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2年5月4日,孙中山以陆海军大元帅名义下北伐令,将大本营移至韶关,兵分三路,开始北伐。正当北伐军节节胜利之时,陈炯明却在广州阴谋发动叛乱。6月16日,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图谋杀害孙中山。孙中山脱险后登上永丰舰坚持了五十几天,于8月9日离粤赴沪。第二次护法运动又宣告失败,非常国会的国会议员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被迫搭船离开广东,历时5年的非常国会也随之消亡了。
时任“国会非常会议议长”的林森离开广州后不久又到海外处理侨务。但没过多久,林森就奉孙中山命回福建,出任福建省省长。
林森就任省长的缘由是:1922年10月,奉命北伐的粤军许崇智部进入福州,驱逐投靠直系军阀的福建省长兼督军李厚基。为建立反攻广东陈炯明的战略基地,孙中山派福州出身的林森以及汪精卫、居正、蒋介石等来福州慰劳粤军,处理当地的复杂局势。10月31日,福州召开福建各界公民大会,林森被推举为福建省省长。而原属段祺瑞系统的王永泉被段系的徐树铮任命为闽军总司令,实行兵民分治。
11月8日,林森正式就任福建省省长。他在就职时的讲话表达了自己知难而上、竭诚尽力的决心:
森被单长闽,自审辁庸,难膺艰巨,迭承各界督促,责以桑梓任务,义不容辞。经于本月8日就职,军民分治伊始,经纬万端,一切措施悉待赞助,计惟周咨博访,冀可集思广益,敢恳示以周行不自踬山而蹶垤,得奉为圭臬,永当服膺而书绅,谨鞠微诚,泞闻明教。
由于革命发源地广东已被陈炯明所盘踞,福建的战略地位就显得格外重要,林森也被孙中山寄予厚望;支持孙中山革命的海外华侨当然也对林森的当选寄予希望,缅甸华侨饶潜川等发来贺电:“福州林子超先生钧鉴:公当选省长,民治从斯发扬,吾党实深赖之。尚望刻日攻粤,殄戮叛逆,以慰侨望。”
上任伊始,林森就发布了五条施政方针:(一)筹设自治机关;(二)公开财政;(三)免除苛捐;(四)整顿金融机关;(五)维护教育事业。林森不建省长公馆,廉洁奉公,勤勉施政;轻车简从,深入民间;广招人才,励精图治。
尽管林森竭诚尽力,但还是难以如愿。在林森就任之前,10月15日,北洋政府就已任命萨镇冰为福建省长,由于福州已在北伐军实际控制之下,萨镇冰无法就任,但毕竟存在着两个省长的局面,而萨镇冰也是福州人,并在家乡颇有人望。这种情况持续了3个月,林森就被萨镇冰取而代之。而福建的国民党系统内,欲谋省长之职者也不乏其人,国民党福建支部长兼福建盐运使、自治区总指挥的黄展云就是典型。在驱逐李厚基后,黄展云本以为省长职非己莫属,他的属下自治军将领张贞等人还联名致电孙中山“恳钧座迅任黄展云为省长,以慰众望”。孙中山则回电委婉坚持让林森任省长:“电悉。鲁贻(黄展云)为吾患难交,素所钦倚。惟福建省长一席,闽海外华侨同志多属望林子超。此时闽省财政困窘已极,若藉此而获华侨之资倾,俾闽省民治事业,畅行无阻,亦未始非计之得者。然省长关系干一省民治前途者极大,当由省议会选举,庶足以表示民众公意,预杜争端。兄等既为自治而战,此旨谅早已共喻。今福州虽下郊垒未清,下游贼氛犹炽,有待于贤豪之相与努力正多,幸为国自爱。不尽缕缕。”尽管孙中山态度明确,但黄展云心中不快,对林森工作不支持配合,甚至挑动地方势力闹起“倒林拥萨”风潮,排斥林森。
在内政方面,林森责任重大,但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鉴于福建已成为南方政府所控制的唯一省区,林森在就任后第二天就请示孙中山:“唯闽省反正以后,所有中央政府直辖之各行政机关均由省政府统辖,以维现状。现在钧府各部未行就职以前,可否仍由森暂行监管?抑或别定办法?谨候钧命,以便遵循。”孙中山批示“着暂兼管。”为解决财政困难,更为争回国家权益,林森准备将外国银行所存的盐税34万多元收回,但遭到法英领事的强烈抗议而一时难以办成。
当时大本营财政部为筹措北伐经费,准备在福建开设银行发行钞票。林森认为在没有预备基金的基础上开银行发钞票势必难以兑现,以致造成金融混乱,动摇民心;再者,福建本是“贫瘠之区,经人更番搜刮,几等不毛”,更难以承受之。于是,林森婉言谢绝了廖仲恺的要求,也引起大本营一些人的不满。11月28日,孙中山因需要钱款,致电林森,请在福建省发行公债300万以救急。林森虽尽快为之办理,但也加重了福建财政压力。
实行军民分治,本是推行地方民主政治的有益尝试。但在政局动荡、百般掣肘的情况下,手无兵权的林森就难以稳固他的地位。林森任职两个多月后,广东的形势发生了变化。1923年1月16日,以滇桂联军为主力的西路讨贼军击败陈炯明,陈炯明逃往惠州。孙中山已经任命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命他率军回粤打击陈炯明残部并稳定广东省政局。
2月2日,许崇智奉命率军离闽回粤。林森在福建失去军事力量的支持。闽军总司令王永泉趁机排斥林森,怂恿福州所谓“公民团”掀起“倒林拥萨”风潮。林森所面临的形势非常危急,有人劝林森暂时避让,林森则说:“我奉命来,不得违命出,生死进退唯总理命是从。”
孙中山对林森给予坚决支持:“子超为最忠于吾党主义,力倡民治之一人。”针对福州的“倒林拥萨”事件,他“发电大骂假冒公民,此间当维林排萨,并极力之所至以达此。”
但是2月8日,福州所谓“公民大会”依然推举萨镇冰为省长。在段系人士的奔走下,“倒林拥萨”风潮愈演愈烈,孙中山也难以制约得住。
鉴于广东已重新为南方政府所控制,福建的战略地位显得次要并已无法左右,孙中山准备返粤就任大元帅也需要得力之人襄助,就同意林森辞去福建省长之职。
2月25日,林森自行辞职,结束了3个月风风雨雨的省长生涯,一肩行李,两袖清风地离开省府。应老朋友林右箴的邀请,林森到连江青芝山做短暂休息。青芝山草木葱茏、岩洞奇特、环境幽静。刚离开政治风潮,身心疲惫的林森深深爱上这块清幽的地方,于是就托人买下山上一块杂地,立为“陶江界”,准备建一别墅,作为自己退身之所。3月1日,萨镇冰从福州南台海军公所迁入城内省长公署,正式通电出任福建省长。
“倒林拥萨”尘埃落定,在这两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林森被萨镇冰取而代之。但他俩并没有结下个人恩怨。1936年8月,时任国府主席的林森衣锦还乡,乘坐挂元首旗的汽艇在马江码头登陆,改乘汽车进城,受到福建省政要及其群众的热烈欢迎。萨镇冰也站在欢迎群众的队伍中,被人发觉,告诉林主席。林森立即下车与萨镇冰握手致谢,并请上车同坐,萨镇冰婉言辞谢。1945年福州各界捐资改建镇海楼为林森纪念堂,开工典礼则是由萨镇冰主持。这是后话。(林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