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1927年9月椰子寨战斗打响全琼武装总暴动第一枪,革命烈火从此愈烧愈旺——

枪响,划破历史天空

2015年04月18日16:25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枪响,划破历史天空

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村渡口。 本报记者 李英挺 摄

旧 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战斗打响全琼武装总暴动第一仗。图为椰子寨战斗遗址。 本报记者 李英挺 翻拍

新 4月16日,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村新貌。 本报记者 李英挺 摄

琼崖武装斗争的第一声枪响,划过88年历史的天空,虽然硝烟散尽,兀自动人心魄。

重游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战斗遗址,曲尺形的骑楼老街并不长,却十分安静整洁。

在老街尽头,椰子寨村委办公室后面一个不显眼石碑上,“‘9·23’椰子寨战斗遗址”几个血色大字,却时刻提醒着幸福的人们,不要忘记88年前那个风雨如晦而又惊心动魄的凌晨。

那是1927年9月23日的凌晨,椰子寨密林中打出的第一枪吹响了波澜壮阔的琼崖武装斗争集结号。这是琼崖人民军队诞生和武装斗争红旗树立的标志,为琼崖坚持长期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88年后再回首,琼崖革命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精神依然催人奋进,壮怀激烈的渡海战役依然让人荡气回肠。而椰子寨,就是那琼崖革命斗争丰碑的基石。

小村枪响 点燃革命的烈焰

椰子寨,村如其名。小村隐在丛丛苍翠椰林中,傍在潺潺万泉河边,眠在秀丽白石岭下,静谧又宁静。穿过市井人家,穿过沧桑瓦房,穿过椰子树,顺着光滑的石板道走下河坡,一条机动船正遥遥停在对岸的丹村渡口。

本以为这里正上演着一幅“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回头却发现一块写着船工电话号码的木板立在岸边。拨通电话后不到1分钟,对岸的小船便掉头驶了过来。靠岸后,摆渡人刘经海跳下船,搭好一块踏板,船上仅有的一名乘客推着一辆摩托车上岸了。

88年前的一个凌晨,琼崖革命先驱王文明率领着革命战士,循着同样的路径,坐着刘经海爷爷刘邦位等村民划着的8艘木船,从丹村渡口抢渡万泉河,向椰子寨发起进攻,打响了琼崖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8年前的那个雨夜,王文明率领的队伍就是从这个渡口登陆,发动了椰子寨战斗。”椰子寨村村委会主任蒋大宁在渡口边长大,从小就一遍一遍听长辈讲述那次传奇的强渡奇袭。

那是在腥风血雨的1927年。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蒋介石、汪精卫却相继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1927年4月22日,血雨腥风席卷海南岛,20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捕,500多人惨遭杀害。

“四二二”事变带来的血色恐怖,骤然让琼州大地阴云密布,琼崖共产党人到了生死抉择的危急关头。血的教训,让琼崖共产党人痛定思痛,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极端重要性。

9月上旬,为了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配合秋收起义,中共琼崖特委在乐会县第四区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举行全琼武装总暴动,第一仗就选在位于嘉积外围的椰子寨。

为什么将首战选在椰子寨呢?打开一张发黄的老地图,个中缘由一目了然:椰子寨地处白石岭北麓,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而且当时交通不发达,走水路居多,万泉河是交通枢纽,处在万泉河中游南岸的椰子寨就是从当时的乐会四区到定安七区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历史铭记的往往是血性和悲壮。

1927年9月23日,一个台风过境的凌晨,风依然狂暴,雨依然肆虐。在乐会县第三区椰子寨墟——今天的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村,一场载入史册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打!”在暴雨稍有停歇的凌晨5时,连夜强渡到达椰子寨的讨逆革命军战士,骤然向200米开外敌人的炮楼射出愤怒的子弹。50多名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团猪”从梦中惊醒,顿时乱作一团。一个小时后,守敌一部分被歼,大部分溃逃。讨逆革命军在占领椰子寨后,烧毁了敌人炮楼,砸烂了团局,首战取得胜利。上午8时,杨善集、陈永芹率领的乐会、万宁部队和王文明率领的琼山、定安部队在椰子寨墟东门外胜利会师。

岁月年轮 铭刻血染的风采

清晨的椰子寨小学,书声琅琅。学校后面一棵百年枇杷树,树荫浓密,树旁一座峒主庙庄严肃穆。

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枇杷树和峒主庙与当年的椰子寨战斗颇有渊源。

“当天奇袭战斗结束后,杨善集与王文明会师部队休整就是这里。”蒋大宁感慨地指着树下的一块大石头说,“就是在这块石头上,杨善集向战士发表了战斗宣言,而在峒主庙里,骨干们还举行了一次战地紧急会议。”

蒋大宁说,虽然距今已经过去了近88年,这一树一庙在村民心中有着极高地位,多少年来,不管村子怎么规划,水泥路怎么修,这里都未动分毫,同时村里好几次花大力气进行维护修缮。

谁也不会想到,百年枇杷树下的宣讲,竟然是杨善集最后的奋斗宣言。

休整结束后,王文明率部渡过万泉河,返回定安丹村待命。而杨善集、陈永芹继续带领部队开赴寨东肃清周围残敌。在加所坡,讨逆革命军与反扑椰子寨的敌军进行了惨烈的遭遇战。为掩护大部队撤退,杨善集和陈永芹两位同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当年参加战斗的老兵曾告诉我,当时敌方兵力多、武器精良,而我方兵力少、武器不足,双方实力太过于悬殊。”70多岁的林鸿范老人从二十几年前就开始着手搜集琼崖党史资料,是琼海著名的“老党史”,但每每谈及此处,他的话语都分外痛惜。

在一些老人的回忆中,战斗时的杨善集头戴白色“南洋帽”,敌人子弹将帽子打飞,可他仍然站在高处指挥战斗。不少人劝他靠后,可杨善集说:“部队还缺乏作战经验,这个时候,我不上前谁上前!”

杨善集的战友,黄埔三期生陈永芹,头戴着黄埔军帽,腰佩军剑,英姿飒爽冲在队伍前面。就在牺牲前,陈永芹子弹打尽,弃枪挥剑手刃数人。两位革命先驱牺牲时都仅仅只有27岁。

杨善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这位琼崖才子,1922年就到广州求学,1924年被派往苏联留学并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学成回国的杨善集被党组织安排在广州从事青年工作。为了琼崖家园的幸福,为了父老乡亲的解放,他不惜身先士卒,不惧马革裹尸。

岁月的年轮吱呀吱呀走过88个年头,但琼海这片土地对英雄的追思却愈久弥坚,深深地嵌入这座红色城市中:潭门镇井堪村的杨善集故居,是一座海南常见的“同”字型尖顶灰瓦房。杨善集在苏联留学的同班同学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匾额高悬门楼,引无数人凭吊唏嘘。而善集路、善集中学、善集小学、杨善集纪念亭,这片红色热土留下对先烈的缅怀与哀思。

代代相传 延承红色的血脉

椰子寨战斗已经历88年,目睹过那场战争的老人都已离世,但今年83岁的欧继良老人因为从小听父亲讲述,成了村里少数详细了解当年情况的村民。而作为第三代的欧宗江,每次接儿子放学回家时,总是要经过那块纪念碑。大多数时候,欧宗江都会停下来,让儿子摸摸那块石碑。

这是四代人传承的不成文“家规”:将椰子寨战斗作为每一代人成长中的“必修课”。

时光倒回到88年前,加所坡上激烈的阵地战硝烟散尽,烈士已去。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他们的精神长存,他们点燃的革命烈火在全岛迅速蔓延。

在东路,琼东、琼山、文昌等地讨逆革命军向敌人多个据点发动进攻,烧毁炮楼,消灭大批民团武装;

在西路,讨逆革命军总司令冯平,先后攻打临高、儋县县城,最终占领儋县县城新州城,宣布成立临时革命政府。

“椰子寨是琼崖人民革命武装的诞生地,是23年红旗不倒的发端,这个第一枪,对整个琼崖革命武装斗争影响深远。9月23日也因此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琼崖人民军队的诞生日,以及琼崖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纪念日。”我省党史专家邢诒孔这样评价这场战斗的意义。

为了向下一代讲好椰子寨的战斗,欧继良还珍藏了厚厚的一摞报纸,一张张发黄的纸页上,全都是报道椰子寨战斗的,时间最长的距今已经14年。

几天前,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传到这个安静的小村庄。椰子寨小学校长颜光芬告诉记者,琼海市教育局已经立项,将依托峒主庙打造一个椰子寨战斗为主的红色教育基地。

“全校有240多名学生,基地成立以后,可以将琼崖人民革命武装在孤岛奋战、长期中断与党中央联系、长期坚持与强敌斗争、多次濒临绝境的情况下坚持23年红旗不倒的丰功伟绩进行展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了解曾将一切奉献给这片热土的杨善集、陈永芹等革命先烈。” 颜光芬满怀期待地说。(记者 郭嘉轩 金昌波 蔡倩)

红色名片

椰子寨 战斗遗址

“9·23”椰子寨战斗遗址于1989年被确定为琼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村靠近万泉河一侧。遗址建筑包括一幢老旧瓦房、椰子寨渡口以及椰子寨峒主庙。

老旧瓦房前立着椰子寨战斗遗址的标志石牌,这里是敌军炮楼的遗址;椰子寨渡口为当年革命军登岸处;椰子寨峒主庙为当时的作战临时指挥所。

专家连线

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处处长赖永生:

椰子寨战斗是琼崖人民军队诞生标志

1927年9月,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并配合湘、鄂、粤、赣四省秋收起义,中共琼崖特委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举行全琼武装总暴动,并将首战选定为具有特殊战略位置的椰子寨。椰子寨战斗也由此打响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第一枪,从此,琼崖武装斗争的烈火愈烧愈旺。

椰子寨战斗是在今天的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村委会青砖老街正式打响的,作为全琼武装总暴动的主战场和首战,这次战斗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统治,把琼崖革命武装斗争不断推向高潮。同时,椰子寨战斗还全面揭开了琼崖武装斗争的序幕,成为琼崖人民军队诞生和武装斗争红旗树立的标志,为琼崖坚持长期的革命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这支武装由琼崖讨逆革命军发展成为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抗日独立队、独立总队、独立纵队,1947年被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军队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个历史阶段的严峻考验,最后有力地接应和配合野战军渡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取得了琼崖革命的彻底胜利,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留言簿

在平凡里传承精神

我住在与椰子寨一河之隔的丹村,从小就听我阿公讲椰子寨战斗的故事。当年王文明率领革命军从丹村渡口出发,乘坐8条木船渡河到椰子寨,我阿公就是那8个摆渡人之一。每次听到椰子寨战斗的故事,我都非常激动。

阿公老了,不再划船,万泉河上也修起了大桥,眼看这里的渡口也慢慢荒废了。我就想,这样不行,这里的渡口有不一样的革命意义,是革命遗址。琼海市交通运输局来修缮了渡口、配备了渡船,我就自告奋勇地来当摆渡工了。每次握住船篙划起船,我都觉得自己像阿公一样。我阿公是一个平凡的摆渡人,却也在椰子寨战斗中,起到了不平凡的作用。虽然我的工作非常平凡,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工作,为过河的人提供便利,但我觉得我也做着光辉的事业。

——椰子寨渡口摆渡人刘经海

守护珍贵的记忆

对别人来说,椰子寨战斗遗址神圣又珍贵,我们椰子寨村民都觉得这里亲切又熟悉,小孩子们从小就在这里玩耍:椰子寨渡口我们每天去那里洗衣服挑水、岸边的一间峒主庙是临时指挥所、村里的一个祠堂是以前的作战指挥部、村里最老旧低矮的瓦房是炮楼遗址……我们都对这里有感情。

很多人都不知道椰子寨战斗的遗址在哪里了,我们椰子寨的村民都应该来守护好、宣传好这片遗址。

——椰子寨村村民杨善娥

应让椰子寨活起来

一直听说椰子寨战斗是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第一仗,却不知道在哪里。这次和家人一起到白石岭游玩,偶然发现了椰子寨村,发现了这里的革命遗址。这里不仅有革命文化的传承,还有秀美的风景,更有淳朴的村民。在村民的讲述里,在沧桑的遗址上,我找到了曾经战斗的激烈和辉煌。

我觉得政府应该大力保护加大宣传,在这里开发旅游资源,让椰子寨活起来,动起来,这样更多的人才会了解这里发生过的革命故事。

——海口游客李玉(记者 蔡倩 金昌波 郭嘉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