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深刻领会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新疆工作总任务的三个认识问题

2014年06月20日08: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把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这一新疆工作总任务。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指示,必须坚定这一战略部署理论上的科学性,实践中的正确性;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坚决把确保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放在第一位,坚持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不动摇;必须深刻理解长治久安的丰富内涵和内容重点,学会抓长治久安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防止把长治久安等同于维稳工作的片面性和在处理眼前与长远关系上顾此失彼。

关键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习近平 新疆 考察

当前,新疆大地正在广泛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把亲切的关怀转化成巨大的动力,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在考察新疆期间,他明确指出:把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是中央基于对新疆反恐怖、反分裂形势的艰巨性作出的判断,做好新疆工作,首先要用这一定位来统一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这一新论断和新定位,是中央着眼战略、着眼全局、着眼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是今后新疆一切工作的总指针、总遵循,是新时期我们党治疆方略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升华,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长治久安的深谋远虑和坚决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战略气魄。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持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战略思想,谋划布局和扎实推进新疆的各项事业,是当前全疆各级党委政府、各族干部群众的头等大事。在学习中,需要正确认识以下三个问题:

一、怎样认识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总任务、总要求的正确性?

长治久安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就说:“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看,能否做到长治久安关系到一个国家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在历史演进中,政局动荡、社会不稳是政权更替的开始,通过制造动乱来动摇一个政权的根基,是一切敌对势力颠覆国家的惯用手段。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长治久安发展史,像唐、宋、明、清这些延续了几百年政权的朝代,都是在争取长治久安的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的结果;而秦王朝经不起长治久安考验,二世即亡。中国如此,世界也不例外。前苏联曾经是世界超级大国,在苏共执政70多年之后,一夜之间突然解体了,苏联作为国家宣告灭亡,其15个加盟共和国分别独立为新的国家,教训极其深刻。所以,任何一国中央政府不管历史多久、国力多强,都必须经受长治久安的考验,都把长治久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毫不动摇。

从新疆的历史看,历代中央政权都把新疆的稳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公元前138年,汉朝就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打败匈奴,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隋唐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的统治,隋炀帝即位之初,就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武威主管与西域的互市,了解西域民情。元朝时期,成吉思汗完成对天山南北的政治统一,在吐鲁番地区设立提刑按察司,建立印钞机构,设置“别失八里元帅府”,总管屯垦事务。清朝时期,设立“伊犁将军”,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对天山北部汉、回族居住区实行郡县制管理,在伊犁地区和天山南部各地维吾尔族维持当地的“伯克制”但任免权归于中央,并严格实行政教分离。历代王朝高度重视新疆的稳定,说明作为祖国边陲、与邻国接壤最多、面积最大的省份,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的稳定关乎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全国具有示范效应。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从新疆的现实看,民族分裂分子制造的恐怖暴力事件,严重影响了全疆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新疆各族人民的外部观瞻甚至给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正如张春贤书记深刻指出:暴恐分子“就是企图通过暴恐活动挑起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对立、造成社会动乱”。“暴恐案件的直接后果,是令全体新疆人背黑锅,地区和民族的形象被抹黑,在外地被当成歹徒防着,投资与发展都受到影响。”新疆是暴力恐怖活动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打击暴恐最重要的贡献者。把新疆的稳定与其他事业相比,不难看到,只有把确保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才能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作出更大贡献,新疆的更大发展才能建立在牢固可靠的基础上。

从党中央作出新疆工作新的战略部署的决策过程看,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2009年乌鲁木齐市发生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并策划实施的严重暴力犯罪“7.5事件”后,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作出了新疆工作必须“围绕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进行”的决定。几年来,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指引下,全疆各族干部群众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奋力推进各项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一年迈出一大步。习近平总书记赞扬新疆的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基层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反恐维稳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等有了新的提高。但是,由于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加紧活动,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原因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2013年新疆巴楚县、鄯善县等地先后发生“4.23”、“6.26”暴力恐怖案件和北京“10.28”暴力恐怖事件、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使党中央加深了对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重大意义的认识,从而作出了“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从历史到现实,从中国到外国,从理论到实践,事实证明,党中央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治疆方略,是历史的必然结果、现实的紧迫需要,是当前唯一正确的选择。

二、怎样理解在长治久安下发展?

从完成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任务,转到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总任务、总要求,这是不是意味着不强调“发展”了、放缓发展了?回答是否定的。

第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判断没有发生变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发展不够的问题。就经济发展而言,社会财富还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期待;就社会治理、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而言,还不能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疆出现的民族分裂活动,主要是国际敌对势力煽动、挑拨,“东伊运”等恐怖组织与疆内民族分裂势力内外勾结造成的,但也反映出我们在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基层建设的某些方面根基比较薄弱。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发展是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要坚定不移,同时必须紧紧围绕争取民心、改善民生来推动经济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也指出:“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改善民生仍然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全国工作的总方针,也是新疆工作的方针。”这个“发展”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全面的发展。更快地发展经济,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使全疆人民在享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中更加感恩党和伟大的祖国;更快地发展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增强民族团结,和谐宗教信仰,使“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在各族人民心中牢牢扎根;更快地发展文化事业,以现代、先进文化为统领,促进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包容,加快民族文化向现代、先进文化融合,形成共同的社会理想、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道德观念;更快地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应急和快速反应能力,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第二,发展既是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千万别忽视了分布在农村牧区、边疆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刻领会,张春贤书记指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是基础、是前提,经济上不去、民生问题解决不好、民心抓不住,稳定最终也保不住。这就告诉我们:“民以食为天”,经济发展好了,社会矛盾就会减少,才能凝聚人心,为实现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原因,新疆的发展滞后于全国,2009年全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不足80%。这一现状与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明显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平均水平的小康,而是以贫困地区为底线的小康,只有全疆广大地区特别是所有农村和贫困地区都发展起来,同全国一样达到小康,才算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所以,必须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三,发展必须以稳定为前提。习近平强调:发展和稳定是相辅相成的。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局面,社会动荡不安,一切事情都办不成,发展成果也保不住。事物矛盾总是有主有次,当前,新疆稳定大局对全国大局影响成为主要矛盾,自然应该作为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把维护稳定作为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不是说新疆发展不重要了、可有可无了,而是说维护稳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新疆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抓稳定就是抓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在长治久安下发展,就“发展”本身而言,同过去强调的“发展”没有不同,区别在于必须坚持以长治久安为统领,围绕长治久安谋划发展,使发展促进长治久安、推进长治久安。它要求我们始终把长治久安放在第一位,所有发展和改善民生都要服从于长治久安、服务于长治久安。它对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疆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促进民族团结上。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过程,成为增添爱国、爱疆正能量的过程。这样的发展,必须更加注重渐进性,充分考虑基础条件、民族特点、本地优势和各族群众的承受能力,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好各族群众的就业问题;让兵团和央企、国有企业在新疆长治久安中承担更多责任,吸纳更多少数民族职工,发挥特殊作用;进一步用好中央在疆企业的丰富资源,发展混合型经济,允许新疆地方自主开发利用疆内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更多地惠及当地群众。必须更加注重协调性,坚持发展经济与发展文化、社会、民族宗教事业齐头并进,推进各民族、各界别、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同步发展,防止因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新的分配不公,拉大社会心理预期差距;必须更加注重连续性,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实现长治久安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循序推进,一张蓝图干到底,以政策的稳定性保证发展的可靠性;必须更加注重成功性,充分考虑发展成本,科学设置目标底线,经过可行性论证,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和发展,以免出现颠覆性错误,保证不留败笔。

三、怎样把握长治久安的内涵?

什么是长治久安?词典的定义是指国家、社会长期安定、太平。在中国,达到长治久安的社会状态至少需要具备以下要件:一是国家领土完整;二是没有战乱;三是政局稳定,没有政治动荡;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不变;五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所以,毛泽东同志早就反复强调要确保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党中央强调巩固执政基础,确保我们党长期执政。当前正在全党广泛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确保党长期执政、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安排。

在新疆,我们的短期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把暴力恐怖活动打下去;长远目标是实现长治久安。社会稳定是长治久安的起码要求,但长治久安绝不仅仅是社会稳定。一个永远安定太平的社会,是建立在它的社会制度符合国情、治理体系完整、科学上;是建立在它的综合国力增强,具有足以遏制外敌入侵和颠覆的国防、经济实力上;建立在共同的民族认同、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历史文化、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上;建立在它的执政团队素质优良,与人民群众关系融洽,赢得广泛、高度信任上;建立在共同富裕、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的基础上。长治久安是一个大棋局,是一个很高的综合目标,我们不能把它局限在维稳上。必须把长治久安作为新疆一切工作的总指针、总目标,各项工作都向它聚焦、聚力。在工作布局上,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长治久安的思想意识,按照长治久安的要求统筹各项工作,该加强的部位大力加强,该调整的地方调整到位,该坚持的方面坚定不移地抓好,尽快形成符合长治久安要求的治疆理念、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等。在工作指导上,坚持把眼前保稳定与长远保长治久安统一起来,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建设,抓眼前从长远着想,抓长远从眼前入手。引导各级干部尽快解决抓长治久安的“能力恐慌”,学会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法、工作思路和具体办法,掌握在长治久安大局下抓发展的领导艺术和工作艺术。总之,只有把各项工作都做好了,才能确保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作者: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