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校课堂里的一次革命

谢煜桐

2020年08月28日13:26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党校课堂里的一次革命

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校训“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在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的历史上,三次改组是具有标志意义的大事件,是党中央革新党校办学思想,从而使中央党校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重大举措。

  中央党校第一次改组,发生在1941年底,由毛泽东最后审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对中央党校的办学作了重大调整。《决定》规定:“中央党校为培养地委以上及团级以上具有相当独立工作能力的党的实际工作干部及军队政治工作干部的高级与中级学校。”根据《决定》,毛泽东、任弼时、彭真等共同商讨制定了《中共中央党校计划》,计划共16条,对党校教育的目的、学生入学条件、学生来源、班次设置、学生待遇、修业年限等,都作了详细规定。与此同时,毛泽东还为中央党校制定了校训——“实事求是,不尚空谈”。1942年1月28日,延安《解放日报》对这次改组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

  1942年2月1日,改组后的中央党校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2月8日,又在中央党校作了《反对党八股》的报告。第一次改组后,特别是毛泽东的上述两次报告后,党校的教学并没有大的改观,没有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脱离实际情况仍然十分严重。联系到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普遍存在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党校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此时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技术和方法问题,甚至也不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方针问题,其本质上已是党的作风问题,即是否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问题。既然是党的作风问题,当然就不能等闲视之。2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党校课程要改造。现在党校教中国古代史及西方史,离现实太远。应首先进行反对主观主义与宗派主义的教育,总课题为党的路线,研究季米特洛夫论干部政策与干部教育政策、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六大以来》”。此次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的新决定》,内中规定:“停止过去所定课程,在本年内教育与学习党的路线”,“军事学院高级班归并党校”,“延安各机关学校高级干部(包括高级学习组)共以三百至四百人为限度,参加党校学习”,“今后党校直属中央书记处,其政治指导由毛泽东同志负责,组织指导由任弼时同志负责”,等等。4月1日,《解放日报》以《中央党校再度改组告竣,确定新教育计划》为题进行了报道,文中提到,据负责中央党校政治教育的彭真介绍,中央党校再次改组的目的是使党校教育能完全吻合毛泽东整顿三风的精神,中央党校的教育内容将以辛亥革命至今的中国历史为基础,以马列主义的思想方法,了解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三次改组发生在1943年3月。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推定毛泽东为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并决定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此即中央党校第三次改组。改组后中央党校开办了第二期,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从一个部发展到六个部,在校学员最多时达3000人,改组与整风相结合,使得中央党校的整风大大推动了全党范围的整风。

  对于三次改组的意义,1943年8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讲话中有一段评价性的话,他指出:“在党校中有两种培养教育干部的方法,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抽象学习理论的方法,另一种是联系斗争实际学习理论的方法。过去的方法属于第一种,把人都学笨了。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能使你们把问题搞通,可以保证你们在两年之内提高一步。”这段话可以看作是毛泽东对三次改组重大意义的一个总的评价。通过三次改组,党校不论在办学目的、方针,还是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方针的确立,意义尤为重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大大促进了党的学风的整顿,而学风又为党风之要。在这种意义上讲,把中央党校的三次改组看成党校课堂里的一次革命,也毫不为过。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