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毛泽东曾严厉指出,你们可知道种一株稻子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结稻谷,几株稻子才能做一碗米饭?种一棵麦子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长出麦穗,几棵麦子才能做一个馒头?有谁算过这笔账?

勤俭,美德恒久远

□ 张东明
2013年04月27日11:0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做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做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做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堪称勤俭节约的楷模。如今,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从来不曾改变,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俭节约、始终跟老百姓同甘共苦的要求从来不曾改变。谁忘记了这个道理,谁违背了这个要求,谁就有脱离群众的危险,谁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让我们一起重温几个难忘的历史片段吧。

毛泽东:外国人是要来见毛泽东还是要看黑皮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他的外事活动日渐增多,要经常接见一些友好国家的国家元首和重要外宾,建交国家的大使前来呈递国书,毛泽东也要亲自接见。

当时,典礼局接待外宾讲形式、重排场。外国大使呈递国书时,要调来军乐队先奏迎宾曲和两国国歌。每次接见一般需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欢迎外宾的国宴,丰盛异常,质量既高,数量又多,以致宾客酒足饭饱之后,满桌菜肴还没有吃掉几分。毛泽东对此非常不满。

经过几次接待后,毛泽东即严厉指出,接待工作有两大浪费:一是礼仪繁多,搞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主义,浪费了大家很多的时间,要知道,时间浪费了是不能挽回的,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这一定要改进!其二是接待宴会,大讲排场,吃掉的还没有扔掉的多,白白浪费了国家的金钱和物资。要知道,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你们可知道种一株稻子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结稻谷,几株稻子才能做一碗米饭?种一棵麦子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长出麦穗,几棵麦子才能做一个馒头?有谁算过这笔账?古人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都有这样的感慨嘛!“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变!”

新中国成立伊始,正是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大好时期,人们干劲冲天,出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国共产党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号召全国人民都要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毛泽东说:“这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确实如此,当时人们摆脱了铜臭的污染,不仅反掉了贪污浪费,加强了勤俭建国的观念,而且提高了道德水平,许多事情已不受金钱至上的驱使,这使人们对糖衣炮弹的警惕性增加了感性认识,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国人民也更加团结。

在个人生活方面,毛泽东处处勤俭节约,以身示范。进了北京,他的工作精神和生活作风一如既往,不改初衷。他的衣服破旧了,总是经过缝补洗净之后继续穿。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诸多礼仪,曾做了两套衣服,买了一双圆头的棕色皮鞋,他一直穿到与世长辞。当时典礼局长曾要他再买双尖头的黑皮鞋,在接见外宾时穿,他没有理睬。再问,毛泽东反问他:外国人是要来见毛泽东还是要看黑皮鞋?对方无言以对。

勤俭节约,毛泽东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1958年,毛泽东身边有个同志下放劳动锻炼,到农村和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受教育。回来以后,看到食堂里有人把吃剩的饭菜全扔了,觉得很可惜。有一次在同毛泽东散步时,说到自己下放锻炼的收获和对食堂有人扔掉饭菜的感慨。毛泽东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国,如果一个人一天浪费一粒米,一年就要浪费掉365粒米,这样全国6亿人口一年浪费掉的粮食积累起来,就能够救助一方灾民;如果6亿人民每人每天能够再节约一粒米,其数量不是就更可观了吗?实行增产节约,反对浪费,能够使我们的国家富强了再富强,使人民的生活提高了再提高,何乐而不为!

周恩来:不要进口的,必须用国产的

周恩来一生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吃穿住用行莫不如此,堪称世人公认的楷模、典范。

先说住的方面,周恩来进城后不久,搬到中南海西花厅办公、生活,一住就是26年,直到去世。西花厅是乾隆年间建的三间旧式平房,潮湿阴冷。地上铺的青砖,夏天返潮返碱。周恩来为了适应毛主席的起居习惯,他也夜间办公,进城刚几年,就落下腿疼的毛病。有人建议他铺块地毯,因为其他首长都铺了。他先是不同意,后来说:“办公室可以铺,来客人共同得益。卧室不许铺,只我一个人住,铺了浪费。”因此,他的卧室始终没有铺地毯。他每天要在床上办公3~6小时,卫士就想为他买个新台灯。他反对说,“我这屋里也没人看你的台灯样式”,而是请人用铁管子做了两个落地台灯,一直用到他住院后卧床不起。

对于西花厅这个古建筑,有人多次提出修缮,周恩来不同意。1959年,工作人员趁他和邓颖超出差外地时间较长,就对西花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他回京后一看,大发雷霆,严厉批评了有关人员。他还语重心长地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会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按他的严格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发、窗帘、吊灯等陈设,他才进去居住、办公。事后,他还三次主动在国务院会上自我检讨,反省自己没有把好关,并对副总理和部长们说:“你们千万不要重复我的这个错误。”

建国10周年时,国务院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地点。一些部委领导提议修建政府办公大楼,周恩来不同意,他说:“那不是当务之急,利用中南海旧有的房屋,不是一样可以开会办公吗?”因为国家还很穷、人民很苦,不能讲排场,“你们不要再鼓动我了。”在筹备建国10周年庆典的时候,有关部门又把修建方案报到他那里,他坚决不予批准。他严肃地说,“只要我当总理,你们就要把大兴土木的念头取消,国务院不能带这个头儿。”

吃的方面,周恩来是既要简单又反对浪费。主食每周必吃两顿玉米面和高粱米等粗粮,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按他和邓颖超的规定:从1958年开始,他们的主食至少要吃1/3的粗粮。三年困难时期,他们规定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标,粗粮比例提高到1/2以上。国家完全渡过难关,到了1964年夏收之后,细粮的比例才提高,但也是只吃糙米,不吃精米。吃饭时,偶尔掉到桌上一粒米,他必要捡起来放嘴里。吃完饭,他必把盘子里剩的菜汤用开水冲一冲喝掉。上顿吃剩的饭菜,下顿一定要热热继续吃,决不许倒掉。外出就餐,他总是多次交代随行人员:“一切按标准吃,按标准付钱。不准吃山珍海味,不许摆水果摆糖,发现摆了要撤回去。”

穿的方面,因为外事活动多,周恩来要求自己的衣着“一定要能表现出中国人的脸孔”,但是衣料“不要进口的,必须用国产的”。几十年如一日,他从贴身所穿的背心、汗衫到外衣、外裤、鞋袜、睡衣等等,都是国货。他穿衣讲究规矩严整、清洁平展,所以他给人的印象总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但他的内衣内裤却都是补丁摞补丁。有一件睡衣,他1949年进城时就穿的,磨破了就补,补了再穿,最后补丁摞补丁,一直穿到他去世也舍不得买新的。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在欧、亚、非14国访问,我国驻埃及大使馆工作人员看到他穿的内衣补丁摞补丁,就自己掏钱给他买衬衫。周恩来反对说:“你们的钱又是哪里来的?还不是国家的外汇吗?我要是做衣服,在北京就做了,何必花外汇在国外买?”“再说,我也有衬衣,破一点儿,还能穿嘛。”他一再强调说,帝国主义对我国搞封锁,外汇尤其珍贵,要花在刀刃上,一分不能浪费。

二十多年他坚持穿国产布衣、补丁衣,他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进口是必须的,国外许多东西比我们先进嘛。但我作为总理,代表着中国人的脸孔,中国人的骨气。只要我们国家能生产的,我就要用国货。都不用国货怎么能发展民族工业?我们时时都要想着为发展民族工业多做贡献。”

当有人要说他清廉、节俭过分时,周总理对身边人说:“我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我看不过分,前提是我们国家还一穷二白。……六七亿人口的中国……再穷也不缺我几身新衣服……身为六七亿人口大国的总理,我怎样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表明我提倡什么。六七亿人口是应该提倡节俭,还是现在就不顾国情去追求享受?我更多考虑的是后者。”

邓小平: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吃苦!

在赣南革命老区,老百姓至今还清楚记得邓小平许多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当年邓小平担任瑞金和会昌县委书记,战斗和生活条件极其艰难。邓小平带头倡导开展节约运动,提出“节省每个铜板支援革命战争”,在人民群众中形成“每人每天节省一把米支援红军”的浓厚风气。

邓小平有一条洗脸的毛巾,用了几年仍然完好,而别人同样的毛巾用了一段时间就破破烂烂。人们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你们洗脸时都是两手用力拧毛巾,毛巾的纤维容易断;我洗脸时用两手挤干毛巾的水,毛巾的纤维不容易挤断,当然耐用!”他的一条成色好点的灰哔叽裤子,一穿就是好多年,裤脚边都磨破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他穿着这条裤子参加开幕典礼。身边人员觉得他出席这么庄重的庆典,穿这样的裤子太难看,要给他买几尺布新做一条。他坚定地拒绝说:“共产党人穿衣不是图漂亮好看,而是讲究个干净整洁,破一点没啥子关系!”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和1942年可以说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处境最艰难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蚕食和疯狂扫荡,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晋冀豫根据地一些地区的农业收成只有常年的二三成,个别村庄甚至颗粒无收。毛泽东曾经这样描述当时解放区军民的生活情景:“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邓小平从来不要别人或下级给他任何特殊的照顾。

有一次,负责后勤的战士看到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位首长也像大家一样,穿着自己动手缝制的深一片浅一片的灰土布棉衣,实在不像样,就偷偷地给他们每人做了一套细灰布的棉衣,送到了首长的手中。但邓小平和刘伯承坚决地把棉衣退了回去,他们说,这不是对我们的爱护,而是要我们脱离群众。邓小平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支起了一台手摇纺车,亲自带头学习纺线。

1942年2月的一天,邓小平来到沙河县独立营检查工作。独立营的司务长听说邓政委来了,心想,总不能让首长同他们一起吃小米粥和野菜嘛!可是他到食堂一看,连一点白面也没有,只有两袋小米和刚刚挖来的几筐野菜。他东奔西跑,东借西借,终于借到了一升白面,为首长做了一碗面条。当司务长高高兴兴地把煮好的面条送到营部时,邓小平立即皱起眉头,拍了拍司务长的肩膀说:“你让我搞特殊化哟,要不得!要不得!快把这碗面送给重伤员吧。我自己到食堂去吃饭。”说着,走向一连的伙房。谁知这时吃饭的时间已经过了,炊事员正在铲锅巴,陪同的王政委很不好意思地要领首长到二连去吃。但邓小平却说:“不必了,小米加步枪是我们的革命传统,我就吃点小米锅巴吧!”边说边拿起了一块锅巴嚼了起来。

很多年后,当女儿毛毛问起当时在抗日前方的情况时,邓小平只是淡淡一笑,简单地说了一句:“我没干什么事,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吃苦!”

在重庆解放后,邓小平多次号召党员干部在进城以后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并要求从具体事情做起。1949年12月,邓小平在重庆主持召开的第一次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上对10个问题做出决定,其中之一就是要“节约经费开支”,并提出住房窗子可用纸糊,顶棚漏雨的可修,一般的不修,家具可以调整,不必要买的一律不买。随后又陆续规定:“公家会议一律不招待茶烟,只招待白开水”,“机关使用房屋,水电要交费”,等等。

厉行节约,是邓小平终身保持的优良作风。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是这样,在物质丰裕的建设时期也是如此。建国以后,生活条件好了,邓小平仍然以身作则,勤俭节约。他反复强调:“为了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固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克服浪费。”邓小平还常常告诫党员干部说:“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我们大家都是从苦里来的,经历过不少困难的时期……为什么过去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度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儿苦。”他还强调:“现在需要全国的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把我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作风很好地恢复起来,坚持下去。”

陈云:“吃饭要照镜子”,睡觉要住“草窝”

延安时期,陈云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中组部开始住在延安城内,日本飞机在轰炸延安城之后,就搬到城外大约两公里处一个山坡窑洞里。山脚下有一饭馆,名叫西北菜社,顾客很多。特别是归国华侨和国民党地区一些官员、富豪的子女,跑到延安来学习,寻找抗日救国的道路,但是他们中很多人不习惯生活上的艰苦,经常去西北菜社解馋。那些人很有钱,每次都要许多菜,显得十分阔气,吃不完就扔掉,毫不在意,同延安一般人的艰苦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陈云看到这种铺张浪费现象十分反感。

在一次群众大会上,陈云做报告,大力倡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反对铺张浪费,批评了随意扔掉饭菜的恶劣现象,并提出“吃饭要照镜子”。他说:“延安的生活艰苦,要珍惜每一粒米一滴油,决不能糟蹋农民的血汗,有丝毫的浪费,否则就会脱离群众。”并提出一个总体要求就是“干部吃饭要照镜子”。什么是照镜子呢?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还要端起盘子来,用馒头擦干净盘底的油迹,面对干净明亮的瓷盘子,不正像用镜子照脸吗?“吃饭要照镜子”这句名言,深入人心,并流传下来。

1949年进京后,陈云居住在西城区北长街58号的老房子,在这里一住就是30年。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经常漏雨,当时机关行政部门提出要大修,陈云不同意,说:“房子大修要花许多钱,只要不漏雨就行了。”结果没有修成。后来,后勤部门考虑到房内很多墙皮脱落,走道和楼梯上的地毯已经磨光,又提出要大修,陈云仍然不同意,觉得不影响办公,没必要修,结果又没修成。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时,陈云办公室南墙被震出一米多长的宽裂缝,后勤部门请技术人员检查后发现,整个楼房结构都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就提出把老楼拆掉,再在原址上建一幢新楼,陈云还是不同意。他说:“我一进北京就住在这里,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我还是舍不得离开这里呢!这幢楼房虽然是老房子,我看总比北京一般市民住的房子要好得多吧!像这样的房子要是拆掉,周围老百姓看了要说话的,影响不好,做事不能脱离群众,我不搬。”同志们把理由再次做了陈述,并表示担心,如果以后发生较强地震导致首长在安全问题上有所闪失,责任重大。陈云面带微笑,以坚定的语气讲:这个责任不要你们负,是我决定不搬的,由我来负。看到首长如此钟爱自己的旧居,机关的同志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连夜采取了一些应急性加固措施。

“爸爸的艰苦朴素是出了名的。”陈云的女儿陈伟华这样说,“两条毛裤穿了二十多年,有十几个补丁;一件皮坎肩是辽沈战役的战利品,一穿就是十年;后来在医院住院时,还要求把他用过的点眼药的棉花球都保留下来,消毒以后二次使用。”

“有一年冬天,已近11月中旬,北京气温骤降。周总理去找爸爸,见他正披着棉被坐着办公。总理于心不忍,马上表示特许这里提前几天供暖,但爸爸一再坚持说:‘11月15日开始供暖,这个时间是我定的,我不能破这个例!’”

陈云有两套毛料中山装,分别是1952年到苏联及1954年到越南出访时按规定由公家做的,后来就成了他的“礼服”,只在每年过节或接见外宾时才穿,平时穿的都是布衣、布鞋。

这两套“礼服”后来穿旧了,胳膊下面和膝盖等部位磨得很薄,“妈妈和工作人员商量,想给他重新做一套新的”,陈云却说,“补一补还可以穿”。

陈伟华说,“至今想起爸爸,他对物质的需求总是那么低,常常教育我们要艰苦朴素,不许搞特殊化。”

胡锦涛:30元饭费的故事

2002年12月5日,西柏坡纪念馆在冬日的薄雾中显得静谧而庄严。这里与往常一样,没有鲜花的映衬,没有大红的地毯铺路,没有飘扬的彩旗,也没有大幅的欢迎标语,有的只是一如既往的清新与满眼的苍翠。然而这一天,人们的心情却异常激动。因为这一天是胡锦涛来西柏坡的日子。

12点10分,一辆银灰色的中型面包车停在纪念馆宾馆广场上。车门开处,胡锦涛总书记走下车来,他身穿一件浅灰色半旧的羽绒服,面带微笑地向人群招手,还迎上前去热情地与人们握手,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西柏坡纪念馆宾馆是一所普通宾馆,没有星级标准。胡锦涛环顾着宾馆朴素的外景说:“西柏坡有这样一所宾馆,很不错。”……

午餐开始了,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宾馆二楼小会议室,被临时改为了餐厅,沙发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餐桌。

胡锦涛在西柏坡的食谱,宾馆的工作人员一直悉心珍藏。

食谱上这样写着:

凉菜:酸菜卷、雪菜青豆、酸菜黄瓜、凉拌白萝卜丝。

热菜:葱花炒鸡蛋、大葱炒豆腐、烧油菜、炒芹菜心。

主食:烤红薯、蒸南瓜、煮花生、菜卷、汤面。

开饭时间到了。胡锦涛等9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这些家常便饭。一盘炸河虾做好了,服务员端上去又被退了回来:“总书记说,就餐不准上山珍海味。”宾馆经理对负责接待的同志说:“这些虾是宾馆门前的岗南水库里自然生长的,水质好没有污染,而且很便宜,到西柏坡来的客人都爱吃,是西柏坡有名的土特产,特意请总书记尝一尝。”这样,这盘炸虾才被端上了桌。

听说胡锦涛喜欢吃西柏坡的特产,一个职工便从自己的家里拿来了十几个红彤彤的冻柿子请总书记品尝,总书记咬了一口,说:“挺甜的。”并招呼其他领导同志:“大家都来尝尝。”

胡锦涛俭朴节约的作风使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十分感动。

如今,在西柏坡纪念馆十一展室,一张普普通通的发票记载着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一段往事。从这张发票,我们也看到了胡锦涛以身作则、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这张票号为“冀石地税3687296”的发票存根显示,姓名(单位):胡锦涛;日期:2002年12月6日;项目:5日至6日餐费;总计:30元。开票人:封国庆。

据当年为胡锦涛开具发票的封国庆回忆,那天是2002年12月6日中午,胡锦涛刚刚吃完午饭,中央警卫局的一位同志到总服务台找她,说要为总书记付餐费,并把一张50元面值的人民币交到了她手里。

“当时,我稍微愣了一下。”封国庆说,拿着钱,她跟中央警卫局的那位同志说,“总书记一日三餐吃的都是西柏坡的家常便饭,也是我们的心意,这钱不能收。”

但中央警卫局的那位同志坚持说,这是总书记亲自嘱咐的。封国庆只好收下了钱,并郑重地开具了发票。封国庆说,为能开具这样一张发票而感到无比光荣。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发票,这是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实践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不搞特殊化,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力证明。

温家宝:一件棉衣·一双旧鞋一次急行军

1995年冬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曾穿着一身羽绒服,深入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考察。2006年春节来临之际,温家宝身着羽绒服,在刺骨寒风中来到济宁、菏泽与当地农民一起欢度春节。细心的记者将新旧两幅照片放在一起一看,温总理这件不知道什么牌子的羽绒服已经穿了10年!

一件羽绒服穿了十年,别说一个共和国总理,就是现在一个最普通的群众,还有几个人能一件衣服穿十年?如果不是新闻照片为证,人们很难相信一个共和国总理会十年来穿着同一件羽绒服,这件绿色的羽绒服样式陈旧,现在已经皱巴巴的,温家宝穿着它朴素得就像一个普通的老人,看到那前后两张照片,我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他让我们想起了周总理那补了无数补丁的睡衣,虽然时代在变,国家的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共和国的领导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点没有变。

2006年一个夏天,总理专机降落在洛阳机场,温家宝走下舷梯,开始了他在河南的视察。在省委书记和省长的陪同下,温家宝脚穿旅游鞋走在孟津县的土地上,他来到了清河口村,向农户家走去,按照预先安排,总理下午还要到偃师市的李庄村察看乡村道路、沼气工程、乡村建设并看望那里的农民。

中午时分,温家宝身边的工作人员拿着一双旅游鞋找到修鞋师傅说:“它开胶了,请帮助修一下。”望着这双鞋,工作人员是那么的熟悉。记得两年前总理来豫时它曾被修过,望着它,不由得使人浮想联翩……那纯白略带黑条纹的双星牌旅游鞋,陪伴着我们的温总理,走过了全国三十个省市区,走过了全国数千个县(市),从工厂到农村,从乡村中小学、医疗站到城镇居民社区,从水利工地到田间地头,从抗洪抢险第一线到受灾群众的帐篷……一双旅游鞋,一双被粘过多次的“双星牌”旅游鞋,有谁会想到它来自温家宝的足下,有谁能想到它伴随着我们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总理已多少年了。

2008年冬天,温家宝赴日本福冈出席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早上8点飞机,晚上12点回到北京。15个小时的急行军,因为不过夜,代表团也没有在酒店租房间,节省了开支和时间,却又办成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出席第一次中日韩领导人首脑峰会:逗留10个小时、出席7场活动、发表4份联合声明和文件、确定中日韩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建立中日韩三国伙伴关系、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携手应对金融危机、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深化中韩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东亚合作……

作为一国总理出国访问那是大事,一切活动安排必不可少,花费也是计划之中。可温家宝却为了节省时间和开支,将出国访问在一天之内完成,早上出发,晚上归来,这样虽然增加了他自己工作和身体的压力和负担,但却是其个人办事风格的体现:既为国家节约了开支,给国人做出了示范,又节约出时间用在为民办事,为国家做贡献上。

我们回顾党的领导人勤俭节约的这些故事,只是一些片段。透过这些衣食住行的小故事,我们能发现领导人勤俭节约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特点,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着眼党的事业。也许在有些人看来,穿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我们党的领袖为什么会不要这些“面子”?因为他们要的是共产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大“面子”。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吃小米饭、穿粗衣、住窑洞,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东方魔力”,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事实证明,就是靠这种“魔力”,人民解放了,社会发展了、国家强盛了。今天,勤俭节约并没过时,明天也不会过时,依然需要党员干部有这种吃小米饭、穿粗衣、住窑洞的勤俭治国的精神和品格,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兴国之光”恒照中华大地,让“东方魔力”再创新的奇迹。

公私分明。毛泽东要求自己的孩子们不能在他的灶上吃饭,要和工作人员一起到大灶上去吃饭;孩子们外出不准用他的汽车,也不准用公家的汽车,不管风里雨里都是骑自行车。周恩来一直坚持私人用车要自费。他把看戏、跳舞、到公园散步、到理发店理发算作私事用车,把去医院看病人、到民主人士家拜访及看望外国朋友这类亦公亦私的事,也都算作私事用车,坚持自费。我们党很多领导人对自己包括子女的要求都是如此,非常“吝啬”,几近苛刻,但是对党的事业却无比慷慨,因为他们中很多人把全部个人财产都交为了党费。

一生践行。伟人都有过人之处,不仅表现在建立丰功伟绩上,而且体现在保持高尚情操上。邓楠深情回忆父亲与家人一起吃饭的最大嗜好,“喝碗稀饭,吃点咸菜,他觉得特别满意。他总说,稀饭是好吃的东西,你们不懂。他最爱喝的粥是绿豆粥”。我们一直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的传家宝。这个认识,对于那些经历过战争考验、建国艰辛的党员干部来说,应该说刻骨铭心。但随着老一代人逐渐离开我们,越来越多的享受着新中国创业和改革开放成果的新一代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对传家宝的认识全面不全面、深刻不深刻,恐怕要打个问号?

令人欣喜的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坚持和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政坛新风清风频吹,振奋着每一名党员的心。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去年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包括精简会议、改进文风、厉行节约、轻车简从等,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总书记习近平带头执行,首次离京考察,全程不封路、不清场、不铺红毯,饭菜和住宿简单。他还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做出批示: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勤俭节约关乎干部廉洁,干部廉洁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国家兴旺发达。作为共产党员、人民公仆,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群众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间,竭尽全力写忠诚,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样才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