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父亲孙之俊三画武训的往事

2013年03月21日13:2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b2qtP032101001002.jpg

图:1936年版的《武训画传》

孙之俊,(1907-1966)原名孙信,又名付基、特哥,河北藁城市东四公村人,1927年毕业于直隶省立第七中学,1928年组织“五三漫画社”,同年发表第一部连环漫画《快乐家庭》,1930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在校期间参加北平漫画社和中西画会“吼虹社”,开始发表作品,毕业后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抗战前夕,孙之俊在北平和叶浅予先生一起发起并组织北平漫画展,1938年继叶浅予先生之后发表《王先生外传》,一月内销售一万册,一时有“南叶北孙”的称法。抗战胜利后,在北平一面教书,一面协助中共地下党员从事革命工作,并两度被捕,坚贞不屈,直至北平解放才走出牢房。他是中国现代漫画和连环画的先驱者之一,现存漫画、连环画作品四千多幅(件)。他的漫画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涉及范围甚广,其中针砭时弊,替百姓说话,对军阀、达官贵人的腐朽予以抨击的主题甚多,是研究近现代漫画史的重要资料。

民国时期,如蔡元培、梁启超、陶行知等著名学者、教育家纷纷利用在百姓中早已广为流传的“武训的故事”,宣传“武训的精神”,借此推动我国教育和社会的改良。此种观念为父亲孙之俊和李士钊、段承泽等人所接受、响应,并让他们成为当时为普及教育、改善民生而奔走呼号者中的一员。《武训画传》正是父亲为此目的,前后三次和他们合作创作而成的。

1936年,段承泽先生受武训行为的感召,开始在包头建立河北新村,收容河北、河南难民,为他们建筑房屋,发放农具,并带领他们“半天学习,半天劳作”。段承泽(1897-1940),国民党陆军中将,河北定县人。他早年从军,历任军职。1926年起,历任旅长兼宁波警备司令、“五省联军”第一军副军长及代理军长兼第九师师长、陆军第四十七师师长、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1931年冬,他辞去军职,开始实践“移民屯田”以促进社会改良。段承泽对武训非常推崇,曾把武训比作“中国的傅立叶、欧文”。1936年下半年,在漫画界已经小有名气的父亲受段先生的邀请,两次到“包头新村”,与他研究如何推广“武训精神”。最后决定,由段先生撰文,父亲绘图,合作创作了了第一本较为系统的《武训先生画传》。

1937年春,这套《武训先生画传》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随即父亲又精选故事梗概画成四条屏形式的连环年画,由天津杨柳青印刷出版三万份,发行于华北各地农村,用以宣传教育事业的重要。

抗战爆发后,段先生认为,国难当头理应勇赴前线,于是自筹资金建立荣军医院,以收治与日寇作战的伤病员。他先后出任第七兵站分监、第二十军团总参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员、中央训练团办公厅总务处长、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政治部主任等职。1939年,他创办“伤兵教育委员会”,又于1940年创办“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任总干事,被人称为”荣军之父“。

在繁忙的工作期间,段先生也始终不忘宣传“武训”精神。1938年,段先生在长沙出版了《武训先生画传》单行本。1939年他到了重庆,《画传》又得以再版。1940年段先生病逝,他的夫人王庚尧将画传的锌版赠与生活教育出版社,陶行知先生特意为此作了跋,并参与斡旋从1943年至1945年间由该社再版六次该《画传》。不久,陶先生又将其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一度在欧美各国知识界引起反响,国外教育家称武训为“无声的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本就以在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以推动平民教育运动为己任,在重庆期间,陶行知先生将《武训画传》赠给了孙瑜和赵丹二位影视界名人。这两位艺术家本来也颇为武训精神所感动,因此便以这本书为底本资料开始筹备拍摄电影。这部段承泽和父亲合作的《武训先生画传》遂成为电影《武训传》的启示和依据。

众所周知,虽然也有商业运作的先例,比如叶浅予所创作的漫画《王先生外传》后来也被拍成电影,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文化事业和娱乐事业尚属起步阶段,它们并不是环环紧扣的,因此电影和漫画之间并不存在“策划关系”。

那么为什么父亲后来画的《武训画传》正好和电影《武训传》同时推向社会了呢?这还得从陶行知先生说起。热心推广“武训精神”的陶行知先生在上海创办了“武训学校”后,曾对当时十分活跃的山东聊城文化人李士钊说:“南方画家不了解北方农村的生活,你到北平去还是请孙之俊先生再画一套精美的武训画传吧!”

李士钊(1915-1991)是山东聊城人。20世纪30年代在国立上海音专学习。抗战期间,他参加创办、编辑华北解放区《抗战日报》,编著有《武训先生的传记》等作品。20世纪40年代,他开始发表作品,并译配了《联合国国歌》。陶行知先生1946年7月25日病逝于上海,他的突然去世给李士钊很大的打击,为了完成陶先生生前的嘱托,李士钊先生决心接手陶先生未竟之事业,担当了上海武训学校的校长,并邀请了如孙起孟等著名学者担任教师,又亲赴北平约父亲再作《武训画传》。

李先生和父亲一见如故。二人经过坦诚交流、精心磨合,决定在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力图用“革命的新观念”重新评价武训。最后,由李士钊编著、孙之俊绘图的《武训画传》在1951年由钱君匋先生主持的万叶书店正式出版。父亲和李先生当时的想法是,武训创办义学的精神可以用来解决普及教育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孙燕华)

(责编:杨丽娜(实习)、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