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北平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曹艺

2015年05月18日09: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北京党史》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平抗战是在全国抗日斗争的大背景下开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一)局部抗战时期,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北平军民,始终站在抗日救亡的最前线,进行长城抗战,发起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日本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后,将侵略矛头直指华北。1933年1月,日军向山海关发动进攻,由此开始了向华北扩张的第一战。2月,日军分兵向热河发起全面进攻。随后,日本关东军南侵长城各口,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长城抗战中,国民党第29军英勇善战,赢得了很高声誉。在第29军的军事训练中,从中国传统武术中演变而来的刺刀和劈大刀受到特别重视。大刀是特制的中国式大刀。第29军曾邀请北方武林高手到军中传授刀法,创编一套“无极刀法”,向全军士兵传授,以增强战士们的肉搏战本领。1933年3月10日至12日,防守喜峰口的第29军袭击来犯的日军,手持大刀与敌展开肉搏战,毙伤日军六七百人。从此,第29军大刀队的威名声震全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935年间,日本以关东军、中国驻屯军等为先锋和主力,以分离华北为中心,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领域,对华北地区展开全面侵略活动,逐步攫取华北主权,企图制造第二个“满洲国”,致使华北形势十分危急。北平爱国学生深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首先发出抗日救亡的怒吼。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6000余人涌上街头,向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愿,反对“华北自治”。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等城市,爱国学生纷纷举行示威游行,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响应,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

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共北平市委的领导下,北平学生成立了抗日救国的先进青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先队成立后,迅速扩大,到1936年6月,就由初期的300人发展到1300余人。民先队的组织从北平发展到全国,从国内发展到海外,甚至连南洋和巴黎都有民先队组织,成为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骨干力量。所以,毛泽东指出: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二)1937年爆发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点。

1937年7月7日夜,驻北平丰台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挑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拒绝。7月8日,日军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县城。国民党第29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爆发。7月11日,日本决定向华北派兵,促使冲突扩大。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共同抗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声援第29军抗战。

驻守在卢沟桥的第29军首先奋起抗击日本的军事进攻,打响了全国抗战的枪声,唤醒了全民族共同抗战。从此后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全国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用生命和鲜血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全国抗战,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三)沦陷时期的北平抗战,向敌后抗日根据地输送了大批人才,运送了大量物资,有力支持、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北平、天津沦陷后,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关于共产党员到乡村开展游击战争的号召,北平的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广大爱国青年学生和各界爱国人士,离开北平,去各地参加抗日游击战争。据统计,从1937年全国抗战开始到1938年3月就有7000多人到全国广大乡村去参加游击战争。1941年1月,晋察冀北方分局城市工作委员会成立,在刘仁的领导下,城工委积极吸收知识分子去根据地,参加敌后抗日斗争。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在北平地下党组织的积极活动下,先后向根据地输送了数百人。同时,将地下斗争中可能遭受危险的党员转移到根据地。如当时被晋察冀军区称为“知识分子团”的挺进军第十团,其主要领导80%是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北平大中学生和东北流亡学生。

同时,北平的地下党组织还不断给根据地筹措和运送大量急需的物资,如电讯器材、医疗器械、药品、布匹、衣物等。北平地下党组织还广范搜集华北日伪政局动态、有关军事、政治情报,提供给根据地。当时北平的情报组织主要有:平津情报联络站、王定南情报联络组、黄浩情报联络组等。为保证运送人员、物资和情报的安全,北平地下党组织在平西根据地和北平、天津一带建立了秘密的交通线和交通联络点,成为联结北平城乡和沦陷的城市与根据地间的纽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林迈可教授夫妇就是通过秘密交通线经过晋察冀根据地,到达延安的。

(四)北平地区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边区的屏障和护卫,是华北抗战的战略要地,也是八路军战略反攻、挺进东北的堡垒阵地。

北平地区根据地是矗立在华北最前线的抗日阵地。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成立了冀热察军政委员会和冀热察区党委,开辟建立了平北抗日根据地。此后,在北平周围形成了冀东、平西、平北根据地,它们离北平城很近,直接形成了对北平的反包围。而且这些根据地也逼近伪蒙疆政府首府张家口、华北重要城市天津和保定,对伪满、蒙疆、华北的三个傀儡政权都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插在华北日伪心腹上的尖刀。八年抗战中,在整个华北,北平地区根据地是对日伪最具威胁力的抗日根据地。北平地区根据地军民消灭了大量敌人,不仅解放了本地区,还配合八路军其他部队收复了冀热察辽地区的大片国土。

北平地区根据地的坚持和发展也是晋察冀边区的屏障和护卫,牵制了日军的兵力,直接配合了边区的反“扫荡”斗争,为边区根据地的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持。北平地区根据地靠近蒙古,与大青山绥东等地的游击战争互相配合,相互支持。敌后战场转入战略反攻后,北平地区部队积极配合苏蒙联军作战,成为华北中国共产党军队向察哈尔、热河、东北等地挺进的阵地。

(作者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馆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