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故宫元勋吴瀛

王凡

2015年03月30日14:4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11:春秋朝花夕拾

吴瀛

吴瀛

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人,说起吴瀛大概没有几个知道,他的名声远不如他的儿子吴祖光。

但要论对国家的贡献,在吴家几代人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他22岁进入北京政府机构,27岁获“简任”级别,任北京市政府坐办,接管清宫,是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后来,抛弃前景甚佳的仕途,一心一意为故宫服务。在那个时代,放着好好的官场仕途和优裕安稳的金饭碗不要,跑到一个看不清前景,甚至有时连薪金都发不出的文博部门效力,是许多人想不通的。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本文作者王凡先生在其新书《文华世家》(中国青年出版社)中记述了吴瀛在故宫博物院建院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1915年,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欲登基称帝。约法会60位议员,不论是附势追随抑或迫于淫威,有59位都没有提出异议,唯独执掌肃政厅的庄蕴宽一人正式呈文国务卿徐世昌,冒死公开反对恢复帝制。

但袁世凯执意要做洪宪皇帝,好在这个新皇朝延续了不足百日,就随着袁氏的一命呜呼而结束了。前副总统黎元洪接任总统后,庄蕴宽出任民国政府审计院院长。

此后,庄蕴宽举荐自己的外甥吴瀛,进了北洋政府的内务部当上科员。由于有前辈关照提携,又加上本人办事勤勉认真,时间不长,他就做到了北洋政府内务部警政司第三科科长,后来又身兼京都市政公所的坐办之职(处理公署日常事务的负责人)。

在这段时间里,对吴瀛而言,有一件事特别让他引以为荣。那就是在民国三年,亦即1914年,他被内务部派往热河的原皇家行宫(避暑山庄),将此处所藏全部文物字画押运到北京,收藏于设立在东华门内的古物陈列所。后经整理挑选,其中部分文物在紫禁城内文华、武英二殿展出。这是皇家所收文物第一次对大众开放展示,可谓民国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博事业的开端之举,吴瀛有幸参与了全过程,应算是开风气之先者也。

“清室善后委员会已经聘你做顾问了”

作为京都市政督办公署坐办的吴瀛,对紫禁城内依旧保留宣统小朝廷一直看不惯,曾多次向上呈文,提议把溥仪等请出紫禁城,但所有呈文都如石沉大海,他只好跟几度以孙中山私人代表身份来京的好友易培基发发牢骚。

1924年11月5日,易培基突然来到吴瀛家,他已应黄郛摄政内阁聘邀出任教育总长。他一见到吴瀛就说:“你平日总念叨要把逊帝溥仪请出紫禁城,昨晚我们开了个会议到深夜,决定要这样做了。”

易培基还告诉吴瀛,开会时还商讨了接收紫禁城事宜,要组成“清室善后委员会”,除少数专任职员外,将聘请专家和有关人士做顾问,政府各院部都要推派两人为助理员参与接收事宜。易培基深知吴瀛工于书法绘画,本人又喜好收藏,是文物鉴赏的行家,因此他邀吴瀛以内务部官员身份参与此事。

吴瀛听闻这一消息倍感欣然,他也很愿意参与紫禁城的接收事宜。但他不想以部派官员的身份参与,而希望被聘为委员会的顾问。因为他很清楚,内务部乃政府职能机构,正好主管“清室善后委员会”,有很多忌讳,按理不能重复任职,恐生利益输送之嫌,况且若以部派身份参与就只能转述部里的意见,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愿。

11月20日,“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委员长是同治帝师、军机大臣李鸿藻之子李煜瀛。该委员会委员共15人,他们是李煜瀛、汪精卫、蔡元培、鹿钟麟、张璧、范源濂、俞同奎、陈垣、沈兼士、葛文浚、绍英、载润、耆龄、宝熙、罗振玉。为杜绝接收中可能出现弊端,保证社会公信,委员会还特聘审计院长庄蕴宽,国民党元老吴敬恒、张继等为监察员,实施全程监督。

然而直到12月20日,善后委员会才召开第一次会议,商讨紫禁城点查接收事宜。到会的有李煜瀛、易培基(代表汪精卫)、蒋梦麟(代表蔡元培)、鹿钟麟、李寿全(接张璧的新任警察总监)、俞同奎、陈垣、沈兼士、葛文浚、顾孟余、庄蕴宽、吴敬恒等。

经会议讨论,定下《点查清宫物件规则》18款,点查人员每天进出殿启、封的时间,必到的人数,点查每一件物品的流程,每位点查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则,都被定得严密到了烦琐的地步。可见委员会对严防点查中的漏弊,杜绝外界和后世诟病,是煞费苦心的。

第二天,易培基即通知吴瀛:“清室善后委员会已经聘你做顾问了。”

点查紫禁城内的清宫物品

根据善后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定的日程,12月22日下午,参与紫禁城接收点查的人员在神武门城楼上召开点查预备会,23日即开始点查紫禁城内的清宫物品。

但就在12月21日,吴瀛任职的内务部突然接到执政府的命令,要内务部出面制止善后委员会对紫禁城的接收点查工作。内务部次长王来于22日亲自布置,指派非常警察部门的负责人吴瀛去办理此事。

接收点查刚要启动,怎么突然又被制止了呢?原来在溥仪被撵出宫时即致电表示反对的段祺瑞,此刻已被各路军阀推为临时执政,他从天津来到北京,取代了黄郛摄政内阁。

段祺瑞对清皇室的态度,与他的秘书长梁鸿志的影响有关。梁鸿志是溥仪老师陈宝琛的福州同乡和弟子,他与清皇室一班遗老遗少关系密切。在梁鸿志的撺掇下,段祺瑞执政府遂发出制止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物品的指令。

那一天吴瀛来到内务部,次长王来给他看了执政府的指令,并要求他以内务部责任人的身份立即照指令办理。

如果是其他人的话,很可能就按上峰指令行事了。但此事恰巧属于吴瀛的管辖范围,又被指定由吴瀛来处置,这实在是中国文博事业的幸运。如果接收查点工作在此刻被制止的话,故宫博物院能否如期成立并对外开放,就真的很难说了。

正是由于吴瀛对接收紫禁城持积极态度,所以他在看到执政府秘书厅的公文后对王来说,善后委员会是依前政府命令组织的,执政府并没有否认前摄政政府的任何法令,而且各部院都派了助理员参加接收事宜,因此不好由内务部出面禁止。

吴瀛还说,警卫司令鹿钟麟是积极主张接收的,紫禁城现在即由鹿钟麟的部队看守,万一他坚持接收查点,就可能导致军队与非常警察的对立。如此一来,内务部将陷于两难尴尬境地,所以一定要慎重行事。

王来听了吴瀛的话,觉得有道理,但他同时又担心违拗了执政府的谕令会受到责罚。吴瀛给他出主意说:内务部可以出个文给善后委员会和警卫司令,告知有政府指令这么一回事,至于接收查点与否,由委员会和警卫司令自行酌量,内务部对此不表态。王来采纳了吴瀛的意见,并要吴瀛立即行文给善后委员会和警卫司令。

“仍照该会原议办理”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接收查点紫禁城的预备会议按照事先的商议在紫禁城神武门召开,吴瀛得到易培基的通知要他也参加这个会议。当吴瀛来到神武门内左侧厢房的会场时,看到由他草拟的行文已经被善后委员会的人带到了这里。

在预备会议上,李煜瀛、吴稚晖、易培基、庄蕴宽、鹿钟麟等对内务部行文告知执政府要求暂缓接收查点紫禁城持反对态度,他们都表示接收查点工作必须进行,绝不能中止,而且一个个都言辞激烈。

李煜瀛、吴稚晖、易培基、庄蕴宽、鹿钟麟等的发言,得到几乎所有与会者的一致赞同,会议决定接收点查照旧进行。于是,与会者共推由吴稚晖同国务院所派的助理员杨千里一同起草给内务部的回函。回函中说点查清宫物件之事“万难中止”,善后委员会议决定将于12月23日开始点查。

内务部马上就得知了预备会议的情况,并收到吴稚晖起草的复函。次长王来面对如此情形忧心忡忡,他当晚就到庄蕴宽家,讨教一旦执政府责怪下来如何应对。王来曾说自己最敬佩的民国政府官员就是庄蕴宽和汪大燮,而庄蕴宽则十分鲜明地表态支持接收查点紫禁城。

庄蕴宽与王来谈话谈到了次日凌晨。王来走后,庄蕴宽把外甥吴瀛叫到家中,把他们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吴瀛,还说他与王来商定,王来今后有什么要向委员会斡旋的事,可以和吴瀛商量。

王来再见到吴瀛时,态度客气了许多,他对吴瀛说:“我昨晚见到庄思老(庄蕴宽),方才明白这中间的委曲。昨天的事,幸而你的办法很好,这样才不致弄僵。思老当时写了一封信给龚(心湛)总长,总长也以为是,叫我们全权和平处理。本部可以处在调人地位,我现在就要去对执政陈说一切。”

王来面见段祺瑞回来,对吴瀛说:“已经见过执政,说了许多的话。就是秘书长梁众异(鸿志)坚持原议,同他抬了好久的杠。幸而我们理正,终究打消了他的主张,准由部再行酌定办法请示,并在国务会议决定大致办法五条,请你根据它用龚总长的名义拟一个手折请示。”

吴瀛当即以内务部总长龚心湛的名义,草拟了个由善后委员会“仍照该会原议办理”、接收查点紫禁城的呈折。段祺瑞随后在呈折上批示“可,如拟办”。虽然寥寥数字,但等于段氏政权正式认可了黄郛内阁时期组建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的合法地位,正式批准接收和清点紫禁城内文物的工作,故宫博物院的筹建由此启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杨丽娜)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