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徐中远:毛主席读书不分场合时间 上卫生间读书

2014年01月03日10:5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原局长徐中远做客人民网(万鹏 摄)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赵晶)毛泽东一生酷爱学习,从追求革命真理的青年时代到革命战争的年代,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未间断,即使是重病缠身、生命弥留之际仍然没有停止学习。毛泽东读书,涉猎的领域极其广泛,文、史、哲、军事、自然科学,古今中外,无所不至。1月3日上午,人民网党史频道邀请毛泽东主席晚年专职图书服务管理员、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原局长徐中远做客人民网,以“毛泽东晚年读书生活”为主题与广大网友交流。

徐中远谈到,毛主席到了耄耋之年在病魔缠身的岁月里,每天仍然日以继夜地、非常勤奋地刻苦读书。进入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从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事件之后,毛泽东的体质愈来愈差,各种疾病接连不断。在病魔缠身的最后几年,他一直喜爱的散步、游泳等运动几乎全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老人家真的是年老了,体弱了,病多了。两腿肿得不能站立,两脚重得不能走路了,眼睛也患老年性白内障看不清东西了,听力也逐步下降了,说话也越来越让人难以听清了。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老人家还日日夜夜一册一册地看,一页一页地读,一笔一笔地圈画,一字一字地写批注。眼睛看不见了,就让身边工作人员读。手拿不动了,就让身边工作人员举着。白天读,夜里读,常常是通宵达旦地读,是白天还是黑夜,他老人家是不关注的。吃饭、睡觉、工作、批阅文件、看书,天天如此。吃饭时他也常常要看书,他平时爱说吃饭是用嘴巴,看书要用眼睛。理发的时候也要看书,他常爱说的一句话,对理发人说,你办你的公,我看我的书。他有时看书忘记了吃饭,一天吃几顿饭,他老人家并不关注。有时吃一顿饭,凉了热,热了凉,大师傅热来热去,服务人员端来端去,反复好几次,他老人家才能吃上一点。吃饭的时候,常常也是大口大口,吃得很快,吃完把碗筷往旁边一推,又全神贯注地看起书来。吃饭吃什么,每天吃几顿吃饭他老人家都不重视。肚子饿了,想吃了,就找东西吃。当时做好的饭菜,做什么,他就吃什么,他老人家看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他经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可不能少看呀!

他老人家看书,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分什么时间,有空就看,想看就看。吃饭前看,会客前看,开会前看,睡觉前看,睡不着觉时也看。他老人家睡觉不好,有时失眠,睡觉要吃安眠药。吃完药,入睡前,总是习惯看书。常常是看着看着睡着了,睡着睡着又醒了,醒来接着看。他老人家看书,也没有固定的地方,会议室里、办公桌旁及会客的沙发上、卧室的床上、游泳池旁、吃饭桌旁,卫生间里,到处都放着书,随手可以翻看。

说到这里,我很高兴向各位网友介绍一个小故事。1957年仲夏,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他的老同学叫周谷城老先生,应毛泽东之邀,来到中南海游泳池和毛泽东一起游泳。一上岸,还没有来得及穿衣服,毛主席就披上一件睡衣和周谷城先生谈起读《汉书》的事,毛主席拿起一本线装本的《汉书》,是《汉书》列传第三十九,指着赵充国主张在西北屯田的一段对周说:“这个人很能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主张。他的主张,在开始时,赞成的人不过十分之一二,反对的人达十分之八九。但后来,逐渐被人接受了,赞成的人达到十分之八九,反对的人却只有十分之一二。真理要人接受,总要有一个过程,无论在过去的历史上和现在。”毛泽东常常是这样,用具体的历史事实来启发教育人们。这册《汉书》,毛主席先后看过多次,他还用黑铅笔在本册封面上写了“赵充国”三个字。赵充国这一段共19页,他从头至尾用黑铅笔圈画过,有的地方还写了批注文字。

晚年毛泽东主席在游泳池住地看书,或者去外地住地看书,他也没有固定的姿势,有时坐着,有时站着,有时躺着,有时是半坐半躺着。从1972年到1976年初,他老人家除了读《二十四史》外,还先后看了《鲁迅全集》、《古代社会》、《中国近代史》上册,还看了《藏书》、《续藏书》、《焚书》、《继焚书》、《随园诗话》、《中国文明史》、《中国发展史》、《唐、宋、元、明五朝诗别裁集》等等129种新印的大字线装书,晚年都是他反复看的。

在他老人家生病的最后几年,他好象知道自己活的时间不是很多了。所以,每天还手不释卷,不分昼夜,无休止地读书。无论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或者在外出的列车上,走到哪里,他都要求把他爱读的书带到哪里。来到哪里,哪里的办公室里、会客室里、卧室床上,甚至卫生间里,都要与中南海游泳池住地一样,到处放着书。无论在北京中南海游泳池住地、无论去杭州、武汉、长沙等外地,毛泽东日常生活的住地几乎与北京住地一样,到处都放着书。他睡觉的床上大部分放着书,只留下一个人睡觉的地方。有一次他的病情加重,发烧到39度,他还要看书。医务人员曾给他规定每天只能看15-30分钟的文件或者书,而实际上他每天看书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这个规定。病重期间,医生建议他少读书,或者不读书,可是他天天带病坚持读书。腿不能站立、不能走路了。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也要读书。因患老年性白内障,两只眼睛全不能看书了,每天还要让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他读书。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已经无力说话了,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读书。真是感人至深,让人心疼,令人敬佩。

我们知道,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是毛泽东一生当中的一项重要的日常生活和人生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不懈地追求,不懈地读书,不懈地奋斗,不懈地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特别是生命最后几年,在他老人家在身患多种疾病的情况下还天天不分昼夜、无休止地读《二十四史》,读鲁迅著作,读政治、读经济、读文学、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等等,读书、看书、谈书、评书,这是毛泽东晚年岁月中不可缺少的。读书充实了毛泽东晚年的生活,丰富了毛泽东的头脑,读书给毛主席消除了寂寞和孤独,带来了生活的乐趣,带来了精神的快乐,带来了安宁和睡眠。

翻开毛泽东阅读、批画过的上万册图书,笔者感想很多,感慨很多。无论从读书的勤奋和刻苦,无论从读书的深度和广度,无论从读书的批注和圈画,无论从读书的习惯和具体的方法,无论从读书的精神和毅力,等等。毛主席都是独树一帜的,都有他的独到之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