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正义的胜利”展一瞥

2014年09月03日11:1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日本侵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武器和油画《南京大屠杀》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印章

展厅的油画前,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给孩子讲述抗战历史。照片均为本报记者李韵摄

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75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岁月如梭,人类的记忆可能模糊。但文物用不容辩驳的真相昭示世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历史车轮不可能倒转。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日,名为“正义的胜利——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75周年”的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惨无人道的罪恶

展厅中央有一个大型的玻璃展柜,里面阵列的步枪、刺刀和轻机枪,都是侵华日军用来屠杀中国军民的武器。透过展柜,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犹如背景,形象地解释了这些凶器的用途。旁边的一幅照片,是日军飞机轰炸上海火车南站后一个满身是血的幼儿在惊恐中号啕大哭,用真实的画面印证着油画中的惨烈。

日本侵略者疯狂屠杀1300名村民的现场、辽源煤矿“万人坑”里密集的尸骸、731部队的活人细菌实验、被日军炸死的慰安妇遗体。一张张历史照片记录下了惨无人道的罪恶。一位女子似乎被这些照片扼住了喉咙,闭上眼大口喘着气。

牢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

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铁拳打击下,69年前的今天,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同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大礼堂内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照片上,冈村宁次的代表小林浅三郎正在向中国战区最高司令代表何应钦呈交投降书。而展厅里的巨幅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 南京》的高仿作品,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南京受降的伟大时刻。

油画前,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给怀里抱着的孩子讲解这段历史。年轻妈妈告诉记者,孩子从看到《南京大屠杀》的油画开始,就安静下来了。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一位中学生眼中的抗战

河北定州中学高一新生张彪趁着开学前的最后一周来到北京。今天,国家博物馆的各个展览让他有些目不暇接。在《正义的胜利》展厅里,记者遇见他时,他正在看展览的第三部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抗战”。

忽然,张彪发现了“新大陆”,指着墙上一张照片迫不及待地告诉记者:“快看,这是雁翎队,是我们家那儿的。”原来,小伙子的老家就在白洋淀畔的李郎村。显然,家乡的抗日先辈出现在展览上,让小伙子颇觉自豪。因平日对军事比较有兴趣,所以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张彪对近来日本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制造地区紧张的行径,不时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走出展厅,有句话一直在脑中萦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正义的胜利,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它,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决不答应!(记者 李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