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李宗远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月28日电 (吴思瑶)27日下午,全国人大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40,人民网特邀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李宗远做客人民网,以解读立法设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公祭日”为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访谈页面】
李宗远表示,国际社会对中国设立两个“纪念日”反响比较强烈。例如,俄罗斯和韩国对中国设立两个纪念日都给予了很大程度的报道。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报道了中国设立两个纪念日的消息。他们认为中国设立这两个纪念日是对东京方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态度,以及对东京方面试图修改二战结果的做法表示的强烈不满。韩国的KBS也报道了这个消息,认为中国站在国家的立场,明确针对日本设立抗战纪念日和公祭日,是对安倍政权右翼化和否认侵华历史强有力的反击。
在国外的一些华文报纸对中国设立两个纪念日也给予了大幅的报道,美国的《侨报》认为,设立两个纪念日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共同维护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警惕部分国家复活军国主义的阴谋。菲律宾华人报纸《世界日报》认为在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企图否定历史走上扩张主义道路的时候,中国设立两个纪念日此举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日本的《新华侨报》刊登了评论员的文章,认为此举有利于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日本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
李宗远介绍,各个国家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非常重视,规格高、规模大、时间长。例如,俄罗斯每年5月9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总统出席,举行阅兵式,以及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而且国家放假三天。再如,美国在12月7日这天,在珍珠港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总统出席,全国下半旗致哀。以色列在每年的大屠杀纪念日,总统出席,全国下半旗致哀,所有的娱乐场所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