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两类经历 两种文风

嵇立群
2013年07月29日09:32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两类经历 两种文风

  偶尔读到一篇《北大法律系77级那班人》的文章。那批人,当初来自四面八方,如今已经是星光灿烂,这使人慨叹不已。然而,更牵动我心思的是此文中一段并不显眼的文字。文中说:“当时法学著作很少,大量都是阅读文学、历史、政治著作,马恩的著作,大家都读过,而且不是一遍两遍。”“教员和其它教学资源的匮乏,反倒使北大的法学教育显得格外宽松自由。”甚至有人“在婚姻法考试时交了自己写的一篇小说以求代替,没想到任课老师也欣然接受。”我蓦然感受到,当时的境况与今日工业流水线般的课程设置、似乎周密严苛的学术规范、各种体制化的科研流程相比,已经是两重天地了。

  由此我联想到了一个现象——文风的差异。77级、78级或许再加上79级大学生,这是经累积而被浓缩了的一代人。近三十年后,他们已是社会中坚。我注意到,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文风,从整体上看与改革开放以来从一开始就赶上教育大发展的后一代人的文风有着显著的差异。

  前者的文风大多或平实或厚重,即便是学术性的文章,也极少晦涩难解。其中的不少人善于以深入浅出的文风、灵动开阔的思路做普及传播,也渴望自己的文字被更多的人读懂。其文字背后,有更多的社会关注。这代人的整体发展局限在于学理基础的残缺。后者的文风更加学理化,呈现出更强的学术性,其文字背后,有更完整系统的学术训练与学养累积。但其文风的倾向,更趋于常人难懂的“专业”风格,极端者表现为自言自语的“名词轰炸”,以至于以生涩的“语言隔离墙”造成极高的阅读门槛。有时,看似深奥的文字背后,也常常隐藏着惊人的无知,因为稍离“专业”便可能两眼一抹黑。其实,这文风差异的背后是两代人的不同经历。

  前一代人,上山下乡,工厂农村,耽误了上学读书的时光,但这代人与工农大众一起历经磨难,其融化在血液里的底层感受,化为自己特有的人文关怀。这是任何“田野调查”“抽样分析”所不能替代的一笔情感与思想的财富,进而也影响这代人的文风。

  从读书来说,两代人各有其视野的开阔之处。三十年前是一个读物贫乏、国门未开的年代,从这一点上说,那一代大学生有其先天的思想和视野的局限。但是,正如《北大法律系77级那班人》一文中所提示的,那一代人,专业书不多,教育资源贫乏,却什么书都读,一个不囿于法律专业而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的人,其思想视野怎能不更开阔一些呢?一个攻读法律却还热衷文学的人,其文风怎么能不更富才情呢?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后一代人,不少人一鼓作气从小学读到博士,精于专业,四海访学,在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近年更是如鱼得水。从这一点上说,这代人阅读甚丰,视野开阔。但是,这“开阔”背后也有其局限。这代人,在应试教育和专业细化的攻读中一路走下来,专业娴熟而匠气渐增。攻读法律学位的人,谁有时间和热心挑灯夜读历史书哲学书呢?有几个有本事以近乎作家的精彩文字讲讲自己的专业呢?专业精深的代价,是失却了上代人虽粗略但文史哲贯通的气度。如是,视野看似开阔,终了却常常逼仄,这多少有一些遗憾。

  两代人的文风显著不同,这文风背后是一种经历。进一步,我们还该想想这两代人的缺憾该如何弥补。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责编:张湘忆、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