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红色娘子军:戎装褪去亦英雄

2014年04月20日15:01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戎装褪去亦英雄

  二○○九年九月三十日,生活在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里的娘子军老战士王运梅、王振梅,手捧国旗向青年讲述革命故事。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铭记  李仕花  (1911-2002)

  蔡业浓  (1909-2002)

  欧育英  (1910-2004)

  颜道熙  (1911-2004)

   她们曾经是琼崖革命史上叱咤风云的女子,她们曾经是穿越枪林弹雨的战士,她们曾经是面对敌人压迫却从不变节的革命者。当岁月流逝,红色娘子军们也从当年革命的激情岁月中回归平常生活。但即便在平淡的生活中,她们依然是坚强而出色的女战士,坚韧面对生活中种种的困苦。

  遗憾的是,有些红色娘子军老战士还没来得及感受到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的繁荣,便早早离世。而庆幸的是,一些老战士有幸见证了新中国的快速发展,并享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她们的关怀和爱护。

  播种

  红色朗读者传播革命精神

  在经历过那段峥嵘的红色岁月后,对革命的激情,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已经深深地烙印于这些娘子军的血脉。即便在她们晚年的时光里,这些早已白发苍苍的老战士依然为她们所钟爱的红色事业奔波忙碌。

  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原站长庞启江告诉记者,1969年,当时的琼海县阳江镇成立了“红色娘子军民兵连”,旨在将红色娘子军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在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的引导下,很多红色娘子军的后代、亲戚或是同村女青年都纷纷加入这个民兵连。

  在阳江,红色娘子军民兵连是一面永远不倒的旗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阳江镇成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委员会”。

  “当时,以王时香等红色娘子军老战士为主的‘革命传统教育委员会’成员,承担起了传承和建设红色娘子军故乡的责任。”庞启江说,之后,王时香、黄墩英、庞学莲、王运梅等老人不但担任“红色娘子军民兵连”的顾问、名誉连长和指导员,同时还是当地农村、机关、学校“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的主要成员。

  “黄墩英阿婆作报告时思路特别清晰,近千字的文稿她都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王时香阿婆的声音特别响亮,作报告时都是把声调提了一个档。”琼海当地一位干部对于当年这些老战士们在宣传革命传统教育时的特点印象深刻,特别是对于思维敏捷,风趣幽默的王时香。“那时候王时香阿婆经常接受邀请去学校、各地政府作报告。她的革命故事讲得特别精彩,而且还会唱很多好听的红色歌曲。阿婆还特别幽默。有一次,当年的万泉河宾馆开业,请来了在电影《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南霸天的陈强。在座谈时,王时香阿婆笑着对陈强说,‘南霸天,我要枪毙了你’,引得在场的人们哈哈大笑。还有一次,阿婆去北京参加活动,一下飞机,接机的人就问阿婆为什么要戴红色的帽子,阿婆答道,‘红色代表国旗,代表革命,代表娘子军,所以我要戴红色’,给对方当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0年春,王运梅、黄墩英、王振梅、卢业香、潘先英、王先梅、欧花等老战士先后来到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居住,成为“红色教员”,对青少年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

  “有一天,几位少先队员听了娘子军老战士王运梅讲述完战斗事迹后,少先队员们把手举过头顶向王运梅行了队礼。老人也颤颤巍巍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慢慢地把右手的五指并拢向孩子回敬军礼。双方的神情都十分庄严肃穆。”多年以后,曾经在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工作多年的王儒翰对于当时曾亲眼见过的这个场景依然印象深刻。

  坚毅

  坎坷与灾难中那股倔强劲

  白色的客厅墙壁上,挂着一幅黑白照片,照片中的女子,大约四五十岁,齐耳的短发,向正前方望去的眼神显得意气风发,脸上的微笑坚毅而无畏。68岁的庞学雅望着照片中的母亲,有些出神。

  照片中的女子便是曾经担任红色娘子军第二任连长、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生活原型的冯增敏。

  “我母亲晚年很苦,但是很坚强。”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冯增敏在早年一直将女儿庞学雅寄养于别人家,直到她过世前几年,才逐渐和女儿有较多的相处机会。而这段记忆,由于历史原因,在庞学雅的印象中异常苦涩。

  文革期间,冯增敏被戴上“叛徒”的帽子,被开除公职,回老家务农。即便如此,在庞学雅的记忆中,母亲从未因此低头或者落泪。“那时候妈妈总是跟我说,不要理他们,不要怕,我总有一天会解放的!”

  虽然时隔40多年,但庞学雅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去探望被监禁在嘉积的母亲的那一幕:通过找人通融,庞学雅最终被允许看望被关禁的母亲,却也只能与母亲面对面坐得远远的。望着面容憔悴的母亲,庞学雅泪流满面,而母亲却从容地安慰她,依然是一副倔强的微笑,说:“我没事,你要坚强!”

  庞学雅说,即便当时备受折磨,但冯增敏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被从“五七干校”遣送回老家的3个月里,是冯增敏人生中最后的时光,也是她和女儿最为亲密的时光。为了照顾待产的女儿,她几乎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在外孙出生10多天后,冯增敏就因突发肠梗阻无法得到及时医治而在痛苦中离世。“当时根本就找不到医生来看病。虽然我知道她很疼,但她一直忍着,从没听过她呻吟一句。直到临死前,她还安慰我们说,‘我不会死的,已经有人去叫医生了’。”

  平淡

  枪林弹雨后撑起整个家庭

  “我们这房子去年底才修好,阿婆还没来得及住就住院了。”在中原镇排田村有着崭新楼房的大院里,望着自家新盖的楼房,60岁的翁祚雄满脸遗憾。

  在这个家,翁祚雄那曾经是红色娘子军的母亲卢业香不但养育了他,还一手带大了他那6个儿女。

  经历过枪林弹雨,还曾因与敌人肉搏失去了一截食指,但在脱去军装回乡隐入平淡生活后,卢业香又撑起整个家庭。

  “我们几个都是阿婆带大的,她很疼我们。”为了照顾奶奶,已经出嫁的第五个女儿翁文丁抱着一岁多的女儿回到娘家住下,“奶奶对我们这么好,为她端屎端尿我们都不怕。”

  在翁文丁6姐弟的童年里,“奶奶”是最为温暖的字眼。“奶奶每天催我们起床,给我们准备洗漱的东西。我小的时候,奶奶总是先摸摸我的床铺,看看我有没有尿床。”卢业香的第四个孙女翁文丽面带微笑地回忆起儿时的奶奶。

  “奶奶很勤劳,每天在家总是闲不下来。她也很宠我们。以前我们家门前有一棵黄皮树,爸爸不让我们吃。奶奶当时都六七十岁了,还爬上去给我们摘黄皮。”翁文丁说。

  “几年前,奶奶已经患了阿尔茨海默症,很多事情已经都不记得了。她去邻居家吃生日宴席,还把两个鸡蛋揣进裤兜带回来给我吃呢。”在一旁的翁文丽也笑道。

  关于奶奶的共同回忆,让这个家中的空气充满温情。

  在得知奶奶病重住院后,翁文丽在去年底辞掉了在广州的工作,回家照顾她。对于奶奶,翁文丽有着更为独特的感情。当年,在翁文丽之前,她的母亲全会暖已经连续生了3个女儿,当第四个女儿翁文丽降生时,周边的人都劝翁祚雄夫妇将孩子送养。而卢业香则坚决不让。“当时我妈就坚决对我们说,‘咱们就算吃盐也能把孩子养大,没什么大不了的’。”翁祚雄说。

  而在翁文丽两三岁时,由于没有女儿的姐姐对这个可爱的孩子甚是喜欢,全会暖便生了将女儿过继给姐姐的想法,然而在将女儿送到姐姐家几天后,卢业香又再次要求将孙女抱了回来。

  “在农村,如果像我们家这样生了这么多个女儿的,会被别人看不起的。婆婆更是会看不上这样的媳妇。但是我家阿婆从来没因这事骂过我一句。”全会暖对这个从来没有刁难过自己的婆婆甚是敬爱,“我家阿婆性格很温和,我和她相处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和我红过脸。”

  “奶奶从来不会重男轻女。家里分什么东西吃,她都是每个孙子平均一份,不会因为我弟弟是男孩就多疼一点。她老说,女孩子多更好,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能做!”翁文丽说。

  感染

  崇文重教身体力行传家风

  她们刚正不阿,她们坚韧不屈,她们勤劳朴素……虽然个性各不相同,但在红色娘子军老战士们的身上,人们总是可以寻得很多共同的品质。而在后来的家庭生活中,这些品质也深深影响了她们的家人。

  “阿婆喜欢看报纸,总喜欢给我们讲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和故事。她总是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在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庞学莲孙子吴海洪的记忆里,将他一手带大的奶奶非常慈祥,但也会有很严厉的时候,“做错了一样要挨打。”

  “我母亲很重视我们的教育。”庞学莲的儿子吴景桐至今还记得幼时母亲催促他们兄弟几个起床读书的情景———母亲总会起得很早,待到鸡叫过后,便叫醒儿子们催促他们做早读。

  “我们家阿婆带孩子很有一套的,她老年的时候还曾经当过当时生产队里的托儿所阿姨呢。我儿子都是她带大的。”吴海洪的母亲王群英十分感谢婆婆庞学莲对孩子的教育。

  由于在母瑞山参加革命时,庞学莲受过疥疮的苦,于是便希望儿孙们都能够从医。儿子吴景桐和孙子吴海洪实现了庞学莲的愿望,他们已经先后成为琼海市人民医院和海南省人民医院的出色医生。

  在阳江镇居民刘其泽家的相册中,还留有其母亲王时香旧时的很多照片。其中一张黑白照片中,拄着拐杖的王时香站在自家庭院里笑得正开心,她的身后是一排如今看起来十分矮旧的瓦房。

  “母亲的遗愿就是希望我能把老房子翻新,盖起小洋楼。在去世前,她总是反复嘱咐我一定要努力把小楼盖起来。”回想起母亲的嘱托,刘其泽双眼泛着泪光。

  由于早年丧父,在刘其泽的眼中,脑筋灵活的母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我母亲口算很快,卖猪什么的谁都骗不了她。”在母亲的鼓励和指导下,刘其泽在1980年代末开始学习制作粿条出售,并靠此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状况。(记者 符王润 特约记者 王仪)

  晚年·印象

  聪明

  黄墩英

  作报告时,思路清晰,千字文稿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庄重

  王运梅

  对革命理想心存敬畏,颤巍地站起来给在场的少先队员庄严地回敬军礼。

  慈爱

  卢业香

  “小的时候,奶奶总是先摸摸我的床铺,看看我有没有尿床。”———卢业香孙女翁文丽

  幽默

  王时香

  一次,王时香对电影《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南霸天的演员陈强说,“南霸天,我要枪毙了你”。

  坚毅

  冯增敏

  “妈妈文革期间被开除公职,她总是说,不要怕,我总有一天会解放的!”———冯增敏女儿庞学雅

  重教

  庞学莲

  “母亲总会起得很早,待到鸡叫过后便叫醒我们,催促我们做早读。”———庞学莲儿子吴景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权娟、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