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位于北京卢沟桥畔宛平城的抗日战争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珍贵的抗战文物。其中有一件尤为特殊——1945年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邀请函。它来自于国民党军队第三方面军副参谋长苟吉堂将军,由其亲属捐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对新华社记者透露,纪念馆将在明年重新布展,届时会展出多件反映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战功绩的历史文物,这封苟吉堂将军参加受降仪式的邀请函也在其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中国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以及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山东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山西忻口战役遗址等一批国民党军队抗日遗址和纪念设施入选。在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属于国民革命军系统的共约90人,占到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知名抗战史研究专家苏智良认为,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公布不分党派的抗日英烈名录,从以前只强调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抗战贡献,到承认、肯定甚至宣扬国民党军队的抗日功绩,这是事实的还原,也是历史的进步,更是“全民族抗战”意涵的高度体现。
舆论认为,将国民党抗战将士纳入大陆官方和民间的敬奉范围,是党际政争让位民族大义的表现,显示中共拥有越来越宽广的胸怀和包容度。
人们注意到,中国国家档案局8月25日起连续30天在其官方网站每天发布一集《浴血奋战——档案里的中国抗战》专题档案,重现当年中国人民可歌可泣、浴血奋战的历史壮举。档案除了呈现共产党军队的抗战事迹外,也展示了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日的历史。
如何看待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与功绩,中共也经历了曲折。这从抗日战争纪念馆建立至今有关展现国民党抗战的展品数量可见一斑。
据李宗远介绍,1987年抗战纪念馆建馆时,只有少量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图片。1997年第二次陈列时,增加了国民党军队与日军进行22次大会战的有关资料,以及远征军武器。2005年第三次重新布展时,展列了近300名抗战英烈的生平简介,其中约140位是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
这个变化一直为人们清晰地感知。2005年是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这一年,位于四川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由民间投资兴建的抗日战争博物馆群开馆,其中建有展示“国共合作抗击日军”的“正面战场馆”。
2012年4月5日,南京市在菊花台公园公祭抗战期间被日军杀害的国民党政府外交九烈士。这一年,中央财政安排19亿元,支持25个省份完成30万座散葬烈士墓设施的迁徙修缮工作,其中包含对赴缅甸中国远征军军官遗骨的保护。
在中国,一些城市道路仍以抗战期间殉国的国民党将领名字命名,如北京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张自忠路;描写当年国民党军队正面抗击日本侵略的图书《正面战场大会战:国民党军队抗战纪实》、电影《喋血孤城》等热销、热映……今时今日的中国社会,国民党军队的抗日功绩并未被忘记。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对对日作战牺牲的或负伤致残以及编入到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队伍老战士,享受同等待遇。
从去年开始,民政部陆续下发文件,肯定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为抵御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做出的重要贡献,并要求各地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
一项“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老兵”公益行动日前启动。这个行动计划用一年时间,找到尽可能多的抗战老兵,为他们送去应有的关怀和致敬。在大陆,至今幸存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约有两万名,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
举国纪念中国第一个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天,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由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7日揭幕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熠熠生辉。
人们依然清晰地记着这一幕:揭幕时,站在习近平身旁的,不仅有中国共产党抗战老战士焦润坤,还有中国国民党抗战老战士林上元。
“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习近平随后发表讲话时说。
经过8年浴血奋战,中国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代价赢得了这场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胜利。
“站在民族历史的高度、从历史的长河里看近代历史,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在各自的领域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对抗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史篇,我们应该共同发扬传承抗战的中国记忆。”正在台北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日研讨会”的台湾学者戚嘉林说。
戚嘉林近来去过台儿庄、腾冲等大陆许多地方的抗战历史博物馆,看到了很多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资料。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于沛认为,抛开两党纠葛,正视全民族抗战的事实,给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功绩以充分肯定,是我党作为执政党,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尊重历史、捍卫历史的表现。(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记者刘欢、李云路、刘斐,参与采写记者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