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天降大任 任重道远——网友热评纪录片《苦难辉煌》

2013年06月04日13:50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纪录片《苦难辉煌》剧照

编者按语

人,是不是走得远了,就会忘了来时的路?人,是不是走得久了,就会忘了当初出发的方向?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防大学、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根据著名战略学者金一南同名原著改编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何处去?”

《苦难辉煌》5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一频道首播后,一时间,该片引来网友热评如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引人深思。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很多记载、描述。《苦难辉煌》的纪录片也是对那段历史的重述。那么,这样的重述有什么意义吗?我认为是有意义的。

首先,它有助于对共产党的那段历史正本清源,重塑对那段艰难历史的正确认识。

其次,该片并不是简单对历史事实的罗列和重复,而是有新的史料、新的见解。或者说是在更全面、更宏观的高度上,在一个更广阔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共早期历史的必然性以及其中的一系列经验教训。这也是历史基本作用的体现:“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第三,《苦难辉煌》纪录片对于历史的重述,使人们在了解历史、观照当下的时候,还能感受到一份真挚的情感和美感。

对于《苦难辉煌》,各种各样的评论很多,这里只说一个本人较为强烈的感受。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为人们所熟知,它似乎也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苦难到辉煌。

但是,孟子在这段话的后面,还有一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如果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天降大任前的磨炼,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种种考验,终于历经苦难而走向辉煌,那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在“天降大任”后另一种历史的考验。《苦难辉煌》的这种忧患意识跃然在目。

——文化评论人 刘 仰

网友“必修课”:纪录片《苦难辉煌》注重再现历史场景、勾画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提炼历史灵魂,是一部有气魄、有激情、有美感、有思想深度的好片子。观看《苦难辉煌》,品味《苦难辉煌》,有助于共产党人坚守信仰高地,抵御物质诱惑,锤炼坚强党性,保持先进本色。

网友“红军论道”: “看似写历史,实则写今天,看似问过去,实则问未来。”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饱经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倍尝艰辛而愈加成熟的高贵品格;看到党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砥砺前行、积聚力量,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坚强意志。

网友“激越飞扬”:纪录片《苦难辉煌》让我们通过电视画面看中国的苦难史,看中国的辉煌历史,思考中国的未来。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依然是带领中国人民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作为一名党的普通干部,我要牢记革命先辈的教诲,传承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继承他们的信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

网友“751028”:观看纪录片《苦难辉煌》,我再次深刻地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自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革命理想与信念。正是那些拥有坚定革命理想与信念的共产党人,在经历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万里长征的艰难跋涉之后,撒播了革命的火种,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

网友“刀剑笑”: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的辉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就像是一只浴火的凤凰,历经了苦难和挫折之后,一步步走向辉煌与胜利。

网友“随风”:真正触及灵魂的好片子。让观众更深更细地了解历史和认识历史,并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必须履职尽责续写历史,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网友“苹果汁”: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落后挨打的道理已经过历史检验。如何让自己的国家不落后,如何保持中华民族的危机感和自强之心,是我们这代人应当思考和重视的。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仇恨,不是固守,而需要胸怀和睿智,需要勇往直前。

网友“李学功”:1921年诞生的这个党,最初只有50多个年轻人,28年后却建立了新中国;这个党带领的军队,八一南昌起义后仅剩下800多人,22年后竟百万雄师过大江。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党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忘我奋斗,即使付出巨大牺牲,也要带领这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

(责编:常雪梅、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