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1945年8月15日关于日本投降的报道。 阿康 供图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图为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右)在南京向中方代表何应钦呈递降书。新华社发
69年前的今天,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标准时间正午12点。随着国歌《君之代》旋律的落定,广播里响起一个听起来有些拘谨、甚至不自然的男声——这是绝大多数日本人第一次亲耳听到天皇裕仁的声音。
在这份以古雅的汉文训读体写成、被称为《终战诏书》的文告里,裕仁宣布“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后者即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事实上,裕仁的此番讲话并非直播,而是在当天凌晨录制,录制完成的唱片随即被藏于皇宫内室保险箱里。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早在此前便有“陆军部有人策划叛乱”的消息流传——果然,就在裕仁宣布投降的广播播出几个小时之前,一群少壮派军人上演了最后的疯狂。
15日凌晨1时许,几乎就在裕仁讲话录制完成的同时,几个狂热的青年军官杀死了拒绝合作的近卫第一师团长,并假借其名义发布军事动员令,派兵控制了皇宫——他们的目的是在广播播出前找到并扣留录有裕仁讲话的唱片。在“一亿玉碎”的疯狂叫嚣中,这群战争机器企图以这样可笑的方式挽救自己嗜血的迷梦。
15日清晨5时,没有得到高层实质支持的兵变被宣告镇压——原因很简单,此时的日本,已绝无可能实现狂热分子的痴心妄想了: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对日军展开了局部反攻;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已登陆冲绳,占领了通往日本的门户;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取得反攻作战胜利;日本本土,东京等城市在美军B-29轰炸机的“软化轰炸”下疲惫不堪;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对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8月8日深夜,苏联对日宣战并在2小时后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雷霆打击之下,天皇裕仁在8月10日凌晨召开的御前会议上首次表明了愿意投降的立场,并称之为“忍难忍之事”,而其目的则在于“让更多的国民存活下来,希望他们将来能东山再起”。
这种阴阳怪气的态度与措辞甚至也出现在《终战诏书》中。在这份全无“投降”字眼的投降书里,日本所发动的罪恶侵略战争被美化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甚至“为东亚解放而努力”;日军的累累暴行被赞为“勇敢善战”,反倒是盟军的抗暴之举被谬称为“频杀无辜”;至于“忍所难忍,堪其所难堪”宣布“终战”的原因,竟然被说成是为了避免“破坏人类之文明”——而根据战后出版的《昭和天皇独白录》,就在宣布投降前三天,当被问到如果“国体”(即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体制)不能保留,是否意味着战争将会继续时,天皇表示:“当然。”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的战事并未随着裕仁的宣布投降应声而止。15日当天下午,就在英美海军还在甲板上欢庆胜利时,一架日本轰炸机突然飞来,在航空母舰“怨仇号”旁投下一枚炸弹,而之前被俘的16名美国空军也在这个下午被恼羞成怒的日军士兵砍成碎块;在蒙古、中国东北、千岛群岛与库页岛战场上,苏军与日军的军事冲突一直持续到9月初;在最为广大的中国战场上,华北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与部分日军的战斗,甚至一直延续到1946年……
但是,在历史与正义面前,无论嗜血的疯狂、宵小的狡诈还是困兽的负隅顽抗,都注定丧失一切意义,只是给人徒增笑料。“终战”也好,“投降”也罢,都丝毫无改于这样一个事实:日本的侵略战争与扩张野心在这一天彻底宣告失败。而作为“轴心国”集团最后一个投降的国家,日本在8月15日的投降也被视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梁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