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习仲勋:陕甘边区走出的“群众领袖”

2013年10月13日10:4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陕甘边区走出的“群众领袖”

1932年“两当兵变”前的习仲勋。 资料图

习仲勋经常深入群众进行战备动员,号召陕甘边区全区军民积极行动起来,加紧生产,支援前线,夺取战争的全面胜利。 资料图

1949年1月,习仲勋在西北野战军第一次党代会上作报告。

习仲勋石刻坐像背后,是夫人齐心敬录的习仲勋语。 綦伟 摄

1949年2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改称西北军区,习仲勋任政治委员。 资料图

全国各地很多人前来富平参观习仲勋纪念馆。 綦伟 摄

坐落在甘肃东部华池县南梁乡的荔园堡,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綦伟 摄

到陕西省富平县淡村镇寻习仲勋故居,乡亲们会热情地指着一个坐落在水泥路尽头的小村子说:那就是习家庄,现在称中合村了。

大门敞开着,门梁上镌着“厚德载物”四个大字,院子西边仍保留着的几间泥屋,在两边水泥楼房的映衬下引人注目。一位胖胖的中年妇女走出来,连连摆手:“没有故居,没有故居,这里是我们的家。”见记者已知情,便又道:“要说故居,这整个村子都是。”

时已仲秋,金风吹拂着田里已成熟的苞米。83年前,年轻的习仲勋就是从这里告别了亲人,投入到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中。

陕甘边区的“娃娃主席”

其时,16岁的习仲勋已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离开家乡,他旋即被中共陕西省委派到杨虎城军中从事兵运工作。两年后,他领导了“两当兵变”,只可惜,这支新成立的红军队伍,在北进途中被敌人打散了。

北进,是去同刘志丹、谢子长会合。数月后,经当地农民掩护一路辗转,习仲勋终于在照金找到了“老刘”、“老谢”。参加革命以来,在学运、兵运、农运中遭受诸多挫折而产生的沉重的困惑,终于有了求教的兄长。

“唉,你这个事么……”刘志丹说:“我失败的次数比你多得多。”刘志丹的女儿刘力贞回忆说,父亲告诉习仲勋,最根本的原因是军事运动没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没有建立起革命的根据地。

建一块根据地谈何容易。外有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内有“左”的思想干扰。刚成立的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在时任军政委杜衡的盲目指挥下,南下途中几乎全军覆没。

转战途中,刘志丹提出在桥山中段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任陕甘边区特委书记的张秀山在回忆录中记述,红二十六军恢复起来了,500余名红军主力编成第四十二师,在南梁这块“三不管”地区迅速打开了局面。1934年夏,习仲勋根据陕甘边特委决议,开始筹备成立边区苏维埃政府。

习仲勋意识到,开好工农兵代表大会,首要选好代表。他广泛征求意见。刘志丹提出从基层做起,用投票的办法选代表。有同志认为,根据地文化落后交通不便,民主选举行得通吗?习仲勋解释,志丹说,原始社会都知道选有能力、有本领的人做首领,何况现在。

今天,坐落在甘肃东部华池县南梁乡的荔园堡,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当地政府正在堡前修建一个大型广场,以纪念80年前在这里奋斗过的先驱英烈。

当地许多人都知道刘志丹、习仲勋。带着孙子在河边玩耍的何佩琴告诉记者,听老辈人讲过,习仲勋当苏维埃主席时也就是20岁出头。在习仲勋的主持下,曾颁布一条法令:凡党政军干部,贪污十元钱以上者枪毙。结果,在根据地工作人员中,没有贪污发生。

镇守陕甘宁南北大门

“在一个夏天,仲勋走得疲倦了,就随便睡到一家老乡的炕上,那位年老的主人就蹲在他的身旁,亲切地看着他,替他驱着苍蝇。这时忽然跑来一个找他的乡民,老汉马上低声说:轻一点,仲勋同志困了,让他好好地睡一会儿……”

这是70年前西北局高干会议期间党组织为习仲勋所做鉴定中的一段,生动反映了他同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群众的鱼水深情。

关中分区是边区的南大门。在这里工作的6年间,习仲勋领导军民多次挫败国民党制造的摩擦、蚕食活动,为抗日前线输送了大量的物资、粮食和兵员,同时以炽热的赤子之心为群众服务。

曾在关中分区机关担任管理员的张贵德说,机关驻马家堡时,农民马团儿的妻子难产,习仲勋得知后,马上派警卫员请来医生买来药,保得母子平安。机关马匹养在一位聋哑人家里,房东妻子嫌弃聋哑丈夫而闹离婚,习仲勋除了给这对夫妇做调解,还特别叮咛机关饲养员要注意言行举止以免影响房东夫妻关系……

“呃,你是住在九贞观的习书记?”1943年5月18日的《解放日报》上,记录了后来成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的农民刘玉厚同习仲勋第一次见面的情况。发展生产、自力更生,刘玉厚对这位新任绥德地委书记道:“咱什么也解不下,只解下受苦,党要咱努力生产,那是容易事嘛!”秋收后,刘玉厚来到九贞观兴奋地告诉习仲勋,收成除了缴租和公粮,全家吃用宽裕,他还给三弟订了婚……两人的交往和友谊,持续一生。

一场由康生指导的“抢救失足者”运动,引起习仲勋的警惕。习仲勋曾在陕甘革命根据地“肃反”中九死一生,他提醒大家一定要实事求是,说假话、乱说话,只会起到特务所起不到的破坏作用。习仲勋向党中央和西北局如实反映情况,建议及时制止“逼供风”、“假坦白”。

时任绥德地委秘书长的安志文回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习仲勋在谈起往事时还说,回顾党的历史,凡出现大的失误,主要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干扰,这一教训是永远值得记取的。

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

一张拍于60多年前青化砭前线的老照片,挂在富平县习仲勋纪念馆的墙上,照片中,西北野战兵团副政委习仲勋背着手伫立山头,凝视未来的战场。他的左侧,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左手握望远镜,右手拢住嘴巴,正在沉思。

这是习仲勋第一次与彭德怀搭档,西北人民解放军也一度被称为“彭习军”。首役青化砭,干净利落地把胡宗南属下第三十一旅给端了。其后,羊马河伏击、蟠龙攻坚,三战三捷……中共中央小河会议后,习仲勋又同贺龙搭档,统筹后方全力支援前线。

在对边区土地改革的组织领导中,时任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再次发现了“左”的偏差。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贾巨川说,习仲勋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农村不加区别地平分一切土地,把财产较多、生活较好的农民当土改对象,把已转化为农民的旧地富又拉出来斗争,甚至把在我方任职的公教人员,因其家中缺乏劳动者,也定为地主、富农……

1948年1月19日,在发给毛泽东的一份电报中,习仲勋写道:边区的劳动英雄,因有余粮往往被当成斗争对象。这分明是对劳动致富方针有怀疑。在老区,有些乡村贫雇农很少。因之,老区就不要怕中农当道,真正的、基本的好群众在中农阶层及一部分贫农中……毛泽东将此电转发各解放区,批示说:“完全同意习仲勋同志这些意见。”

习仲勋又向中央提出了把日本投降前解放的地方定为老解放区,日本投降后至全国大反攻时两年内所占地方为半老解放区,大反攻以后所占地方为新解放区的意见,支持三类地区在土改的内容和步骤上应有所不同……

如今,一尊两米多高的习仲勋石刻坐像,矗立在富平县习仲勋陵园正中。雕像背后,是习仲勋夫人齐心敬录的习仲勋语:“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

得知记者从深圳专程赶来,从富平县庄里镇前来纪念馆参观的程维德说:“习仲勋是我们乡亲的光荣,是群众中走出的群众领袖。”老汉言语中透着敬仰。(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摘自《习仲勋传》 记者 綦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赵晶)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习仲勋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