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邓小平传(1904—1974)》第二十四章:主政大西南(上)

2014年09月02日14:55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主政大西南(上)

解放大西南战役后阶段作战进展非常快。如何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军队指战员正确看待如此迅速取得的巨大胜利,认清进城后的艰巨任务,经受进城后的种种考验?这是邓小平在领导城市接管的同时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看待胜利?有些人,特别是有些军队领导干部把胜利首先与自己的部队联系起来,功劳记在自己部队身上。解放大西南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又交给西南局进军西藏的任务。有人说:二野总离不开山,抗战在太行山,解放战争在大别山,解放全中国又要进军喜马拉雅山。为什么哪里穷,哪里山多,就叫二野到哪里?有人说:全国几个战略区,二野在四个地区打过仗流过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战争结束了,该好好休息了,该享受一点了。

邓小平和刘伯承等敏锐地觉察到干部队伍中的居功自傲的思想苗头,并下决心予以纠正。

一九五○年元旦,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由邓小平起草的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率第二野战军全体指战员致各战略区感谢电。电文中回顾了二野在解放战争中的战斗历程,历数了三野、四野、一野等各兄弟部队和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各战略区对二野的无私支援,告诫二野的指战员:胜利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人民全力支持和兄弟部队的密切配合下取得的,胜利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人民日报》1950年1月1日。]

当时担任二野政治部组织部长的陈鹤桥,后来详细回忆了邓小平起草感谢电的情况:

“一九五○年元旦前夕,张际春同志找我到他的办公室,一见面就说:‘我刚从刘邓首长那里来,有份感谢各战略区支援的电报,请你办一下。’他接着说:‘昨天我们几个同志谈论工作的时候,邓政委讲到:现在西南地区除少数地方还有残余敌人外,大部地区已经解放了。……我们取得的胜利确实是很大的。这个胜利来之不易:一方面是我们全体指战员战胜各种困难英勇作战得来的,同时也与各战略区党政军民的支援是分不开的。……我想我们应该给各战略区发个感谢支援的电报。当时刘司令员和我们几个人都非常同意邓政委的想法,认为应该发个感谢电,也是向他们祝贺新年。’张副政委说:我当时提出,是否由政治部先起草?邓政委说:‘我自己写吧,这样快些。’今天上午他就交给我了。说着,张副政委就把电报底稿交给我:‘你找人誊写一份交新华社尽快地发出去吧!’我回来后就找人一边誊写,一边仔细阅读了原稿。多年以来,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看到邓政委亲自起草的文电。过去由于处在战争环境,多是使用钢笔。这份电报稿则是用毛笔书写,共有六七页,一千三百字左右,字写得刚健、流畅,全文一气呵成,没有一处修改。阅读以后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稿子的内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邓小平同志起草的这个感谢电由新华社广播和报纸刊登以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机关干部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同志说,我们的想法常常跟不上刘邓首长。胜利了,我们想的多是自己的贡献和今后前途,刘邓首长想的是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抚育爱护,兄弟部队的支援配合。我们有些同志想的是战争结束了,该好好休息休息了,该享受一点了,刘邓首长想的是胜利前进的道路上困难还很多,要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巩固、发展我们的胜利,在毛主席的旗帜下,共同前进。我们同首长的差距就是我们常常围绕着个人得失想问题。首长们想的是革命事业,是党和人民群众,这一次是‘用感谢各地党政军民的形式,教育了我们自己’。”[陈鹤桥《邓小平同志起草元旦感谢电》,《党的文献》1995年第6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