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岩魂陈列馆

红岩革命纪念馆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红岩荒谷耳,抗战显光辉。
红岩,因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驻足,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成为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
如今的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由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革命先辈们设计并施工修建的灰色小楼掩映在一片青翠中,显得庄严肃穆。
74年前,红岩精神在这里孕育。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是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建馆55周年,作为红岩传人,我们的使命就是把作为全党和全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红岩精神在全社会不断弘扬。我们坚信,在新时期,红岩精神仍将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不竭力量源泉,仍将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谈到红岩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信心满满。
1
55年砥砺奋进 半个世纪铿锵前行
74年前的红岩,还只是一处小地名,位于距重庆市区十余里的西北郊嘉陵江边。
0世纪30年代初期,一位叫饶国模的知识妇女买下了这里,辛勤开垦花果农场,满山遍野种着桃树、梨树、苹果树、葡萄树、海棠和月季。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红岩山谷已是花果满山,绿树成荫。
1939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在重庆成立。为躲避日机的轰炸,南方局选中在饶国模的农场建立办公场所,饶国模“欣然延纳”。
1939年7月,办事处在红岩嘴13号修建的两楼一底穿斗夹壁楼房竣工,南方局和办事处机关人员即迁入其内办公和住宿,长达8年之久。在此,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共产党人和党外仁人志士,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斗争实践中,培育和锻造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其蕴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1955年起,在中央、省、市的连续指示下,重庆有关部门开始修复红岩嘴13号、曾家岩50号,筹备革命纪念馆。经过3年努力,至1958年5月1日,两个革命遗址的复原陈列工作完成,正式开放接待观众,革命纪念馆宣告成立,由董必武题名为“红岩革命纪念馆”。
1963年3月,重庆开始筹建“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后更名为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于当年11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
2007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和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进行资源整合,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简称“红岩联线”正式挂牌成立。
2010年,重庆市京剧团和重庆市话剧团整体划转红岩联线。
2010年底成立红岩文化产业集团。
2011年,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对外开放并划转红岩联线。
至此,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形成了以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及其所属革命遗址群为主体的纪念类大型遗址博物馆,并形成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半个多世纪的砥砺奋进,造就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如今的斐然成绩。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旅游推广奖”、“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机要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共重庆市委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等称号,2012年创建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一系列殊荣仿佛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在红岩精神的传承之路上的辛勤与不懈。
“我们都是被红岩精神影响的一代人。”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主任吴绍阶谈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能忘记红岩,不能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先烈们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作为红岩传人,我们有信心将红岩联线做大做强,把红岩精神从历史领域推广至现实社会精神生活领域。”
2
文物保护成效凸显 研究开发硕果累累
一件文物的命运,足以看出一个时代对历史的态度。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从建馆之初的几处文物遗址发展到现有文物遗址42处、对外开放2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1个),对重庆文物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博物馆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收集文物资料,所涉地域不仅包括国内10多个省市和台湾地区,还涉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其内容涉及红岩文化、统战文化、抗战文化,不仅大大增加了馆藏文物和史料的数量,极大地丰富了展陈内容,而且进一步拓宽了研究发展领域。
据悉,目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已经突破10万件。其中一级文物227件,二级文物284件,三级文物2749件。
为了把研究成果社会化、效益化,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选择了观众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把成果转化为图书、展览、电视片、戏剧等多种形式,制作红岩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千秋红岩》、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红岩魂陈列馆基本陈列《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及各景区复原陈列展览20余个;出版发行了《魔窟》、《信仰的力量》、《忠诚与背叛》等图书20余部;创排展演剧《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京剧《张露萍》、话剧《幸存者》等经典剧目10余部;自主拍摄《生命作证》等专题片等,逐步形成红岩产业群,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正是有了这样的产业消费,在2008年实行免费参观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将市场经营的理念移植到文博事业的管理中,了解掌握观众需求,培育潜在的观众群体,收入不降反升,很多观众在参观完景点后踊跃购买书刊、光盘、纪念品等特色服务项目,填补了门票收入空缺,实现创收。“只有占领市场,才能占领头脑。市场的主体是由消费者组成的,争取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不断拓展消费空间才是我们在市场中取胜的关键。”朱军深有感触地说。
3
宣教活动丰富多样 多种平台有效整合
4月,又到清明节。天气很配合地飞起了纷纷细雨,淅淅沥沥。
“每年的清明,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到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来悼念英烈.。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在祭奠各位英烈的同时,发自内心地敬仰他们,要向他们学习。”今年清明节,一名参加活动的学生由衷地说。清明节期间,市内各级各类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前来参加“清明祭英烈”活动。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每年要组织很多类似的活动,如“11·27”纪念活动、“新兵入伍宣誓”、“新生入学宣誓”、“十八岁成人宣誓”、“红岩诗歌朗诵”、“红岩杯少儿文艺调演”、“山里娃娃看红岩”等,让大家都有机会了解红岩,学习红岩。
此外,为丰富参观内容,吸引源源不断的观众,还推出了特色参观项目,在参观区开展“红岩广播故事会”、“红岩诗歌经典颂读”、“点火仪式”、“夜游白公馆渣滓洞”、现场情景剧表演等特色内容。
2010年,重庆市京剧团和重庆市话剧团整体划转重庆红岩联线。红岩联线充分发挥京剧团、话剧团的专业优势,创作排演红岩题材的剧目,有效地将戏剧与红岩精神进行了融合,其中很多剧目获得了国家大奖。
与此同时,红岩联线还免费在全国创建红岩文化室,提供《不朽红岩》展览、红岩书刊音像资料,让更多观众感受红岩文化,学习传承红岩精神。目前已在市内的长寿、璧山、涪陵、江津、城口、铜梁、石柱、武隆等区县,市外的浙江长兴县、江苏常熟市共建有30余个红岩文化室。
自1992年以来,红岩联线在重庆和全国部分省市的大中小学连续不断地开展争创“红岩班队”、“周恩来班队”活动。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有“红岩班队”、“周恩来班队”上百个。
注重红岩志愿者队伍建设,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景区为观众提供义务讲解和咨询服务。志愿者来自社会各阶层,有大学生、中学生、社区人员以及部队现役军人等,总人数达1227人。
2012年,推出了“红岩——信仰的力量‘五进’活动”,用展览会、展演会、故事会、报告会、展销会五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红色经典、红色信仰进社区、进区县、进学校、进军营、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该活动已在巫溪、秀山等10多个区县相继开展,深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群众的好评。
一场场感人肺腑的演讲、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社会宣传教育工作推向了新的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自开馆以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接待观众累计超过1亿人次。其中,2007年以来接待观众达3300万人次。此外,20余年来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开展《红岩魂》巡展、《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接待观众近7000万人次。
努力做大做强 共圆红岩梦想
——探寻红岩连线未来发展之路
“今天的红岩,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就如何继续做大做强红岩联线,做亮做响红岩文化,为文化强市建设做贡献,我们还要更加奋发有为,不断探索。”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讲述了红岩联线的未来发展之路。
抓住一个灵魂。就是始终牢固宗旨,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广泛传播红岩精神。
立足两大定位。立足红岩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努力把红岩联线打造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
实施三大创建。一是深化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二是努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三是力争创建成为全国党性教育基地。
建设四个红岩。一是品牌红岩。充分挖掘红岩文化的思想价值和经济价值,发挥红岩品牌的双重凝聚效应。二是实力红岩。不断提升研究实力、人才实力和经济实力。三是形象红岩。加强软硬件建设,全面提升红岩景区整体对外形象。四是千秋红岩。加大传承与弘扬力度,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
培养五类人才。全力培养和引进一批资深的研究人才、专家型的讲解人才、全国知名的演艺人才、独具特色的创意人才和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
发展六大产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展览展示、文化演艺、影视制作、教育培训和文化产品开发销售六大产业。(文/刘佳 张奥然)
留言板
他们都有自己幸福的生活,他们也都有对天伦之乐的向往,但为了追求希望,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英勇献身,奏出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英魂之歌!
烈士们永垂不朽,他们的浩然正气与日月同辉!
——长春税务学院 陈燕
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他们却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他们创造了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历史不会遗忘,中国人民永远记得那黑暗时代中牺牲的烈士。
——李宏宇
在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的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提倡那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愿我们的下一代能在这种精神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辽宁本溪市政府 汪行星
千里迢迢只为了多年的这个心愿,昔日的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变为今日无言的惭愧。在这片洒满英烈热血的红土上,我埋藏了半生荒废的岁月,重拾起一份完整的心灵。
——湖南省电业局 张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