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
2013年4月7日,浙江省政府采购的首批自主品牌红旗轿车交付使用。红旗轿车的这一商业行动与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使用国货的倡导遥相呼应,昔日的“中国第一车”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在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轿车红旗轿车诞生前,缺乏汽车是一直困扰中共的难题。194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北平,毛泽东以主席身份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乘坐的是一辆美国军用敞篷吉普车,身材高大的毛泽东站在驾驶员右侧,身后的警卫员只好紧贴着他,一条腿还得伸到毛泽东前边,显得很不严肃。
斯大林看到毛泽东乘坐美国吉普车进入北平的照片时,注意到美式吉普带来的政治联想,决定赠送给当时的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一人一辆吉斯牌高级轿车。苏联吉斯轿车每年的产量只有十几辆,其档次相当于德国的迈巴赫或英国的劳斯莱斯。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所用的车正是斯大林送给毛泽东的吉斯—110,此后又有10多辆各型吉斯车陆续进入中国。毛泽东感叹希望能早一天坐上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轿车。
1958年2月,毛泽东视察长春一汽,再次提出希望坐“自己的小轿车”。此时,全国上下正在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一汽全厂提出了“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送给毛主席”的口号,成立了轿车生产突击队,赶制轿车。
工人们借鉴外国汽车边做边学。发动机学的是德国“奔驰-190”型轿车发动机,底盘学的是法国“西姆卡”的基本结构,变速箱是一汽自己的三档机械变速器,各种钣金件、车身成型几乎全靠手工制作。当年5月12日,第一辆国产小轿车下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轿车的历史。新车的车名取自“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定名为“东风”,寓意社会主义必胜。
但“东风”轿车太小,不适合首长们乘坐。而且,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车零部件供应也中断了,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使用。因此,在“东风”的基础上,一汽受命开始研制更高级的元首用车。中央领导纷纷把自己的用车赠送给一汽做样车,周恩来送的是法国“雷诺”,朱德送的是捷克产“斯柯达”,陈毅送的是“奔驰600”。
1958年7月,新车试制成功,“乘东风”紧接着就要“展红旗”,于是,这辆车就被命名为“红旗”,型号为CA—72。在发动机侧翼,一开始有五面红旗,代表“工农兵学商”,后改为三面红旗,代表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同年9月19日,邓小平到长春一汽视察,问当时的厂长饶斌:“红旗比伏尔加怎么样?”饶斌答:“比伏尔加高级。”“比吉姆呢?”“比吉姆高级”。邓小平听到回答很高兴,说:“噢,比吉姆还高级,你们可以多生产。现在石油很紧张,可不可以烧酒精?只要不烧茅台就行。”
1959年10月1日,红旗检阅车参加国庆10周年庆典,并一举成名,累计一共生产了200多辆。
1965年,出于外交工作的需要,周恩来指示一汽在CA—72的基础上,试制三排座的豪华型轿车,增加的一排座位用于安排重要外宾的翻译和保卫人员,这样车身加长了更显得壮观豪华,同时要求配置自动变速器,使车行更加平稳。
1966年,CA-770定型并开始批量生产,被广泛用于元首、国宾检阅车。CA-770车翼的三面红旗装饰改为一面红旗,为的是“要突出毛泽东思想这面红旗”。
60年代末期,红旗车的加强版CA-722研制成功,增加防弹功能,专供政治局常委使用。CA-722红旗车只生产了12辆,第一辆就配给了林彪,很得他的喜爱。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胡锦涛乘用的红旗检阅车几乎是国产车技术的集大成者,售价高达300万元左右。检阅车再次强化了红旗的元首用车形象。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