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邵维正:1941年毛泽东曾从群众过激言论中分析工作失误

2013年12月18日11: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赵晶)毛泽东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群众观。毛泽东的群众观点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重温毛泽东的群众观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今天上午,人民网党史频道邀请解放军后勤学院邵维正教授做客人民网,以“学习毛泽东的群众观”为主题与广大网友交流。

邵维正谈到,毛泽东不仅能够在正常情况下坚持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特别难能可贵的,他还能够在特殊的环境里,能从群众过激的言行当中,来发现群众的呼声,反思和调整党的政策和政府的一些规定。在这一点上,在延安时期发生的雷击事件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情。这个事情发生在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这次县长联席会主要是布置1941年度当年的公粮征集问题。这一天正好天打雷下雨,当时条件很困难,就搭了一个席棚子,期间有一个立柱支柱着,延川县的李县长就靠着这个石柱子听会。下雨天,雨水从柱子上慢慢渗透下来,一声响雷,就把延川县的李县长打死了。这本来是一个孤立的事情,但这个事情传出去以后,有一个农民就说,雷公不长眼,打死一个县长管什么用?咋不打死毛泽东呢?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打死毛泽东”这样咒骂的语言,引起了边区保卫部门的注意,认为这是现行反革命,马上把这个农民抓起来了。毛泽东听说这个事以后,一边他叫放人,他说这个方法太简单,你得问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事情的经过怎么样,不是简单抓人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又布置人深入调查研究,他说为什么一个农民和我无怨无仇要咒骂我呢?这里面必然有缘由。后来调查情况搞清楚了,原来1938年陕甘宁边区只征集1万担公粮,到1939年征集了5万担,到了1940年征集了9万担,而1941年,这次开征粮会议的当年,准备征集20万担公粮。陕甘宁边区只有140万人口,而且土地贫瘠,他要养活那么多党政军学人员,农民的负担太重了,所以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就借着这个雷击事件咒骂毛泽东。

毛泽东听到这个情况以后,说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我们侵犯了群众的利益。他马上和边区政府的同志商量,把当年的公粮减下来,不要征那么多。更重要的,他抓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发动整个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民搞大生产运动,第二件大事是搞精兵简政。经过一两年时间的努力,很多机关能够自给和半自给,机构缩小了,供养的人也缩小了,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受到了边区人民的拥护。这件事情能够看得出来,毛泽东能从过激的言行当中反思我们的政策,这一点有很高的境界,很不容易做到的。这件事情,毛泽东影响深刻,到四年以后,1945年党召开七大的时候,他在七大上又重提这个事情,我们没有调查研究,我们使农民负担太重了,我们党对抓经济缺乏经验,我们要好好学习经济,要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同志们要注意哦,不然雷公要打死人的哦!”毛泽东能够从各个方面的反映,包括反面的反映,来分析自己的工作,分析我们工作当中的失误,这是群众路线的一个典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