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新“洛阳纸贵”的启示

2013年09月08日15:33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新“洛阳纸贵”的启示

  解放后曾担任广州市领导的朱光、李章达、叶剑英、梁广(左起)。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资料

  一张泛黄的《南方日报》再现了一段广州副市长向广大市民公开检讨的故事。新中国刚成立时,广州卫生状况差,街上多见死猪、死鸡和粪便垃圾。时任副市长朱光决定兴建有机肥料厂,处理垃圾和制造肥料。由于设备不过关,导致损失约100万元(旧币)。1953年4月5日,《南方日报》头版以整版篇幅报道此事,其中还包括了朱光发表的《我对建设有机肥料厂的错误的检讨》一文,对此解剖反思,并承担责任。报纸同时还配以社论,可见当时对待此事件的严肃态度。

  这张“老市长报纸头版写检讨”白纸黑字、原文原版的旧报纸,成为近日在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举行的全国首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物图片展观众的必读物。朱光在领导改造与建设广州方面卓有建树,民众有口皆碑,同时也是领导干部敢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典范。正因为如此,这张难得一见的旧报纸,擢升为这次展览130多件文物、380多张照片的“第一号”,人们争相观看品读,一时成为新“洛阳纸贵”的传奇。

  由于“检讨”事关民心大事,自然情牵绿色军营,一经“绿色大潮”的推波助澜,“洛阳纸贵”立即转化为纸上“龙卷风”,广州农讲所迎来了盛大的节日,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桩盛事,新“洛阳纸贵”更添正能量。

  检验一位领导是否真爱民、真为民、真惠民,不是看你修了几条路、盖了几栋楼、上了几个项目,而是看你在办事过程中,是否真正从群众利益出发,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一旦事情办砸了,能够勇敢面对它,主动承担责任,不诿过于人,向群众公开检讨认错。如此共产党人,真爽!朱光敢于“亮丑”,主动“揭短”,为我们从中更好地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一份生动教材、一面清晰的镜子。

  群众是实践者,心里有本明白账,最懂得要办成一件事不容易,要做好一件工作要花力气。为官一任,重任在肩,你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地把自己应做和能做的事情做好,群众为你喝彩;如果你经验不足,好心办了坏事,即使你在报纸头版写检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此事动作再大,也属于跌倒了再爬起来的范畴,群众会再给你机会,保证你会干得更好。如此群众,可亲!当年朱光深谙此道,报上露一面,工作进两步,干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被广州人亲切称为“我们的老市长”。正是这个“见报”事件,让我们再次看到“板荡识英雄,危难见忠臣”、为群众办好事的官员风采。

  正视问题、有错纠错、抓住要害、敢下猛药、果断扎针、清除病根,这是我们党报宣传一以贯之的传统,体现的是一种“新闻执政”意识。当年《南方日报》头版以整版篇幅报道一位副市长工作失误之事,告知人们事实和真相,并配发了醒目的社论,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宣传效果。如此报纸,带劲!今日的办报人,既要学习西晋人左思写《三都赋》的文采飞扬,又要学习老报人“说实话,讲真理,铁肩辣手,秉笔直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吃新闻饭,才有点味道。

  “广州好,城古越千年。饱阅沧桑消劫烬,缅怀缔造接前贤。山立五羊仙。”这是朱光写的《望江南 广州好》词50首的第一首,全词一扫建国初期的广州筚路蓝缕的面貌,一展和平建设中的广州城市管理、文化教育、社会文明、精神构建方方面面的新貌,表达了这位敢于向自己开刀而取得重大成就的“老市长”那种踌躇满志、心花怒放的心态和神采。如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问题,他歌颂广州的词50首,可看作广州版的“三都赋”,同样具有“洛阳纸贵”的艺术价值。(蔡常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