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见证香港回归祖国的珍贵档案

沈秋农

2014年07月10日15: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97年7月1日,香港摆脱英国长达100年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这既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和正义事业的胜利。

为了做好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外交方面的新闻发布工作,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中国政府代表团发言人的沈国放,奉命于6月28日先期抵达香港,与他同行的还有外交部礼宾司等相关部门的外交官。世界各国和有关地区报名参加政权交接仪式新闻采访工作的记者达300多人,尽管沈国放自1994年2月出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外交部发言人后,经过数百场记者招待会的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面对此行任务,还是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到香港后,他先是按计划召开了记者吹风会,介绍了交接仪式的程序和记者的注意事项。同时,他还和国务院港澳办相关官员及当时新华社驻香港分社主管人员来到举行交接仪式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仔细检查了供记者进行采访工作的指定区域,指出为做好现场直播工作,保证摄影摄像效果,从事摄影摄像的记者的工作区域与主席台的距离可适当近一点,而文字记者的工作区域则稍后。沈国放除了做好有关公务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呆在中国政府代表团抵港后的下榻饭店内。由于香港回归中国的历史意义特别重大和沈国放作为新闻发布官的特殊身份,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们密切注视着他的一言一行,一旦看到他步出宾馆,记者们就蜂拥而至,或团团包围,或紧随身后,都想听他发布新闻或披露点滴消息,但沈国放始终遵守严格的外交纪律,做到面含春风,笑而不语。

6月30日下午,江泽民主席率中国政府代表团飞抵香港。晚11时许,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等领导人,在贵宾休息厅内迎候庄严时刻的到来。而在同一休息室内的沈国放也激情难抑,作为政权交接仪式的见证人和工作人员,他决定利用这难得的极好机会,请江泽民等领导同志在《香港交接仪式》程序上签名留念。他的想法刚一吐露,旁边的几位同志也都热烈响应。

面对年轻一代外交官的美好心愿,江泽民主席接过程序册,在扉页上第一个庄重落笔,除签名外,还特意写下“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凌晨”,李鹏、钱其琛、张万年也都一一签名。当程序册传递到董建华手中时,他轻轻翻过扉页,在正文首页签留姓名,罗干则谦虚地在该页左下角签名。各位领导的签名虽然书风不同,但一笔一划中无不蕴藏着激荡于胸的中华豪情,从而使这份《香港交接仪式》程序册除拥有重大历史事件的实证价值外,又成为极为珍稀的重要历史文物。沈国放记得,交接仪式那天,下了一整天倾盆大雨,真是将中国的百年耻辱冲洗得一干二净。

四时更迭,岁月长流。不经意间,17个春秋过去了,当年才识双茂的外交部发言人也已年逾花甲,在外交事业岗位上光荣退休。追怀数十年外交生涯,沈国放认为能以外交官身份出席香港回归祖国的政权交接仪式,是他一生的荣耀,但这份荣耀与党和政府的栽培,与家乡人民的关爱密不可分。2013年除夕,他利用回家乡过年的机会,将这份承载着许多重要历史信息的珍贵文物捐赠给常熟档案馆,作永久珍藏。同时捐赠的还有沈国放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证件和相关档案,既保存了历史,也见证了这位著名外交官的无私胸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