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鞍山热心读者要向皇姑屯历史事件博物馆捐史料

2015年02月23日09:39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热心读者要向博物馆捐史料

王长军的收藏品

核心提示

2015年1月19日,本报发表了《沈阳要建皇姑屯历史事件博物馆》的新闻报道,受到读者关注。一位鞍山读者特意收藏了这篇报道,随后来电咨询征集文物一事,并请求本报帮助联系文物捐献的相关事宜。

2月9日,记者前往鞍山采访了他,并给待征集文物拍摄了影像资料,请相关专家对这些文物进行了初步鉴定。

鞍山读者王长军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在给本报的电话中表示,自己收藏了一些与皇姑屯事件相关的书籍,想捐献给皇姑屯历史事件博物馆。 2月9日,记者赶到鞍山,在王长军的家中见到了这几本很有年头的老书。

王长军说:“《辽宁日报》改版后我很愿意看,尤其是一些历史文化方面的新闻报道。 1月19日那天,我正好在鞍山市图书馆看《辽宁日报》,猛然间看到一篇新闻,说沈阳要建一个‘皇姑屯历史事件博物馆’,现在正在征集和铁路有关的资料。我一想,我收藏的书籍里面好像就有这方面的资料。我立即把这篇报道复印下来,打电话联系你们。 ”

这两本书都是用日语编写的,但是其文字又和现代日语文字有差别,书里面的繁体汉字很多,记者可以猜出书名的大概意思。其中一本较厚的书是深绿色的封皮,里面有很多关于铁道的图片,书名大致意思是 “铁道教范·工务篇”,封皮上印有“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图书馆”印章。王长军说,这是一本介绍铁路的书,是1936年在大连印刷的。

另一本是一个小册子,很薄,封底上印着当时东北地区的铁路图。书名的大致意思是 “爱路少年队·公民篇”,全书都是日语,在沈阳印刷,出版时间写着日本的年号“昭和13年”。记者查询了一下,应该是1938年。

在王长军家,记者看到,满满一屋子都是他的收藏,这些老物件大多数和“伪满洲国”时期的东北有关,主要是书籍和一些小物件。

王长军告诉记者,在鞍山,这样的东西有很多。 “我经常到古玩城或是旧物市场溜达,那本小一点的书是在海城买的,花了几百元,已经收藏好多年了。我在看这些书的时候,发现它们都标有‘某某图书馆禁止带出’的标志,可见有的书在当时还是很重要的。 ”

王长军说,他前一段时间看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向全世界征集相关文物资料,当时他也很想把自己收藏的这些物件捐献出去,但是因为缺少专家的权威鉴定,他对自己的藏品也不知根底,所以最终没有成行。王长军希望这次能够通过本报,找到相关的专家,为他的藏品做个鉴定。

记者带着这些书籍的照片,回到沈阳,请教了中国著名近现代史专家焦润明教授。

焦润明教授精通日语,看到照片后,他表示,这两本书是铁道教材,讲的是东北的历史,书中用的都是日语,都是在“伪满洲国”时期出版的。

焦润明说,日本在对我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期间,为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把汉语称作满语,“伪满洲国”的“官方语言”包括“满语”、日语。所以,在“伪满洲国”的出版物、告示和广播中主要使用汉字和汉语。 “伪满洲国”的官方文件、所谓“国歌”均有汉语、日语两个版本,电台也有双语广播,而教学、科研读物大多使用日语。所以,现存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日文。

那么,这两本资料是否有价值呢?

焦润明说,在“伪满洲国”时期,曾出版了大量的日文书籍,日本投降后,很多书籍资料都流散在民间,所以这样的书籍并不罕见。收藏与否,全凭个人爱好。(记者 王岩頔)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