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读邓小平 1961年《我们要搞好,还是要抓党》

闫建琪 樊宪雷

2014年08月14日13: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邓小平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多次强调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在重要的历史关节点上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抓党的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党的建设的改进推动其他工作的开展,是邓小平的重要工作方法。1961年 12月 21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报告中谈到的“我们要搞好,还是要抓党”的内容,就很有针对性地从几个大的方面讲了如何抓“党的问题”。其中邓小平重点讲了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的关系问题,敏锐地抓住了当时问题的要害之处。他指出,群众路线不等于群众运动,热闹的群众运动只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工作,不是所有的群众运动都叫群众路线。由此他强调要做细致的经常的工作。

[关键词 ]邓小平;党的建设;《我们要搞好,还是要抓党》;群众路线;群众运动

邓小平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多次强调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1979年改革开放起步之初,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在中国,在五四运动以来的六十年中,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邓小平文选》第 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 170页。)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更是语重心长地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强调“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380、381页。)在重要的历史关节点上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抓党的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党的建设的改进推动其他工作的开展,是邓小平的重要工作方法。1961年 12月 21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要搞好,还是要抓党”,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1961年是新中国建设史上有着重要转折意义的一年。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以及指导思想上一系列“左”的偏差和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致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严重挫折。到了 1961年,加强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而转变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恢复国民经济、摆脱困境,成为当务之急。要有改变,必须首先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反思包括“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内的各种“大办”运动。著名的“七千人大会”,目的就是总结和反思以往经验教训的。1961年 11月 16日,在中央为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发出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会议主要讨论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和端正工作作风问题。邓小平在为“七千人大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目的也是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寻找摆脱经济困难局面的出路。

善于抓关键、抓重点,是邓小平的一大工作方法。在会上,身为总书记的邓小平讲了三个问题,即:对过去几年的看法;关于长远规划;关于党的问题。其中,关于党的问题是他讲话的重点。

当时,由于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有不少意见,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一些基层干部心中也有不少“怨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也有不少矛盾。从党的发展战略角度出发,邓小平提出要从几个大的方面抓党的问题。

他讲了七点,都很有针对性:一是要立志气,即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一个大党,志气不能“太小了”;二是要加强纪律性;三是要强调统一领导,克服小天地,不能各自为政,要全国一盘棋;四是要有全局观念,要讲大局,不能从局部出发看问题;五是要提倡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作风;六是要搞群众路线;七是要严格党的生活。这七个问题中,讲话的关键和重点落在“要搞群众路线”这一作风建设上。这从文字的多少上也能反映出来,关于党的问题总共约 2000字,其中讲群众路线的就有700字左右,占了约 1/3的篇幅。

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1956年他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方法统领起来,使党的群众路线的表述更加完整。在这次讲话中,他辩证地分析了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群众路线。一开始他就直接提出:“我最近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群众运动同群众路线的概念没有搞清楚。这几年往往都提群众运动,而我们党的作风是群众路线的作风,强调的应该是群众路线。”邓小平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之处。

群众运动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群众取得胜利的主要斗争方式和主要工作方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离不开发动群众。整风运动、减租减息运动、大生产运动、土地改革运动等等,都为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943年 2月 20日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邓小平曾专门论述根据地建设和群众运动的关系,认为“一个革命根据地除了必须具备的地理、敌情、时机等条件外,其本身必须具备着革命的武装、政权、群众组织和党等四种力量”。同时,邓小平也认识到群众运动中一些“左”的错误,指出群众运动并不是放任自流、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我们共产党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不仅要当群众的学生,还要当群众的先生,党不是要发展群众运动中的自流性,而是要使党的方针在群众运动中获得实现。”在讲话中,邓小平还强调:“群众运动应该是群众自觉自动的运动,所以政府也不要采取干涉或代替包办的态度。”(《邓小平文选》第 1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64、72、74页。)

群众运动这一“长期革命战争中行之有效的原则和经验”,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被不少人认为是“推动新社会发展的神圣而万能的准则”。(参见《胡乔木文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 265页。)但群众运动毕竟不是万能的,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不断出现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邓小平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较早地认识到了一味大搞群众运动的弊端。对于 1958年以来“大跃进”运动中过火的群众运动,邓小平在 1959年 2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就指出,搞群众运动也是为了搞好生产。言下之意,就是如果破坏了生产,群众运动就失去了积极意义。1960年 5月,他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又讲:“切不要以为

贯彻群众路线中没有问题,以为发号施令就可以解决问题。”在 1961年 10月 23日接见团中央工作会议全体同志的讲话中,邓小平更明确地指出:“我们的群众路线,不是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的是要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做人的工作。这是一点一滴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积累起来,才有我们伟大的成绩。”他强调要把精力放到经常工作而不是别的方面,提倡开展工作要深入细致。12月 11日,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尖锐指出:群众运动是指一个中心工作,一个关键性问题,不是事事搞运动,天天搞运动。运动有多种形式。大呼隆是违反群众路线的。这些年搞了一些蠢事,如“大兵团作战”,我看不是群众路线,许多群众是被形势所逼,不自愿的。他还讲:“这要当个理论问题来解释。”12月 18日,他在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时又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传统,群众运动要在经常性的一点一滴的工作基础上搞。有些群众运动不合乎群众路线,违反了群众路线。”

在《我们要搞好,还是要抓党》的讲话中,邓小平对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的关系的分析更为直接。他明确表示:群众路线不等于群众运动;“热闹”的群众运动只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工作;不是所有的群众运动都叫群众路线;有大量的工作更需要“踏踏实实的细致的工作”。

关于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的关系问题,“七千人大会”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刘少奇在报告中用很大篇幅谈了群众路线问题,指出:没有经常的工作,不把经常工作做好,就不会有真正的群众运动。群众运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是出于群众的自觉自愿的行动。刘少奇还批评了滥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开展工作的行为:“把群众运动当作是群众路线的唯一方式,好像不搞群众运动就不是群众路线。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 403—404页。)邓小平赞成刘少奇的意见,并接着他的讲话说:“这几年,我们搞了许多大运动,差不多是把大运动当作我们群众路线的唯一的形式,天天运动,这是不好的。 ”(《邓小平文选》第 1卷,第 314页。)据此,邓小平明确反对将群众运动与群众路线等同起来,而是提倡要做深入细致的“经常工作”。

做深入细致的经常工作,是邓小平多次强调的工作要求。“七千人大会”召开前不久,邓小平在接见参加全国省、市、自治区妇联主任会议全体代表时就指出:“我们的工作向来是很深入的,过去在农村也好,全国胜利之后也好,各种工作是做到家的。”但是,“这几年,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忽略了。这是党的领导方面的问题”。他强调要把党的传统经验恢复起来,“好好地做深入细致的一点一滴的工作”。他说:“过去传统的作风、做法,凡是好的东西都要恢复起来。不是巩固这几年大喊大吼的东西,而是巩固原来的长期积累下来的好经验、好作风、好做法。”他还说:“大量的日常工作是基础”,“没有长期的群众工作基础不行”,所以“归根到底要把经常工作建立起来”。(参见《邓小平文选》第 1卷,第 293—295页。)“七千人大会”之后,邓小平更是多次强调做工作要扎实细致,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1966年 2月 26日,他在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业交通整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讲群众路线,是讲的经常工作,要扎扎实实地、细致地做工作”。他还强调,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并不“轰轰烈烈”的扎实、细致的工作,“看起来慢一些,但是基础更深、效果更大”,所以“要多做些‘笨’事情”。

在党的建设中,邓小平十分重视作风建设,他曾说:“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邓小平文选》第 2卷,第 177页。)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在他看来是“最根本的东西”(《邓小平文选》第 2卷,第 45页。)。抓住了根本,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就当时情况来看,脱离实际的所谓“大办”运动,给党和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追究其根本,就在于这些所谓的“大办”运动,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空空洞洞,多是在强迫命令的情况下进行的,缺少真正的群众基础,违反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邓小平在讲党的问题的时候,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集中力量,突出剖析了群众运动和群众路线的关系,这对当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积极调整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邓小平文选》第 2卷,第 368页。)这是邓小平领导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党的作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为了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带领人民群众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十分重视深入细致的“一点一滴”的“经常工作”。2014年 5月 9日,他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作风建设关键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抓常、抓细、抓长”,强调的就是要把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具体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通过一点一滴的深入细致的日常工作,解决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具体问题,如此才能真正

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领导人民群众,同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者闫建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秘书长、编审;樊宪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北京 100017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