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进藏时,他们和群众在一起

石玉
2013年08月02日11:11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进藏时,他们和群众在一起

近半个世纪前,一支反映军民团结、藏汉一家的舞蹈作品《洗衣歌》轰动全国。据说,周恩来在看完演出后,称之为表现民族团结最好的作品。此后,《洗衣歌》一直是西藏参加全国性文艺演出的保留节目。“是谁帮咱们翻了身?是谁帮咱们得解放?是亲人解放军……”这些平易通俗却深含情谊的话语,表达的是人民解放军和藏族同胞的鱼水深情。从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开始,60多年来,他们和西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西藏的发展繁荣贡献着力量。他们坚守雪域高原,在完成保卫祖国领土的同时,也传递着全国各族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情谊,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1950年4月,十八军受命进军西藏,完成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使命。为了克服远离内地、高寒缺氧、物资匮乏的严重困难,战胜分裂主义分子的种种刁难,毛泽东向部队发出了“一面进军,一面修路”、“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也用自己的行动,坚决贯彻了这一指示精神。西藏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的多吉群培就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1950年9月的一天夜晚,16岁的他正坐在家里,忽然有人敲门。门开后,进来一群荷枪实弹、身着土黄色军装的解放军。

“全家人都吓坏了。可是这些从未见过的官兵很客气。”多吉群培回忆说,“我父亲懂几句汉语,请他们吃糌粑,他们不吃。烧水给他们喝,他们喝了。然后,一个战士让我带路,到河边挑水,又把我家水缸补满了。”

更让这家人过意不去的是,那天晚上,战士们就在院子里休息,靠着背包打盹,任怎么请都不进屋去。

当年进藏途中,即使再冷、再累,解放军官兵也坚决不住民房、寺庙,不占老百姓一分钱便宜,更不接受百姓一次吃请,因为他们的纪律是对群众“秋毫无犯”。

如今已近80岁的多吉群培说:“从没见过那样要求严格的军队,解放军凭这一点就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解放军不仅秋毫无犯,更是以自己的热诚来打破多年来民族间存在的隔阂。1951年,解放军来到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地区时,聚居于此的僜人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被农奴主蔑称为“野人”。由于长期生活闭塞,他们对陌生的解放军十分恐惧。

解放军最终还是用真情化解了他们的恐惧。一些老年僜人还记得,“当时解放军一来,就帮村民背水、砍柴、捡牛粪,派出医生给乡亲们看病。还给僜人修桥、盖房子,而且把粮食、茶叶、盐巴、被子都准备好了,甚至脱下自己的衣服和鞋子,送给衣不蔽体、光着脚板的穷人”。

僜人世代给农奴主做苦工,做梦也没想过有人会甘心为自己当“苦力”。他们发现,解放军是第一群把他们当“人”看待的人。

纯朴的僜人知恩图报。有一次,一个战士外出执勤,丢了一块表。过了3年,僜人在茂密的丛林里捡到这块表,立即将其送到了部队。还有一次,部队一个干部出差丢了100个银元,他人还没回到部队,僜人已将拾到的银元送还了部队。

从1950年起,进藏的十八军开始修筑康藏公路。在西藏境内,几个县的群众被动员参与工程,讲好了,工钱优厚。

据十八军老干部、西藏军区原副司令员顾草萍回忆:“开始一段时间,工钱发下去了,民工积极性仍然不高。怎么回事呢?一查才知道,钱被头人收走了。”

当时,西藏仍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一切都是农奴主、头人说了算,广大农奴连身体都是“主人”的,几乎没有任何权利。

顾草萍的体会是,不能简单地做通几个头人的工作就算完事,思想工作必须做得扎实、细致,保证实惠真正落到每个百姓头上,这样政策才有效果。

后来军区派人与头人谈判,讲好工钱分成两份,三七开,头人拿三,民工拿七。军区还发了粮食等实物,直接送到民工手里。钱到手时,有民工当场给解放军跪下了。很多人是这辈子第一次拿到属于自己的工钱。

机场、公路、通信、工厂、农场、学校、医院、电站,没有人能数得清西藏有多少个第一和人民解放军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或许是一支歌曲为什么能够久唱不衰的真正原因。这首由李俊琛作词、罗念一作曲的作品,创作于1964年,是舞蹈《洗衣歌》的主题歌。据说,它的创作酝酿过程有十多年之久。在和平解放西藏的战斗中,在砸碎封建枷锁、实现民主改革的日子里,在边疆自卫反击的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和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作者曾亲身经历了这些难忘的岁月,感受深切,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形式来表现它。一次藏历新年,拉萨人民举行拥军活动,为部队拆洗衣被,作者从这动人的场面中获得了创作灵感。编舞者李俊琛在提纲里写下了“是谁帮咱翻了身?是谁帮咱得解放?是谁帮咱修公路……架桥梁、收青稞、盖新房……”这些平易通俗却深含情谊的话语,拨动了曲作者的心弦,他就以此为歌词,谱成了这首深受军民喜爱的作品。

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当年,一群热血青年正是在这一神圣目标的感召下,踏上五千里漫漫风雪路。他们有的在进军途中出师未捷洒热血,有的疾病缠身壮志未酬别高原。现在,他们已经从前台喧嚣的世界悄然而缓慢地退到了历史的幕后,但他们给世界屋脊留下了万里春色、吉祥霞光。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