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雷锋是个“文艺青年”

张 文
2013年03月05日15:48   来源:广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如果我是那寸土地,你是否会掬一滴水来滋润我?如果我是那份黑暗,你是否会开一缕光来照亮我?”这是雷锋朦胧情诗里的两句话。

留着刘海头、穿着时髦的皮夹克、带着锃亮的手表、时而炫耀一下自己的奖章、骑着摩托车照相……这是雷锋当年真实的生活写照。

不断地跳槽,从勤劳的农民到体面的公务员,到工人,最后入伍做一名军人,在一次次跳槽与职业选择中,不断寻找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雷锋式的职业生涯。

雷锋遇难时年仅22岁。如果在今天,他不过是个“90后”青年,有着年轻人固有的张扬与烂漫,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小兄弟小哥们,轻舞飞扬的青春外衣下燃烧着一团单纯善良的精神之火。

雷锋是个孤儿,他的童年惨不忍睹,可是在诀别母亲、擦干眼泪后,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乐观面对人生。雷锋文化程度不高,但酷爱读书,在他的箱子里放满了各种书籍,写日记写诗歌写散文甚至写小说,就像文章开头的那首诗,怎么看都散发出一种文艺范儿。用时下流行的话说,他就是个“文艺青年”。

雷锋在接受采访时,时不时会露出刘海头,他总是在精心装扮下留影,锃亮的手表、时髦的皮夹克、经常洗得干干净净的白衬衣,学开当时的“宝马车”——拖拉机,他俨然是一个潮人。

雷锋最初当农民,后来做了公务员,再后来进工厂当工人,最后入伍参了军。在有限的生命中,他不断跳槽,但每次跳槽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和价值追求,而且在每一份工作中都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这种经历对当下职场白领、打工就业者,何尝不是一种启示和鞭策?

雷锋常常助人为乐,人生哲学的字典里常常可见“利他主义”,而且这种“利他”会生成一种成就感和快乐。他的所作所为放在当下,和处处可见的志愿者、义工又有什么不同?他其实就是一名中国最著名的志愿者。

(照片为资料图片)

(责编:常雪梅、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