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玉
身为语言学家的丁声树,不光“善于研究语言,剖析文字”,而且也是“运用语言,调度文字”的老手,其游刃有余的语文水平令人赞叹,他的弟子李荣记载了不少丁声树的幽默以及逸闻趣事。
丁声树坐公共汽车有两句口诀:“车上的人多不上,上车的人多不上。”对此,李荣感慨道,“怪不得丁先生上班常常早到迟退。上车的‘上’古音上声,车上的‘上’古音去声,这是丁先生的文字游戏。”
上世纪30年代早期,大学者陈寅恪在清华招生试题里出了道对对子的题目。上联“孙行者”,要求对下联。身为考生的周祖谟对的是“胡适之”,丁声树对的则是“祖冲之”。回答之巧妙,诚如李荣所说:“要找到第三个下联恐怕不容易了。”更为传奇的是,回答出陈寅恪这道难题的周、丁二位,后来却都选择就读于北大,造就了北大中文系当年“前有丁声树,后有周祖谟”的学林神话。
上世纪50年代,语法研究讨论相当热烈。有位学者想让丁声树能对他的作品表示意见,想要借此引起学林重视。个性十足的丁声树却答道:“你有胡说的自由,我有不理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