,回族乡邻帮他垫着;孩子结婚待客缺帮手,回族乡邻带着灶具前来助阵……“在单家集,‘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真不是一句空话。” 边万忠深有感触地说。
北上路线 中央红军之向导
如今,当年红二十五军刷写北上抗日标语的隆德县好水乡王三道村油坊院墙仍在,当年红二十五军首长夜宿的龙应寺前小松柏已伟岸挺拔,当年红二十军与隆德县城国民党部队激战地北象山已是漫山碧透、层林尽染。
1935年8月17日,红二十五军按照兴隆镇会议要求,离开兴隆镇,沿西兰公路东进,钳制敌人,迎接中央红军奔赴陕北。部队经伙家堡子、姚杜家、上马嘴、毛李家、杨家河、串河、王三道进入好水川红土路村。另有担任警戒的一个连队,从伙家堡子附近的陈田玉上山,经李哈拉、彭家阳山到达阎家庄子,过沙塘铺,与大部队会合。途中有隆德神林铺村青年李友录等人参加了红军。先头部队于当天12时多,在隆德县北象山与守城国民党新编十一旅鲁大昌部第二团一营及保安团两个分队共200人发生战斗,国民党军队被击溃,纷纷逃跑出城。下午2时左右,红军占领县城,歼敌一部,活捉敌县长林培霖和保安团长李蔚然等30余人,并将所缴获的部分衣物、被褥分给贫苦百姓。
当时,国民党毛炳文部第六师十七旅从兰州乘70余辆汽车,沿西兰公路赶往隆德增援。为提防敌人东西夹击,红二十五军于黄昏时撤离县城,到红土路休息。午夜出发,经水磨、蔡家湾、杨家店,凌晨翻越六盘山,第二天过和尚铺,在瓦亭附近击溃设防堵截的国民党马鸿宾第三十五师一〇三旅马英图部。毙伤10余人,俘虏5人,缴获一批枪支及战马17匹。红二十五军团长张忠发在此战役中光荣牺牲。之后,红二十五军相继占领三关口、蒿店、安国镇(今属甘肃省平凉市)一线,截断西兰公路交通运输,当晚宿营于上述地区。
从兴隆镇到六盘山下的和尚铺,红二十五军所到之处,都刷写“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救国”等标语。
如今,和尚铺村民自发将当年红二十五军住宿过的一处老宅,改建成红军长征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月20日,红二十五军进逼平凉城,在平凉以东马莲铺一线与敌军马鸿宾部激战,歼敌200余人。8月22日,红军占领王母宫塬后山,与马鸿宾部展开激战。政委吴焕先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经过1个小时的战斗,马部纷纷溃退,团长马开幕也被红军击毙。8月底至9月初,红二十五军越过蒲河、黑河、马莲河,经太北镇进入陕甘界无人区,最后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受到陕甘地区苏维埃和陕北红军的热烈欢迎。
9月17日,红二十五军和陕甘根据地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合编组成红十五军团。1937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一部,投入到抗日战场。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高度评价红二十五军。
1937年2月,毛泽东就对《大公报》记者范长江讲过:“徐海东部之由陕南经陇东入陕北,乃偶然做成中央红军之向导。”
1946年9月,周恩来在与美国记者李勃曼的谈话中说:“红军长征到陕北,东北军开始进攻。徐海东部首先把东北军打垮了一个师、一个旅,后来又打垮一个师。于是东北军的官兵不愿内战,要求抗日。中共在这种条件下,开始向东北军进行统一战线工作,双方取得默契,互不攻击,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1975年,邓小平在审查话剧《万水千山》时也曾讲过:“红二十五军长征北上的路线是正确的。”
1986年,李先念为《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实》一书的题词是:“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是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一页。”
1988年,徐向前在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所写的《序言》中说: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的战略行动,成为主力红军北上的先导,为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建在西北建立了特殊的功勋。”
相关专题 |
· 专题资料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