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旅大四十年最长的黑夜

2015年05月13日14:14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旅大四十年最长的黑夜

3月22日下午4时,大连旅顺口区太阳沟的一处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游客正信步游览。广场四周的几幢老建筑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过怎样不平静的历史。

太阳沟是一片饱经历史风霜的独特区域,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州厅”、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等历史遗迹,都为这里刻下了深重的历史印记,更映照出旅顺昔日的苦难与屈辱。

早在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期间,旅顺就曾被日军攻占,当地百姓惨遭屠杀。日俄战争后,旅顺与大连更彻底沦为日本殖民地,陷入长达40年的黑暗深渊。

整整40年,日本侵略者不仅夺走了旅大地区的土地,还用学校、语言、课本来“重塑”旅大人民的精神与思想。如果说东北三省地区深受日本奴化教育的荼毒,那么,旅大地区便是被毒害最深的地区。

摧毁体系

当时,旅大地区被称作“关东州”,日本侵略者将其作为侵略东北乃至全中国的 “基地”,抱着永久占领的“美梦”,因此,展开了“苦心经营”,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教育。不过,在“关东州”,面向日本移民的教育和面向中国人的教育,却大不相同。

根据统计,在日本占领的40年里,大连人口从30万增长到190余万,但增长的人口基本都来自于移民。 1904年,大连的日本居民有5000人,但到了1945年,则高达20万人。日本人在旅大地区是绝对的“一等人”,各方面都享受最高待遇,为他们提供的教育资源甚至比日本本土更加优越。而这种优越正是建立在抢夺中国人教育资源的基础之上的。

根据资料显示,日本殖民当局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在旅大地区“为日本移民建立起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反观殖民者给予中国人的待遇,则天差地别。 《大连管内学事要览》记载,1934年统计数字显示:日本人上学的寻常小学校有18所,427名教员,17641名学生;而供中国人上学的公学堂只有5所,135名教员,6964名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中国人的教育更是受到压制,大连大学教授张玲玲在其文章《“关东州”殖民奴化教育体系及特征》中写道:“到1945年日本战败时,中国居民最多的大连市,竟没有一所为中国人子弟创办的普通中学校。”

残害精神

在日本殖民旅大地区的40年间,中国人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就算可以上学,也必须被迫接受奴化教育。这一点,亲历者的话是最好的证明。

乔世良1912年出生于大连金州,他在口述历史中曾说,“我浑身被灌输着竭力追随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我一心想将来能够混得好,必须努力读书,读日本人的书,去考日本人办的最有名望的学校”。 1935年,由大连文教社出版的《满洲教育史》中非常露骨地写道,“使之沐浴到文明的阳光,从而得到他们的协助和支持,以利于日本人的进出满洲”,“他们受到日本人的教育,了解了日本,学会了日语,熟悉了日本的风俗习惯,这样只会对日本更加亲密,根本不会激起他们的排日情绪”。

日本推行奴化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篡改教科书。 1914年,负责管辖旅大地区的日本殖民机构关东都督府,专门组织成立了教科书编纂委员会,对中国课本中有关民族英雄的内容大删特删,更是强制各学校使用。 1922年成立的 “南满洲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所编纂和出版的一系列教科书在东北广泛使用,甚至成为日本在中国其他占领区学校的教材。

这样一种渐进式的、侵入骨髓的精神侵略,比任何一种侵略方式都更加残酷、恐怖。而旅大地区被侵蚀了40年之久,其受害之深可想而知。

今天,回顾1905年至1945年的历史,可以从各种史料与口述中找到日本侵略者在旅大地区培育殖民文化的证据。

那40年,对侵略者来说是作为殖民者颐指气使、风光无限的40年,然而,对于旅大地区的中国人来说,却是从有尊严的人变成无尊严的奴隶的黑暗的40年。

位于旅顺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如今已成为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侵略者的罪行。(记者/王研)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