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战争史诗巨制《壮士出川》在北京举行创作研讨会——

40位川军“口述历史” 《壮士出川》真实有品

2014年01月07日08:29   来源: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40位川军“口述历史” 《壮士出川》真实有品

有血有肉的男儿戏。

《壮士出川》剧照。

@华西都市报:取材于川军抗战史实,反映川人祖辈抗战史的战争史诗巨制《壮士出川》昨日在北京举行创作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家表示,该剧真实地反映了川军的抗战历史,再现了川军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同时是对目前充斥荧屏的抗战雷剧的颠覆和拨乱反正。

取材于川军抗战史实,反映川人祖辈抗战史的战争史诗巨制《壮士出川》昨日在北京举行创作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家表示,该剧真实地反映了川军的抗战历史,再现了川军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同时是对目前充斥荧屏的抗战雷剧的颠覆和拨乱反正,与会专家表示《壮士出川》的及时推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准,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等多位业界知名专家参加研讨会。

走访老兵

五易其稿,还原真实历史

《壮士出川》取材于川军抗战史实,反映四川人祖辈抗战历史,与会专家表示,该剧还原了真实的历史。

总制片人段未名介绍,为了忠于历史,仅剧本打磨就五易其稿,并请史学专家来论证和落实片中史实的真实性。编剧陈庄表示,在创作剧本时不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当时还采访了四川在世的40多位川军老兵,“可能现在一半已经去世了,其中滕县的两位老兵,一位去年八月份去世了,一个现在说不出话了”。陈庄说,八年抗战近三千个日日夜夜,如果平均以天算的话,每天有一个连的川军倒在抗日战场上,这是一段非常惨烈的历史。“剧中所有的大的战役都是真实的,小战役也都有真实的背景和战例。剧中的人物,也都有原型。”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准表示,在看完该剧后,他认为《壮士出川》不仅写了川军抗战的全过程,同时还很好地表现了四川人民在后方动员、支援抗战的全过程。《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说:“我看这部片子感觉特别欣慰的是,该剧是对真实的尊重和回归。”

确立标尺

对“抗战雷剧”拨乱反正

在研讨会上,主创单位和与会专家均表示,《壮士出川》是对冲斥荧屏的抗日雷剧的颠覆。

四川广播电视台台长陈华说,以往荧屏上川军的形象更多的是抓壮丁、傻儿司令、傻儿军长这样的形象呈现出来的。同时当下荧屏充斥的雷剧把抗击日寇的悲壮历史,描写成靠“神功”“奇迹”就可以打败敌人的情节,这既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后代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说,他在元旦期间看完整部剧,感触非常深。“第一个感触就是,《壮士出川》不好拍,不好编。现在各种抗战题材都出来了,各种雷剧,有妓女抗战、和尚抗战、尼姑抗战、土匪抗战,当然这些在历史上都有过,但把这些东西作为抗战的主体来体现,的确是把抗战搞歪了。”赵化勇说。

推出及时

观众期待能有“川话版”

《壮士出川》播出时正赶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拜鬼”,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显表示,《壮士出川》及时推出更显现出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也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川军抗日的敢于担当的精神。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舒东则表示,这是一部具有现代启示录意义的电视剧。

作为讲述川军出川抗战的电视剧,剧中对白主要以普通话为主,对此不少与会专家表示希望能够推出川话版《壮士出川》。《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说:“我看了网上有很多网友留言,期待做一个川话的版本,觉得不讲四川话是个遗憾。”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认为,这是四川电视台数年以来拍得最有意义的,最有历史品位、文化品位和美学品位的一部佳作。(记者王国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