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玺
这两张合影,都是与胡适先生的合影,一张是唐德刚先生的,一张是何炳棣先生的。
说是相同,也并不完全相同,背景相同,人的姿势大致相同,但后面站的那个人不一样。三位先生的“影集”中,有此相同的,倒也特别。这也说明一个事实,这两张照片是两个人同时分别与胡适先生合影的。那么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呢?
1957年冬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进行胡适的口述历史访问,由唐德刚担任主访,“首先由我携了部笨重的录音机——那时还没有袖珍录音机和卡式录音带——到胡府‘访问’。最先胡先生约我下午去工作,晚了就在他家中吃晚饭。胡先生也预备在我们工作之前做点‘功课’。可是我第一次访问时,他抱歉地说他底功课被人打扰了,没有好好的做。”原因是11月4日,胡适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院长,同时蒋介石专电促他回台赴任。这一消息发表后,贺客盈门,并且“出入的客人却由轻松的游客,变为严肃的官僚了”。最后经哥大同意,请胡适到哥大东亚研究所接受访问,每周二到三次。
何炳棣先生自己的回忆是:“1958年9月初至1959年8月底是我和适之先生接触最频繁的一年。这一学年的首尾四个月,他和我都在纽约。我是充任哥大东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任务是完成《明清社会史论》的研究。胡先生因口述自传,经常来录音,由唐德刚整理翻译。”胡适先生1958年4月2日返台,6月16日回美;10月30日又返台,1959年7月3日又回美,8月3日到达纽约,10月8日离开纽约。根据这个时间来推断,这张照片应该是1958年9、10月,或者1959年8月,而唐德刚先生一直想在胡适返台赴任前把口述历史作一了断,所以它的时间应该是前者。
两张照片应该是唐和何二人互拍的,唐先生双手背在后面,腰微弯,和胡先生二人都面带微笑;何先生那张,唐先生拍时角度更侧了些,何先生侧着身子,右手似乎撑着背后石柱的柱础,更显谦恭些,胡适右手按着西装,有笑容但好像略显严肃。唐先生这段时间与胡适的交往,《胡适杂忆》里有非常详细的描述,何先生这段时间与胡适交往,唐先生的书里也有所涉及,针对胡先生晚年搞《水经注》研究,唐先生说,“如果让我辈小子来考据考据,说不定还可得个把学位。那已经有三十五个博士的老胡适也来搞,岂不是大材小用了吗?”然后顺带引了句何先生的评语,“胡适之大的问题不去搞,为什么一定要搞何炳棣说的‘雕虫小技’呢?”但面对别人对胡适的批评,何先生仍然捍卫胡适的地位,唐先生说:“那目空当世的‘我的朋友’何炳棣就硬是说胡先生是‘不世出’。”
当然何先生得出这个结论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通过交往以及在论学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就是在这段时间交往中,胡适透露了江冬秀对他关心的一个小秘密,1958年秋和1959年夏,胡适和何炳棣几次在哥大附近的天津楼吃午饭,一次吃完后,胡适抽了支烟,在“十分轻松的情绪中,胡先生把领带翻过来给我看,下端有一小拉链,内中藏有一张五元的美钞。他说这是太太非常仔细的地方,即使真被人抢了,还有这五元钱定可以搭一辆计程车平安回东城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