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冯蕙:《毛泽东年谱(1949—1976)》有四个编辑特点

2013年12月24日09: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室务委员冯蕙做客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24日电 (吴思瑶)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2日起在全国发行。全书共6卷,近300万字。

12月24日9时,人民网党史频道邀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室务委员冯蕙、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原主任熊华源做客人民网,以“《毛泽东年谱(1949—1976)》的编辑特点和出版意义”为主题,与广大网友交流。

冯蕙在访谈中介绍:《毛泽东年谱(1949—1976)》应该有四个编辑特点。

第一,《年谱》内容很丰富,史料很详细。《年谱》记载了毛主席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他逝世这27年中间的各个方面的活动,他的讲话、文章、谈话、题词、批示、批语,包括他写的诗词等等,还有他同各方面人士的交往,他参加会议的情况,包括他下去视察、参观的情况。所以,《年谱》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但涉及到毛主席的工作、领导方法,他的心态,也涉及到在这一段时期党史的一些主要的方面。比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党的对内对外一些重大的政策,国内各个方面的建设,以及国际上的一些战略分析。《毛泽东年谱(1949—1976)》相较于其他领导人的《年谱》的一个特点就是,条目字数比较多,比较长,这能充分地反映毛主席的思想、观点。在《年谱》取材方面,我们遵循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不回避毛主席的失误,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通通如实记载下来。《年谱》几乎把毛主席每天的工作情况,都记载下来。这天他参加什么会议,在会上作了什么讲话,或者他这一天同哪一位领导人谈了话,或者这一天他给他的亲朋写了什么信。这一天他游泳或者他爬山,他读什么书,他要什么书,他要读,都做了记载。所以这个《年谱》的内容非常丰富。从这个《年谱》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27年,毛泽东是怎么工作、怎么生活的,他日理万机的工作是怎么安排的。

第二,《年谱》叙事整个贯通。《毛泽东年谱(1949—1976)》叙事是整个贯通的。它可以供读者来查某一天有什么事,或者想了解毛主席哪一天干什么,都可以查得出来。另外,《年谱》可以完整地作为一个传记性的东西来读。《年谱》按年月日来记事,它把毛主席的活动一天一天地排下来,这样就很自然地把整个事情发展的过程性显示出来了。可以从中就看出毛主席的一些思想轨迹,或者对于某一个重大的决策,他当初怎么想的,后来他和别人的交谈对他有什么启发,最后他又怎么决策的,《年谱》把这样一个过程性都了解出来了。这样对了解毛泽东的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都提供了一些史料。我举一个例子,像大家都很熟悉毛主席的一篇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年谱》中记录的这个讲话不是后来正式发表稿,而是当天的讲话记录稿,是原稿。他这个讲话经过了十几次的修改,最后在6月19号才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年谱》把这个修改过程整个都给他记录下来了。档案馆保存了历次的修改稿,我们把这些修改稿都写进了《年谱》。这些修改反映了当时国内形势变化对毛主席思想的影响。《年谱》把整个过程性显示出来,所以,它叙事是很连贯的,前后都是照应的。

第三,《年谱》记录了毛主席活动的背景材料。毛主席本人当天写什么文章,当天讲什么话,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有背景的。所以,《年谱》除了正面地写他今天发表什么讲话,写了什么批示,同时也要记录毛主席活动的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包括国内的和是国际的,有助于读者来了解毛泽东思想,他为什么产生变化,为什么有这样一些变化。

第四,《年谱》反映了毛主席和其他人一些交流、互动的关系。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他接触的人范围非常广,党内领导层的同志、各个省、市、自治区的负责人,包括一些地委书记、县委书记,还有是国际上的一些政治家。毛主席与他人的互动,都会对他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年谱》还是把这些互动以及影响都反映出来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