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血肉之躯筑起“平原长城”——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纪事

肖 会

2013年12月12日14:54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血肉之躯筑起“平原长城”

“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上战场”。

从轰轰烈烈的民主民生运动,到党政军配套的第一块敌后平原抗日根据地;从冀鲁豫边区上的“华北小延安”,到风云席卷的百万雄师踏破长江天堑……一批又一批冀鲁豫边区人民前赴后继,在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领导下,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平原长城”。

抗战时期的“红色首府”

走进莘县大张家镇红庙村,记者穿过一条平坦的小道,能看到一片绿树成荫的广场。在广场一侧,有座围墙拱卫的中式大门,浸染着先辈热血的“平原长城”四个大字,赫然的镶嵌在正中门墙上,这里就是原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所在地。

该村老人张继书告诉记者,今天红庙村的地形地势要比从前平坦多了,从前这里土丘起伏、沟壑纵横,四处是茂密的树林和密布的灌木,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七七事变”爆发后,张霖之以党代表的身份到聊城协助范筑先将军抗战,开创了鲁西北的抗战局面。1939年北方局决定成立中共鲁西区党委,1940年成立冀鲁豫区党委。一年后,两区合并,成立新冀鲁豫区党委。1943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冀鲁豫(平原)分局,黄敬同志任分局书记,领导冀南、冀鲁豫两个区党委。熟悉当地党史的大张家镇党委书记顾磊说,当时的冀鲁豫中心区包括今天的濮县、范县和观城三个县,合称“濮范观”,现今都在莘县境内。

在与敌人多年的殊死战斗中,这里逐渐成了冀鲁豫边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被誉为“钢铁濮范观,华北小延安”,而“小延安”的驻地就在今天的红庙村。

自从1940年开始,一条条电话线从这里伸出,像根根神经通向四面八方;大路上,不时有马队通过,荡起一片片尘土。站岗值勤的战士向来客立正致敬,来客向战士们还礼,然后走进村子。各军分区的司令员、政治委员来了;各地的地委书记、专员们来了……

采访中,张继书老人回忆说:“这里举行过无数次重大高干会议,许许多多的决定、指示就是在这里通过一段段永不消失的电波,指挥了全区的抗战,领导了群众运动,让冀鲁豫的群众运动从这个中心区向全国迅速展开,构成了全国的燎原之势。”这里还是鲁西、冀南、豫北联系的桥梁,是沟通山东、太行、华北、华中和延安等根据地的交通枢纽,传递了大量机密信息及党内文件,成为抗日战争中的“红色首府”。

解放战争中的最大解放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20日,中共中央决定合并冀鲁豫中央分局和中共北方局,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薄一波分任正副书记,领导冀鲁豫、冀南、太行、太岳四个区党委和军区。张霖之、李菁玉、李雪峰、王鹤峰分任四个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

据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革命历史陈列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成为人民战争的强大后方,全国19个解放区中,冀鲁豫解放区人口达2000多万,占全国解放区的五分之一,面积12万平方公里,俗称最大的解放区。

冀鲁豫边区解放早、群众基础好,这里又是扼守华北的门户,是刘邓、陈粟大军战略进攻的踏板和重要的后方基地。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的行动中,沿黄群众积极伐树造船、勇当水手支援渡河。渡河战斗开始后,广大群众抬担架、救伤员支援大军。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聊城党和政府全面予以配合,刘、邓首长盛赞聊城军民“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立了大功”。莘县樱桃园镇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准备会议旧址的文物陈列,反映了刘邓大军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强渡黄河波澜壮阔的的历史画卷。

翻开沉甸甸的历史资料,关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冀鲁豫边区群众“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上战场”,倾其所有,支援前线的记载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鲁西地区仅莘县一县就有4万多名青壮年参军,10余万民兵踊跃支前,3万余名莘县儿女为国捐躯。在长达3年的解放战争中,聊城各地先后掀起5次大参军运动,17万农民参加解放军。解放战争3年中,聊城支前民工、民兵先后参加战役、战斗20余次,出动担架10余万副,大小车40余万辆,民兵、民工200余万人次,牲畜100余万头。先后抽调3000余名干部北上南下,接管新解放区工作。解放战争中,全市有6325名党员、干部、翻身农民献出了宝贵生命。全市在册的知名烈士4525名,战争中惨遭敌人杀害和间接伤亡百姓数十万人。

历史给人启迪,正是在党与群众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鱼水关系,群众才成为我们党取得胜利的坚强靠山,这一点在当今中国,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