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是谁发现了焦裕禄?

吕传彬
2013年04月16日16: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64年5月14日,中共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逝世,年仅42岁。

一个多月后,仍处于悲痛之中的兰考县委通讯干事刘俊生,找到《河南日报》“党的生活”专栏编辑郭兆麟,提出要写一篇《兰考人民满怀信心迎丰收》的稿子。这是焦裕禄生前给他出的最后一篇报道题目,他要完成焦裕禄的嘱托,将兰考人民除“三害”(指内涝、风沙、盐碱)的经历进行一次全面总结。

可是,郭兆麟却说:“七一快到了,写个党的好干部吧!”

写个党的好干部,写谁呢?回到县城,刘俊生找到县委办公室分管通讯报道的副主任卓兴隆。卓说:“写啥?咱焦书记不就是打灯笼也难找到的好干部吗?”卓兴隆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说得刘俊生热血沸腾。此前,他就有过多次写焦裕禄的念头,但每次都被焦裕禄阻止了。

刘俊生文如泉涌,很快就写成《一个党的好干部》,送至《河南日报》。谁知,过了整个7月份,稿子也没有发表。

如果不是发生了另一件事,对焦裕禄的宣传也许就此中止。

这期间,兰考县委副书记张钦礼负责的除“三害”办公室,给河南省委写了个工作报告,报告上有一段话:“焦裕禄活着的时候,除‘三害’很有成绩;临终还念念不忘根治‘三害’,死后要求组织上把他送回兰考,埋在沙滩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省委副书记赵文甫读到这段文字流泪了。他在“四清”工作动员大会上,号召全省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焦裕禄。会后,有关方面编印的《四清简报》登载了赵文甫的讲话。

赵副书记的此番感慨,触动了新华社河南分社副社长张应先,他带领两位记者深入兰考调查,跑了20多天。最后写出了两种稿件:一种对外,考虑到当时处于灾荒年代的特殊背景,为顾及国际影响,只写了个千把宇的“电讯”稿;一个是地方稿,比较真实详细地写了焦裕禄带领群众战胜灾害的主要事迹,全文3000余字。

1964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采用了千把字的“新华社郑州讯”,标题是《前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忠心耿耿为人民,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党员向他学习》。《河南日报》使用的则是地方稿,置于头版头条,还制作了十分醒目的通栏标题(之后,又连续五次刊登宣传焦裕禄的文章)。

这时已到了1965年初,党的工作重心已转到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来,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965年4月17日,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到了兰考,同行的还有周原、冯健等4位记者。本来,新华社报道的计划是了解农民在3年困难时期是如何摆脱贫困的(此前穆青曾派记者周原到当地采访),但当得知焦裕禄的事迹之后,穆青断然决定:“原来的计划不搞了,就写兰考,就写焦裕禄!”

“重新报道焦裕禄!”他说,“像这样的党的好干部不组织力量宣传出去,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失职!”

1966年初,经过穆青等人的艰辛劳作,宣传焦裕禄的工作已大体就绪。剩下的,就是把文稿送到兰考做最后的核实。新华社河南分社把它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除留一人在家值班,其余的全下到兰考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读到这篇文稿都感动不已,热泪盈眶。然而,兰考新任县委书记却有不同的感受。“写得不行。”他为这篇文稿概括出六个字:灾,难,病,苦,逃,死。结论是:文章给社会主义社会抹了黑!

穆青听了,很生气。他指示周原:“你就拿着这文稿,请兰考县委逐段逐句地研究!”新书记也确实提不出更具体的意见,因为文稿写的全是实际情况。既然挑不出有什么失实之处,穆青就毅然决然地拍板了。

1966年2月6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可多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由新华社电传到全国;7日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早将这篇文章播发到全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腾出重要版面,全文予以刊登。从此,焦裕禄的名字传遍了中国。

(摘自《文史博览》2013年第2期吕传彬文)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