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郭沫若先生与文求堂

2013年04月25日17:02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文求堂是1861年在京都开张的书店,后迁东京,1954年闭店,是销售、编辑出版有关中国书籍的代表性书店。文求堂迁至东京后,店主名叫田中庆太郎。郭沫若1928年至1937年旅居日本期间,与文求堂过从甚密。

鲁迅与内山书店的关系,是人们熟知的文坛佳话。与此可以相提并论的,是郭沫若与文求堂。

日前,记者见到保存完好的230件书札,是当年郭沫若寄给文求堂店主田中庆太郎等人的,通过这些尚未面世的书札可以透视这段不解之缘。书札保存在田中庆太郎的女婿、金泽大学名誉教授增田经夫手中。230件书札中,有书信117件、明信片113件;用日语写的159件,用中文写的71件;收信人署名为田中庆太郎先生的有190多件。

书札的撰写时间,从最早的1931年6月28日开始,至最后1937年6月26日,即抗日战争爆发10天前为止,历时约6年。在此期间,最频繁时,有一天两信或连日致函。6年间平均计算,郭沫若约10天写一信;1934年中写信较多,平均5天半给文求堂发信一封。书札的内容,大部分与金文甲骨文的研究、著述和出版有关。有联络各地甲骨收藏家的委托书,有借用资料的申请,有购置图书的要求,有书稿更改、增补、校对等的说明,甚至还有索求稿纸以及更换新毛笔的请托。郭沫若旅居日本期间,也是他研究甲骨文金文的丰产期。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期间多产的金文甲骨文著作,主要是先由文求堂出版的。以时间为序,从1932年到1937年,由文求堂出版的著作有:《两周金文辞大系》、《金文丛考》、《金文余释之余》、《卜辞通纂付考释索引》、《古代铭刻汇考四种》、《青铜器研究要纂》、《殷契粹编附考释索引》等,在日本可查到约有10种。

一些书札言及当时来日的中国人。如傅抱石、周作人、郁达夫等人来日本之际,郭沫若向田中先生的介绍和提出的请求等。东京女子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伊藤虎丸先生为整理书札花费了不少精力。听伊藤先生说,日中有关双方已决定合作出版这批书札。文求堂与郭沫若的交往,是日中两国人民友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郭沫若当年身无分文,多亏文求堂主人慧眼识人,为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毛峥嵘)

(责编:杨丽娜、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