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00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求真务实形象,议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举措,以实际行动向全党发出了转变作风、改进党风的召唤。领导干部的言行,关乎党的形象,决定党在群众心中的分量。从“三大作风”到“两个务必”,从“八个坚持”到“四个大兴”,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生命线,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要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要规范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
  ●要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详细】

毛泽东:三大优良作风,两个务必,为人民服务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确立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标志着我们党三大优良作风的正式形成。【详细:三大优良作风的由来与发展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第五部分关于“三大作风”的表述】

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中共中央“进京赶考”

    经过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5日到13日,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作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为新中国设计了宏伟蓝图。毛泽东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详细】
    【文献:毛泽东思想年编:1949年3月5-13日七届二中全会】
    【故事:“进京赶考”轶事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的立党宗旨

      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张思德生前系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泽东在演讲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语言。【文献: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全文(1944年9月8日)
    【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1978年《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文)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研究,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详细】

    新中国档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
   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在党内、政府和军队中的全部领导职务。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详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这次会议开了一个多月了,就要结束了。中央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根本指导方针,解决了过去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必将使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斗志,增强信心,加强团结。现在,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新的长征中,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一 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二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
    三 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
    这次会议,解决了一些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分清了一些人的功过,纠正了一批重大的冤案、错案、假案。这是解放思想的需要,也是安定团结的需要。目的正是为了向前看,正是为了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详细】
 

江泽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命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0年5月14日)
    现在,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还相当不少,党内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不符合甚至违背党的先进性和人民利益的问题也相当不少,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我们需要研究的新情况、解决的新问题也相当不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认真思考、研究那些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要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和困难,经受住新的考验和锻炼,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都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详细】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号召全党同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地为革命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告诫全党同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详细: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2001年8月21日)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要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时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一切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风气,都应坚决克服。【详细】


其他论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2000年12月26日)
江泽民在十五大上的报告第十部分谈党的建设(1997年9月12日) 
江泽民在十六大上的报告第一部分谈十三年基本经验(2002年11月8日)

33
 

胡锦涛:重温“两个务必”,以人为本、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 重温“两个务必”
    这些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在少数人那里甚至被丢得差不多了。大量事实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详细全文: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2年12月6日)


以人为本、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详细全文: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


【其他论述】十八大报告第12部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详解十八大报告) 
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2007年1月9日)
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十部分谈党的建设)
胡锦涛: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