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档案局网站从本月3日起连续45天在互联网上公布日本战犯档案,其中的“7·25”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日是其中一个重要节点。这场战争左右了中日两国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命运,侵华战争发殇于此并不断深入,日本战犯各种惨绝人寰的犯罪行为亦罄竹难书。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表示,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国运,更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120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从中反思经验教训,避免历史重演,同时更好地理解当代。此外,中日两国都应该客观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给两国以警醒。
一方面,中国在全面反思失败原因,汲取经验教训,客观勇敢地面对历史,这是民族自信的体现。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在25日刊发的中日甲午战争纪念文章中,深刻总结了清帝国在此役中的失败,“大清帝国既找不到变革制度的勇气、更新战略的智慧,更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豪壮。无人照看的国家没落涣散,大官唯争权,小官唯争宠,百姓唯争利,军队丧失战斗力”;“无视世界大势、固步自封、作茧自缚,注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衰亡。”
事实上,日本媒体也注意到,中国方面的主流反思认为,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军事上,而在于落后和腐败的体制,以及不重视海上战略。
另一方面,刘江永也认为,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迅速走向殖民扩张道路并成为军国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中日甲午战争是十分关键的一个节点,这为日后的日俄战争以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隐患。如果追溯到16世纪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半岛,可以看到日本国家思想的一脉相承。日本为何一错再错,这其中值得总结、研究并警醒的东西很多。
中新社驻东京记者看到,在日本,无论主流学界还是舆论皆低调应对这一纪念日。而与此同时日本领导人不顾多数民意的反对而力推解禁集体自卫权等,不禁令人担忧。
刘江永亦指出,日本对中日甲午战争是从无反省的,日本国内基本认为甲午战争是日中之间发生的一场普通意义上的战争,并非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策划战争的关键人物伊藤博文则是民族英雄。而中国的观念,甲午战争无疑是日本精心策划的侵略战争。
北大历史系客座研究员,《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则表示,位于东京的靖国神社,在5月17日到7月27日期间,正在举行“纪念日清战争开战百二十年、日俄战争开战百十年—游就馆收藏绘画·锦绘展”。这个展览的“前言”写道:甲午战争“是近代日本的第一场战争,是日本为了谋求朝鲜独立、维护东亚和平与落后的清国之间进行的一场弘扬日本国威的战争。”有学者曾经指出,靖国神社的史观在日本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只不过是许多日本人不敢说出来,而靖国神社敢于说出来罢了。“这样看来,靖国神社对甲午战争的看法,也代表着当今日本人对甲午战争的看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