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邹韬奋揭露贪官拒绝封口费

陆茂清

2013年11月18日17:0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邹韬奋揭露贪官拒绝封口费

1931年6月中旬,大上海曝出一桩官场丑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兼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年已46岁,娶有一妻二妾,却又利用权势软硬兼施,娶本校应届毕业女生保志宁为第三妾,除了付给其10万元嫁妆费外,还耗资50万元在愚园路造了一幢豪华婚房。

对此,著名报人邹韬奋在其主编的《生活》周刊上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引起社会热议,谴责纷纷。

1931年6月27日,《生活》周刊6卷第27期以《久惹是非之王保婚姻》为题,报道了王伯群的丑事,还配发了评论,内有语云:以有妾之人而任大学校长,复以如此之校长而娶本校之毕业生,以品学兼优之女生而配曾数妾之夫婿,在社会一般人心理上的反感,则亦事实上所不免耳。

王伯群以官位权势吓人,写信指责《生活》周刊诬蔑其人格,并为自己辩解,谓自己一向生活俭朴。

韬奋不怕权要,毫不畏惧给予反击:民穷财尽中的阔人娶亲,所耗亦以数十万元的荒谬举动,决无赞成之理,官吏俸禄是固定的,可算得出的,一掷数万,这钱是从哪里来的?此点犹足启人猜疑。凡做官而阔,购地置产,起居享用如王侯者,均为国民之罪人。

这时,《生活》周刊又收到了读者陈淡泉来信,大意谓:王伯群趁着负责南京交通部办公楼及上海大夏大学教学楼营建的机会,将婚房交“辛丰”营造商一并建造,将公款混用于私宅,要求《生活》周刊调查揭露。

其时,邹韬奋还听到各方关于王伯群贪污嫌疑的呼声,于是派记者明察暗访、多方调查得知,王氏的豪华婚房造价总计近50万元,装修布置费尚不在内,而王伯群只付了约18万元,大部分算在了公家账上。为力求精确,韬奋特地邀请了一个资深可靠的评估师,去现场观测评估,结论是,全部造费至少在40万元以上。

邹韬奋于是决定在《生活》周刊发表调查结果,并刊登充分显示豪宅规模宏大、材料考究的5张照片,公开其偷天换日贪污公款中饱私囊的丑行。

王伯群闻讯后又气又急,冥思苦想应对办法,决定“花钱消灾”,当即派亲信两人去见邹韬奋。

这两人本与邹韬奋熟识,寒暄几句过后话入正题:“王部长最近拨下巨款,补助上海各大小报馆。他平时最喜欢看《生活》周刊,情有独钟给《生活》补助10万元,属最多的一家。”韬奋当然明白对方来意,推辞说:“众所周知,《生活》是民间同仁入股办刊,向来不接受官方津贴,王部长的好意只能心领了。”

来人中的另一个作第二拨攻势道:“邹先生既然不受官方补贴,这10万元就算是王部长投资刊物的股金吧。”邹韬奋胸有成竹再次挡了回去:“王部长属政府官吏,若接受其入股,有违股份公司章程。”

两人心犹不甘,喋喋不休又是劝又是央求邹韬奋给个面子收下,不然回去交不了差。韬奋莞尔一笑,将了对方一军:“这样吧,王部长既然如此的慷慨,那就把钱捐赠给仁济堂,用以赈灾救难,我现在就可通知他们来人办理捐款手续。”这两人哪敢答应,推说“待回去请示”,溜之大吉。

王伯群的“封口费”失效,8月15日,《生活》周刊6卷第34期上,刊出了读者陈淡泉的来信,邹韬奋配发的“编者的话”中,公告了王伯群贪污公款营造婚房的真相,包括记者与特约评估师调查经过,婚房占地、规模、楼层结构、建筑材料以及地价、造价等,让人一目了然,确信无疑。而另几句“编者的话”,更是痛快淋漓:“在民穷财尽的中国,一人的衣食住行四种需要中之一种而且一处,已达四五十万元,而王君信里犹说‘伯群素尚俭约,虽备员中央数载,自顾实无此多金’,我们不知‘多金’果作何解?‘俭约’又作何解?且由此点而疑及王君所申辩之其他各点是否真实。”“在做贼心虚而自己丧尽人格者,诚有以为只需出几个臭钱,便可无人不入其彀中,以为天下都是要钱不要脸的没有骨气的人,但是钱的效用亦有时而穷!”

邹韬奋的无情揭露鞭挞,令王伯群狼狈不堪,成了众矢之的,为缓和舆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提出弹劾案,迫使王伯群辞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