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维木
《北京党史》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致对外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拋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他还列举了北京密云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五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在沙场的例子。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正是靠着中国人民的勇敢牺牲取得的。抗日战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战争。
首先,没有人民的广泛动员就没有抗日的军队。中国军队在抵御外侮的时候,应该起到长城一样保卫国家的作用。而中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并不具备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面对远远强大于己的敌人,中国唯有把全民族的力量集合起来,才可以不被敌人征服而最后战胜敌人。国歌所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血肉长城”首先是指中华民族决心抵御外侮的精神力量,但同时它也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力量。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得抗日军队亟待扩充兵源。无论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还是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都把动员人民参军作为首要任务之一。据统计,在中国八年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征用的兵源超过了1400万人;敌后战场的兵源,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也从4万多人发展到了战争结束时的近百万人,还有200多万人的民兵武装。动员如此众多的兵源参战,这在中国战争史上,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像邓玉芬这样的中国母亲,中华民族不被屈服并最终战胜敌人的“血肉长城”才得以筑成。
其次,“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是毛泽东1938年5月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的《论持久战》中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提出来的著名论断。这里所说的人民与战争的关系,已经超出人民群众是抗日军队的主体这个概念,从更深层说明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胜负的伟大作用。事实上,在抗日军队之外,中国人民也以各种形式支持了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人民群众节衣缩食,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为抗日军队提供物质援助;为了掩护抗日官兵,无数人民群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无论是在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还是在国民党领导的后方,都有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群众,组织起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团体,用自己的钱财,自己的知识技能,自己的身体力量,积极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去。毛泽东预见的那种“战争的伟力”充分地展现了出来,这就是“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吓它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为什么中国人民被最广泛地动员起来参加到了民族解放战争?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靠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二是靠着进步力量的引领。
先说第一个问题。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涣散。而造成民族涣散的主要原因是民族整体与民族成员之间广泛地存在着尖锐矛盾,既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也有统治者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了连绵不断的内战,这几成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得以很快霸占中国东北,并不断向华北渗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了中国内部的分裂。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和继绝兴灭的抉择。无论是任何党派,任何阶级阶层,只有打败日本侵略者才能获得生存空间,民族整体与民族成员的利益高度一致起来,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便由此产生。而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显著标志,就是像邓玉芬这样的占中国人数最多的普通群众,也不顾一切地投入到了救国洪流。
再说第二个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除了日本侵略这个外部条件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内部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有进步力量对民族整体和民族成员的引领。还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共产党处于被国民党围剿境地的时候,就针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这个主张的实质内容就是以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替代离心力,挽救中国于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符合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成。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国内部的离心力已经被向心力所取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很快形成,这是中国最终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政治保障。在这个统一战线里,共产党视人民为中坚力量。“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量力”是共产党在抗战期间贯穿始终的路线。在政治方面,坚持调动人民参加民族解放运动的热情,充分地吸收不同阶级阶层人士加入抗日民主政权;在军事方面,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加入保家卫国行列。事实上,在敌后战场的游击战,就是以人民战争为形式展开的。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和参加,游击战争才汇成了淹没敌人的汪洋大海。在经济方面,实行减租减息、改善民生的政策,使根据地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共产党的这些政策不仅使根据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影响到了全国,使得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主张比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得到多数人的拥护,民族凝聚力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引领而空前强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