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抗战中的“画界一士卒”纪事

——记成长于抗战烽火中的画家赵望云

2013年12月12日14:1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抗战中的“画界一士卒”纪事

赵望云(1906-1977),现代画家,河北束鹿人。早年与王森然、李苦禅等组织吼虹艺术社,1937年创办《抗战画刊》。擅长山水、人物,创作面向生活,画风于质朴厚重中蕴含秀雅,尤长于表现陕北山水和各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为长安画派的开创者之一。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在上世纪30年代,画家赵望云因其画作为生民立命,受到读者广泛赞誉。冯玉祥将军也极其欣赏,亲自为其画作配白话诗,在海内外传为佳话。

筚路蓝缕的画家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了东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悲愤至极的赵望云,以深深的道义感,行走华北平原、长城内外、塞外草原、泰山脚下、大江南北及大西北黄河源头,深入农村民间,旅行写生。他以画笔记录贫苦百姓遭受的深重灾难,以画作表现祖国大地的千疮百孔……

1932年底,他应《大公报》之邀,为该报特约旅行写生记者,开始了旅行写生记者的生涯。怀天下之苦人,求笔墨之生动。他先从最熟悉的河北农村开始,徒步行走,开始田野采风,奔波于村边地头去写生,再现当时农民的疾苦和呻吟,再现不愿做亡国奴人们的挣扎和呐喊。从1933年早春2月至初夏6月,整整5个月,足迹遍布冀中农村15个县的乡村。《大公报》开辟“赵望云农村旅行写生”专栏,分15辑连载,共发表130幅作品,每一幅画都深深地刺痛打动了国人的心,赵望云也获得了平民画家的称号。

这一年夏天,赵望云第二次应《大公报》之约,沿着正在修建的陇海铁路旅行写生。他从连云港开始,途经江苏、山东、河南三省100多个县,行程上千公里,最后在8月中旬到达陕西潼关,陆续在《大公报》发表作品30幅。赵望云平均每天发表写生画作高达一幅,其勤奋辛苦可见一斑。

1933年9月1日,天津《大公报》将赵望云周游河北冀中平原写生画作集结出版。赵望云在“自序”中写道:“我是乡间人,画自己身历其境的景物,在我感到是一种生活上的责任。此后,我要以这种神圣的责任,作终生生命之寄托。”

布衣将军为画作配白话诗

且说《大公报》连载赵望云农村旅行写生作品时,布衣将军冯玉祥从赵望云画作中看出老百姓苦难的真实生活,特将赵望云画作,一一剪贴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时时翻阅,并用4个月的时间,为每一幅画配上白话诗:“炎炎烈日高,父子同锄苗”;“小村庄,小村庄,一片衰落的景象!去年旱灾才过,今年又遇水荒,说什么农村建设,说什么农村改良”;“小媳妇,大姑娘,坐在院内话短长;两脚行路难,坐下疼得慌;又溃烂,又发痒;有什么好看,不把小脚放。”

1933年10月25日,赵望云应邀赴泰山拜会冯玉祥将军,冯将军见面即以兄弟相称,将配画诗作送给了赵望云。《赵望云农村写生集》再版时,特意将冯玉祥将军配画诗加上,诗画相映成趣。冯玉祥还写了一篇“序言”。再版的画作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以至印刷五次,印数达数万册。

后来,冯将军还嘱托赵望云,也把泰山附近一带人民的贫苦生活描画下来,冯将军还给每一幅画配上诗,刻在石碑上,树立在泰山,以警示国人。

1934年春,赵望云第三次应《大公报》之约,去日军占领的塞上写生。他与《大公报》记者杨汝泉一道,从唐山出发,至玉田、遵化,冒险通过日军占领区罗文峪、喜峰口,又经蓟县、古北口、八达岭,顺京绥线到张家口、张北、无镇,然后从大同北上内蒙古大草原,历时三个月左右,沿途写生创作。《大公报》从4月19日至7月24日,分15辑连载其写生作品99幅。作品描绘了国土沦陷后穷苦百姓的种种生活状态,刻画了矿工生活的悲惨景况,以及农民辛勤劳作却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真实情形。

冯玉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谈对这些画的理解:“赵君这次百幅的图画,描写国土沦亡后处在水深火热横暴淫威之下的父老兄弟姊妹的种种生活状况,道尽屏障尽撤的国防空虚造成的华北各省领土的危机,刻画出帝国资本压榨下的我们矿工的生活惨状……这是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危机。但这个危机还不能停止在这个程度上:现在人家正在那里经营和设计,实行着集团的统治经济,并且预定在最近完成铁路交通网。这种经营和设计,一方面固然是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准备,另一方面就是向着中华民族步步紧逼的进攻……至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有沦为亡国奴的可能。”冯玉祥将军还再次为每一幅画配写了白话诗。同年12月,这本由冯玉祥题诗、杨汝泉说明的《赵望云塞上写生集》在《大公报》出版了,画和诗立即引起轰动。

1934年冬,赵望云第四次应《大公报》之约,赴江西黎川写生。次年元旦起,《大公报》设专栏继续连载他的江西写生通信,到2月28日共刊出写生画48幅。1935年夏,鲁西、苏北发生大水灾。赵望云第五次应《大公报》之约,与该报记者萧乾一起赴灾区采访水灾难民,速写灾区景象及人民生活,前后历时半年之久。萧乾优美的文字通讯,赵望云的水墨淡彩的图画,相得益彰,使有良知的国人深深为灾区老百姓困苦的生活揪心,《大公报》的读者,被深深打动了,纷纷通过该报向灾区捐款。赵望云对灾区受难民众的同情之心,和忘我的工作精神,给萧乾留下深刻的印象。

1936年2月,在民国政府首都南京,“赵望云旅行印象画展”举办,引起极大轰动,徐悲鸿、田汉、马彦祥、吴组缃、萧乾等文化界人士都全力协助,民国元老于右任等政要及文化名流纷纷前往参观。展后,《大公报》在当年5月又出版了《赵望云旅行印象画选》。徐悲鸿不仅为该书题签,还写了一篇题为《专写民瘼之赵望云》的艺术评论文章,赞其作品中“笔法生动,无八股气”,并分析赵望云能取得如此成就,实则“所谓艺术贵有其时代精神者,并非拾人牙慧,逐臭海上,白日见鬼之劳,乃贵其能撷所切身之真实境界,而摹写之画者也。”

萧乾,也写了一篇赵望云作品的评论,其中有这样的语句:“写国画史的人,可能多从技法方面去研究赵望云。我希望在研究时,不要忘记他的作品后面的一股动力——一颗以反映民间疾苦为己任的心。这才是他这一画派真正的精髓。”

以笔为戈,随冯玉祥宣传抗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望云自视为“画界一士卒”,他说:“文化人为了救国的职责,谁愿意躲在一边苟安偷生呢?抗战建国是大家的事,不管力量大小,当名士卒去服务,总算不屈才吧。”

赵望云随第六战区长官冯玉祥,从事抗日宣传,主编《抗战画刊》。他从抗战开始的1937年直到1941年,先后辗转武汉、长沙、桂林、重庆、成都等地,在各种物资极其短缺的困境中,坚持出刊《抗战画刊》达30期。《抗战画刊》不仅刊登李可染、张乐平、江敉、高龙生、汪子美、张文元、侯子步、黄秋农等人不同风格的作品,还刊登大量赵望云为宣传抗战的“遵命”写生作品。限于抗战时期物力短缺艰难,赵望云的作品,基本上是以线描之情境表现为主的写生黑白画。如《东墙上的捷报》、《交通线的修补》、《最近河北乡村的动态》等,颇具“写生通信”的性质;还有一些宣传画,如《放下锄头,拿起枪来!》、《农村民众起来》等;还有如揭露日军暴行和战地写生、大后方民众生活写生等;他还作有连环画《铁牛抗敌记》。还有自撰文章配图,与老舍合作刊登《西洋景词画》……

引人瞩目的是,他还第三次与冯玉祥合作,刊出抗战诗配画。在日军空袭不断、抗战最艰难的相持阶段,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抗日的士气。赵望云曾记述道:“到了去年(1939年)的春季,我随军旅行了几个月之后,才明白我们并没有白白的消耗了光阴。因为我看到的各城镇的壁报画,十之八九是摹于《抗战画刊》的作品,原来每期数千份的销售,是在这方面起了作用呀!我心中极为快慰。”可以看出,赵望云为抗战,以画笔为战斗的武器,创作这些艺术作品,是快慰的;且在抗日战争史上,是值得称颂并记载一笔。张大千评价说:在国难当头、救亡图存的时刻,赵望云的画是民众最需要最欢迎的食粮和炭火。

此外,赵望云还举办抗战画训练班,编印《抗战画选集》,积极参加抗战艺术家活动,担任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中苏文化协会理事之职,成为活跃于大后方的抗战美术家。

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1941年,因各种物资极其短缺,《抗战画刊》不得不停刊。冯玉祥将军要为赵望云在政治部第三厅安排工作,但他没有接受。当时,只有30多岁的赵望云,毅然选择了北上西进,进入大西北旅行写生,后成为长安画派的创始人。(李满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