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抗联战歌将军战士都是创作者

2015年06月24日15:05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抗联战歌将军战士都是创作者

抗联战士利用大树瞭望哨观察敌情。

抗联第三军警卫连战士用过的铁锅还留在树缝中。

抗联歌曲选。

抗联战士写在树上的“推翻伪满洲国”的标语。“讨伐”抗联的日军驻足观看。

6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辽宁省社科院地方党史研究所。一见面,助理研究员尚金州博士就送了记者一份“见面礼”——《抗联名言录》和《可歌可泣的诗篇——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两本书。

尚金州研究东北抗日联军史多年,对抗联战歌颇有见地。不但能背出许多歌词,还能哼唱曲调。他向记者介绍说,东北抗日联军歌曲不但抒发了战士们的爱国情怀,也对发动群众反抗日本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

尚金州说,“抗战军歌”不仅仅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军歌。其实,这些军歌因为可俗可雅、老少皆宜,曾是抗日联军进行抗日宣传的重要工具,在东北民众中广泛传播。因此,他认为,“抗联军歌”的提法不如“抗联战歌”更准确。

很多战歌套用民歌小调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武装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

抗日联军的成立,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动摇了侵略者的大后方,使得他们不得不调集大批部队一次又一次进行疯狂的“讨伐”,实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抗日联军实施游击战术,在艰苦的环境中英勇奋战,不仅粉碎了“讨伐”,还不断扩大根据地,开辟了新的游击区。到1937年,东北抗日联军已建成11个军,人数最高时达4万余人。

在异常紧张的战斗环境里,战士们都渴望找到一种能让他们的精神稍许轻松的方法。起初,有人写诗。但因军中很多人不识字,能记住诗歌内容的人很少。后来,有人把歌词套在民歌小调或古曲中,容易记忆和传播。战士即便不识字,在熟悉的旋律下唱几遍就能记住歌词。从此,从将领到战士,“词作者”越来越多,他们把目睹百姓的苦、反抗的难表达出来,写出了像《露营之歌》、《推翻“满洲国”歌》等许多著名战歌。

抗联战歌题材丰富,有的号召团结抗日,有的鼓舞战斗士气,有的控诉侵略罪行,还有的是纪念牺牲的战友。

改编伪满歌曲讽刺当局

抗联战歌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通俗性。从将领到战士,都积极参与创作,抗联战歌越来越多。

李兆麟谱写的《露营之歌》用通俗易懂的歌词表达了抗日必胜的决心。尚金州介绍说,1938年,为了摆脱敌人的围困,抗联总部决定把下江地区的抗联部队向西北转移,远征海伦。 1938年11月,李兆麟率领最后一批远征部队踏上了西去的路。这时,东北地区已是一片冰天雪地。李兆麟率领战士们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没膝的积雪,在杳无人迹的林海里艰难前进。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露营之歌》的歌词正是李兆麟在西征的途中所作。它真实地描述了西征之路的艰难,也抒发了抗联战士决心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曲子配的是东北落花调,原曲调速缓慢深沉,但战士们传唱时唱得震撼人心,气势磅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1938年开始传唱的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由杨靖宇将军作词。歌词中写道:“乒乓的冲锋杀敌的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激昂的歌词让战士们热血沸腾。

除了将领,战士也是抗联战歌的主要创作者。他们的作品朗朗上口,不但在抗联部队中流传,就连伪满军校学员也会唱,并借此表达对日伪当局的不满。

1933年2月24日,伪满洲国“国务院”公布了由大汉奸郑孝胥作词的伪满洲国国歌。歌词是“天地内有了新满洲,新满洲便是新天地。顶天立地无苦无忧,造成我国家,只有亲爱并无怨仇,人民三千万,人民三千万,纵加十倍也得自由。重仁义,尚礼让,使我身修,家已赍,国已治,此外何求?近之则与世界同化,远之则与天地同流”。

第二年,抗联队伍里便开始流传一首曲调相同但歌词迥异的歌曲。歌词这样写道:“天地内有了新走狗,新走狗便是伪满洲,今古奇闻中外罕有。傀儡狗政府,烧杀奸淫痛苦难受,同胞三千万,同胞三千万,纵加十倍一个不留!重欺骗,尚麻醉,使我愚弄,国已破,家已亡,此处何有?只有号召全体同胞,铁般团结一致声讨。”这首歌很快便在各地流传开来。

尚金州说,当时,不少东北民众套用伪满洲国国歌的曲调,写出了很多新版本。“比如伪满军校的进步学员,他们看到日本学员每天吃大米白面,而中国学员只能吃粗粮,便写出了‘天地内有了大馒头,大馒头还是新蒸的……一个三两半,一个三两半……近之则与肠胃同化,远之则与屎尿同流’这样的歌词。 ”

结果,“改装版”比“正版”流传得还快,由此可见,东北民众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当亡国奴的。

唱给民众听

尚金州收藏了一本于1958年编写的《东北人民抗日歌谣》。他拿出这本书对记者介绍说:“抗联战歌的歌词包罗万象。有的面向农民,如《农民十叹》;有的面向妇女,如《妇女歌》;有的面向伪满士兵,如《劝亲日士兵反正歌》、《满洲士兵觉悟歌》。很多东北民众听到这样的歌曲感同身受,纷纷加入抗日的队伍,或是暗中给抗联队伍提供帮助。甚至有伪政府官员,悄悄哼唱抗联战歌,还在暗地里资助抗日联军。 ”

抗联战歌的另一个作用,是让东北民众了解历史,了解身边发生的一切。由于日本的殖民统治非常严密,东北民众像被围在铁桶里一样,消息十分闭塞。抗联战士通过歌曲把信息传递给民众,让他们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1941年和1942年,周恩来两度为《新华日报》撰写社论,以最大的关怀和眷念,遥寄给在苦难中的东北同胞和在苦斗中的东北义勇军。在社论中,周恩来指出了东北抗日斗争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意义,他写道:“东北是世界法西斯侵略战争最先爆发的火药库,但,也许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结束的场所……”(记者 张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