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生
辛亥革命元老、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曾先后为陕西省留坝县张良庙题字。
留坝县张良庙,相传是张良(字子房)于西汉立国后的辟谷隐居地。因这里流传着有关张良在庙后的紫柏山上跟随赤松子修仙学道的故事。于是后人在这里建立了“汉张留侯祠”,俗称张良庙。一九四二年秋,于右任先生视察西北路过这里,书写了一些楹联和题词。现存在拜殿右侧的“送秦一椎,辞汉万户”八个大字,就是其中之一。
“送秦一椎”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曾灭了韩国(今河南中部及山西泽潞一带)。张良的祖父和父亲因做过韩国的宰相,侍俸过韩国的五代君王,张良也忠诚于韩国。为报丧国之仇,张良于公元前218年在秦始皇东游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时,曾雇力士刺杀秦始皇,用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椎误击中了泰始皇的副车的故事。“辞汉万户”是指张良在辅佐汉室天下统一后,辞去刘邦封他的万户留侯,隐居于山林的故事。
一九四八年三月,于老又为张良庙题写了一副楹联:“不从赤松子;安报黄石公”。“赤松子”是传说中的神仙,神农皇帝时的雨师,能随风雨上下。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云;张良在与刘邦谈及立萧何为相国时,曾向刘邦表态说:“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即老百姓)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黄石公”是指张良“椎秦”失败以后,逃亡江苏下邱(今邱县)在圮桥上遇见的那位老人。那老人有意把鞋坠落桥下,要张良去拣起来,张良拾鞋以后,老人又叫给他穿上,张良都照办了。那老人又约会,五日后在桥上相见,前两次张良都到迟了,老人批评了张良。最后一次张良没有睡觉,在桥上等了一通夜,终于走在了老人的前头,受到了那位老人的称赞,并赠给张良一册兵书,即《太公兵法》。张良得书以后,在下邱苦读细研十年。时逢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张良也在下邱组织青少年百余人,投靠了刘邦。张良后来就依靠这部兵书学得的知识,为刘邦出谋划策,终于灭秦亡楚,统一了天下。
于右任先生的两次题词,一次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一次在蒋家王朝败象已露的时候,从所用的这四个典故中,亦可见于右任先生当时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