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代号“象”

2014年04月06日11:03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代号“象”

周竹安外甥女婿张亦军接受记者的采访。

黄雍(资料照片)

1954年4月,毛泽东和程潜(右二)等在北京十三陵合影。(资料照片)

探讨65年湖南和平解放那一重大历史事件因果,是史家的“饭碗”,记者只能以“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各方努力、共襄义举”来概括。那么,周竹安在这幕历史大戏里是什么角色,同样是史家研究的课题,而记者只能叙述事实。

2月27日,记者采访了周竹安外甥女婿张亦军。感谢他提供周家后人编写的《周竹安传》一书,参照周的回忆录《长沙地下电台建立前后》,让我们知道了“周竹安1949”,即建立电台、收集情报、策反程陈、保护设施。回溯时光,我们看到了周竹安活动的轨迹。

1.

情报,不断发到中央

秘密电台建好后,情报工作始终是周竹安关注的工作重点。他到长沙不久,就陆续调集人员组建了一个情报班底。黄雍则负责了解湖南军政界的动态。周茂僧代表周竹安,负责总联络。

他们搜集到的情报,通过秘密电台源源不断地向中央汇报。这些情报中,包括国民党华中地区的兵力、编制、调动和作战计划,还有国民党华中地区空军联络、作战计划等,又有许多有关湖南的政治、经济、社会等一般情况的情报,还有社会舆论等。这些情报对中共中央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2.

黄雍,活跃在军官堆里

策动程潜、陈明仁、李默庵等人起义,周竹安首先是通过黄雍。黄雍在黄埔同学中颇有名望,各方面的关系也极多,加上有军校毕业生调查处湖南分处主任这个身份,活动也就方便了。因为吴克坚“有言在先”,加之在重庆时周、黄也还熟悉,联络起来也就有了互信的基础。

黄雍不仅为与中央联络的电台提供了安全环境,而且还争取了湖南“绥靖”副总司令王劲修,又通过王策动了六十三师师长汤季楠、湖南保安副司令彭杰如等参加起义;又联络了程潜之子程元,通过程又去策动国民党三一四师程杰团与陈又平团起义;又通过苏本善去争取株州第十一兵工厂人员保护重要机器、物资等,并动员铁路局员工怠工抵制了白崇禧企图运输机器的计划。另外,周竹安还通过国民党空军第四军区陆空联络组组长苏本诚,去做驻衡阳的空军第四军区罗司令的工作,让白崇禧炸毁赣江大堤的阴谋计划流产。

湖南和平解放后,吴克坚给黄雍的信中写道:“昨晤竹安兄,盛称吾兄几月以来,奔走和平,甚具劳绩;贤夫人城乡照顾,力疾从公,钦佩莫名。”1954年冬,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特地找到黄雍,动情地说:“黄雍,你头发都白了。你这次在湖南的工作,搞得很不错嘛!”周恩来是黄雍在黄埔军校的老师。

3.

电报,稳定程潜情绪

1949年5月上旬,白崇禧率桂军撤退到湖南,长沙一片恐怖气氛。国民党政府又派大员来湘逼劝程潜赴广州就任考试院院长。心向和平的程潜既感到“亚历山大”,又没有渠道与中共直接联络,而到他那里“接头的人很多”,到底谁的话算数?在进退两难之际,他当即大宴部下,作出一走了之的姿态。稳定程潜情绪成了周竹安第一位的工作。

周竹安决定,先通过省银行行长李维城疏通,再派黄雍亮出身份,与程潜开诚布公地说明一切。

一个晚上,黄雍冒着倾盆大雨,从后门进入省府秘密会见程潜。一见面,程潜就叹气连连:“真是亡国之天,我这样苦,毛润之何尝知道?”黄马上接过话头:“您的一举一动,毛润之都很清楚。”程潜说出了来联络的人“真伪难辨”的忧虑——即不明中共高层对他的态度。黄听出了程的话中之音,也就不再隐瞒:“您有什么要求,我可以代为转达给毛泽东主席。”程追问:“那你有通信工具吗?”黄答:“我没有,乡下有人有。”当即从实告他,中共已派周竹安来长沙,建立了地下电台,可直接联系毛主席。程潜听了十分高兴,随即给陈明仁打电话说:“我已经和黄雍见了面,不走了。”接着,他亲拟了一份电报交黄雍转周竹安拍发,且当即表示:他附和白崇禧所唱的“湘桂合作”高调,非其本意,恐怕中共不能谅解;再则与林彪所率前线部队毫无联系,恐怕长沙解放时受其所部侮辱。

黄当即将程的顾虑和希望告诉周竹安。周竹安于6月27日通过秘密电台将这一切发送党中央,7月2日也就收到了本文开头的那封电报。程潜在回忆录中也说:“我通过黄雍与中共地下党员周竹安建立的电台取得联系。周一方面将湖南情况向毛主席汇报,一方面又将毛主席的指示电文告我,使我心中有数。”

4.

泽东,直接电告程潜

程潜在回忆录还说:“ 7月4日,黄雍将周竹安收到毛主席来电告我,‘先生决定采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之方针,极为佩慰。所提军事小组联合机构及保存贵部予以整编教育等项意见均属可行。此间已派李明灏兄至汉口林彪将军处,请先生派员至汉与林将军面洽商定军事小组联合机构及军事处置诸项问题’……‘只要先生决心站在人民方面,反美反蒋反桂,先生权宜处置,敝方均能谅解。诸事待理,借重之处尚多。此间已嘱林彪将军与贵处妥为联络矣。’”

这份来电稳定了程潜的情绪,坚定了程走和平道路的意志,也开始了程潜与中共中央的直接联系。

程潜根据毛泽东主席来电中的提示,派出刘纯正随中共湖南省工委的地下交通员密赴武汉。刘纯正在王首道、肖劲光等首长接见时,转达了程潜和平起义的诚意,希望解放军早日入湘。

5.

季澧,受托规劝子良

程潜当时可以依靠的武装部队极少,仅有一些警卫团及宪兵作自卫之用,而手握重兵的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子良)则可以左右长沙的一切。

7月9日,中央又致电周竹安:只有争取陈明仁协同程潜起义才能达到长沙和平解放的目的。周竹安当然知道陈对蒋介石亦是心存不满,也不愿家乡再遭战火,走和平之路是可能的,但在其没表明态度之前,只能谨慎行事。于是,周请出唐生明(字季澧)。因为唐与陈为“生死刎颈之交”,由唐去策动陈起义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果然,唐的工作很成功。陈决心与程合作。

当然,程、陈“合作举义”,正如周竹安在回忆录所说——是“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的结果。譬如说,周竹安还通过黄雍,“策动黄埔军校同学70余人,婉劝陈明仁顺应民情,拥戴程潜走和平道路”。但唐生明的话终究能入陈明仁之耳。

6.

竹安,在程、陈间来往

7月18日,周竹安又接到关于程潜、陈明仁起义部队集中地点的中央来电。来电说:我军侧面占领平(江)、浏(阳)、醴(陵),正面占领岳州、湘阴。但暂时不占长沙,以利举行谈判和平解决湖南问题;但长沙、益阳、宁乡、湘潭、湘阴、衡阳诸县及粤汉、湘桂两路沿线地区两三星期内,程、陈必须和平交出,以利我军进驻攻击桂系;程、陈部则退往安化、新化、邵阳、武冈及其以西地区听候整编;如程部在对桂系作战中能有配合行动则更好。这份电报的主要内容同时通知了四野首长。

周竹安立即将电报抄送程潜。程阅读电文后喜形于色,当即亲拟了致中共中央的复电,声明“遵命办理”。周竹安为了表示对陈明仁的重视,亦将电报抄送一份请唐生明送给陈。

7月21日,程潜为了蒙蔽白崇禧,离开长沙去邵阳。果然,当天下午白亦率桂军向南撤退。7月29日,程潜潜回长沙准备起义的最后事宜。这时,四野派出金明等组成代表团,前来举行和平谈判。同时又派与湖南有历史联系的李明灏为四野的先行代表进入长沙城,会同程潜、陈明仁商议关于起义的具体事宜。

8月4日,程、陈宣布起义,长沙和平解放。

7.

恩来:竹安立了大功

至此,周竹安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重任。

对于周竹安在长的工作,中央情报部门负责人李克农十分满意,来电嘉勉:“在很短时间内,你处工作做得很好。”

9月,周竹安与译电员章朴到达北平,向李克农口头报告了在长沙的工作情况。之后,周向中央写了《长沙电台总结报告》。周恩来在审阅《长沙电台总结报告》后批示:“竹安同志立了大功,工作分配请克农同志安排。”当时李克农正协助周恩来筹建外交部,李即要周竹安参加筹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周竹安任外交部主管机要工作的办公厅副主任;1954年出任驻保加利亚大使。

1977年7月,86岁的周竹安逝世。《人民日报》曾刊发消息,称其“为争取长沙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暗战战士已逝,但他在湖南和平解放中无坚不摧的“大象”形象让人难忘。

(本报记者 文热心 通讯员 李敏 钟铁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