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连载

周总理“举轻若重”

薄一波 国务院原副总理、中顾委副主任

2014年01月07日09: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先就说一下举轻若重。

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期间,周总理若有所思,他是想到问题了。他问我:你在晋冀鲁豫跟伯承、小平共事多年,对他们二位工作怎么看?

我说:一个司令员,一个政治委员,各尽职责,我学到的东西不少,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

周总理摇了摇头:我不是讲他们的配合,而是问你,对他们工作方法上有什么看法。

我不假思索地反问道:总理,你是老领导,那就请总理讲讲吧。

周总理说:根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大不相同。小平是“举重若轻”,伯承则是“举轻若重”。你看是不是这样?

我说:完全对,这八个字概括得很准确。

接着,周总理又问我:那么,这两种工作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他没有等我来回答,就讲了自己的看法:从愿望上说,我更欣赏小平的“举重若轻”,但说句实在的话,我做不到。我同伯承同志一样,在工作上都是“举轻若重”。

周总理制订、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他的贡献非常大。

“一五”计划是从1952年着手编制,到1955年提交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前后整整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1952年年初,根据周总理的提议,中央决定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劭文6个人组成领导小组,组织领导“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同年8月试编出《五年计划轮廓草案》,并组成以周总理为团长、陈云和李富春同志为副团长的政府代表团到苏联,征询苏联政府对我“一五”计划的意见,同时商谈苏联政府援建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具体意见。那时,周总理和陈云同志在苏联大概逗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两次会见了斯大林。这说明,苏联是重视我们的。

1955年3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一五”计划草案,并建议由政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批准颁布实施。据我回忆,在陈云的指导下,计划草案曾经进行过五次重大修改。周总理也经常主持召开政务院的会议,对计划的细节一一加以研究。

“一五”计划编制得很好,执行的结果也很好,得到了党内外人士的赞扬。就是说,当时的党内外人士都很满意。

“反冒进”的问题很重要,我们都反过。

从1957年秋开始,毛主席开始批评“反冒进”,通过一系列会议进行,并指名道性地批评了周恩来等同志。

对毛主席的批评,周总理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做了自我批评,说:在经济工作中,有些重大的工作问题没有及时向中央请示报告,更没有经常地、系统地向中央反映情况。即使请示了、报告了,也不是“毛毛细雨”,而是“倾盆大雨”,材料数字一大堆,使中央对于需要作出决策问题的时候,也来不及仔细地分析和研究。这就是周总理的检查。我看周总理在那时侯只能够如此答复。你再能说什么呢?

批评“反冒进”是不适当的,批过了头的,为以后的“大冒进”开了绿灯。实践证明,不适当的过火的批评,挑毛病,不利于而是有害于发扬党内民主,不利于而是有害于保证党的决策的正确性。这次批评“反冒进”,历时半年多,其影响所及,在党内生活史上是一件很不小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标志。它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内的民主生活开始由比较正常向不正常的发展,以后发展成“一言堂”。这些我们都是有深切感受的。

周总理说“举轻若重”,实际上,他是非常谨慎的一个人,凡事都是直接报告毛主席、党中央。那比较我们这些人,就不知细致了多少。

我在“文革”中被打成“三反分子”,开除党籍,解除一切职务,抓起来,关起来,监护了四年半,我就再没有见过周总理。监护期间我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因为周总理去世了,要在那里开追悼会。我们也要求参加。人家告诉我们说没有资格。后来我对我的女儿说,有什么委屈呢?我们自己也可以追悼,搞几块黑布盖上去,自己也在那个地方讲讲周总理的历史,讲讲周总理的为人,我们也尽了我们的心了。我对周总理的感情不能说不深,尽管我被监护后再也没有见到他了。

1928年我们山西开了一个会,那时候讲究这个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结果把当时活跃的知识分子开除出党。这个时候周恩来作了指示,说这是不对的,没有知识分子的领导也是不行的,知识分子已经为工人阶级服务了,加入了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那个时候我并没有认识到。

1938年,恩来同志率领八路军的将领包括徐向前等到太原。这个时候我可以参加阎锡山的会议,和阎锡山单独接触,建立了上层统一战线。阎知道我是共产党员,真正的共产党,因此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我尊重他,他也尊重我,我们还是他的下级。恩来同志到了太原,在我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国民师范学校的礼堂讲话,礼堂很大,能够容纳3000人。结果那天听演讲的人把玻璃什么的都挤碎了,外面全挤的是人,满满的。我说,用个扩音器吧。恩来同志看不起那个扩音器,扒拉到旁边。那么个礼堂,谁都听得见恩来同志的讲话。那一次在山西轰动得很。阎锡山就说:人才都跑到共产党那一方面去了。现在看起来,咱们看错了,人家那个地方有人才,实干,真正地能够干出活来。

雁北13县失陷以后,成立了一个战地动员委员会,邓小平在那儿负责,要成立这个战地动员委员会,归共产党领导。我刚到阎锡山那儿,阎锡山的指挥所就在太合岭口那个地方,他就谈起这个事情了。他说:真有人才,周恩来真是一个大人才,我请他写一个作战计划,人家没有用一天的工夫就给送来了。咱们没有这个人才啊!人才都在那一方面。阎锡山看了这个作战计划后,他一个字也没有改动。阎锡山对恩来同志很称赞的,他连说:人才!人才!真了不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周恩来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